第60章 薅资本主义羊毛
“小陈,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你要为你的话负责任的!”
“老厂长,這又不是我說的,都是傅奇同志說的,我总结一下而已。”
“……”
汪洋盯了他好几秒,先开门看看外面,跟着把门一锁,招呼对方坐在那张老旧的沙发上,道:“具体讲讲你的想法!”
“我們拍别的,外国人可能看不懂,或者根本不感兴趣。”
陈奇又变得很正经,道:“但武打是肢体动作,两個语言完全不通的人,靠手势比划,也能交流一些內容。武打也一样,它沒有文化隔阂。
俩人打斗,全世界的观众都能看懂吧?
打的精不精彩,全世界的观众也能看懂吧?
李小龙、成龙的片子在海外大受欢迎,我觉得就是這個原因。”
“继续說!”
“更重要的是,武打片沒有西方人害怕的东西,它属于娱乐性质,不存在意识斗争,审查上相对容易。
而且我們有两大优势,第一,国家培养了那么多武术人才,演员资源丰厚;第二,祖国大好河山,有那么多美景,施展空间广阔。
所以我冒出這個想法,咱们拍武打片,试试发到海外,去挣日本人的钱,挣英国人的钱,挣美国人的钱,薅资本主义的羊毛!”
咝!
汪洋倒吸了一口资本主义羊毛,简直异想天开,胆大妄为!
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一颗衰老的心脏竟然在砰砰跳动。
中国电影一直以来太封闭了,之前只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等交流過,随着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這种交流也是时断时续。
改开后,外国引进片最先解禁,像《追捕》《简爱》都在大陆放映了,還搞了個英国电影周。
而如何让国产片走出去,沒人想過這個問題,1979年大陆的观影人数高达290亿人次,人均一年看了28次电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此蓬勃的市场尚未顾得来,谁還想着出海啊?何况国产片由中影统购统销,出海也是中影的工作,跟电影厂沒关系。
但是!
汪洋還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了,他站起来,在屋子裡慢慢转了几圈,道:“我們拍出片子,香港的同志引进去,让他们帮忙发行。
他们可以直接往海外发行,也可以在香港上映,赚些钱就当贴补贴补。
就算海外沒人买,我們自己在大陆放映,武打片也肯定有前途,我早就想拍几部娱乐片……如果能卖出去,那就最好了,如果我們真赚到了外汇,小子!”
汪洋突然停下来,看着陈奇一字字道:“你,我,付出努力的全体同仁,都将是国家的大英雄!!”
“……”
陈奇失笑,這老头,给自己也整得激情澎湃的。
十分钟后,他出了办公室,轻轻关好门。
拍电影挣外汇的思路已经达成一致,這需要一個漫长的過程,第一步当然是写剧本,他当仁不让的接下了這個任务,但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香港那边寄来一些资料。
主要是香港电影在海外上映的详细数据,他好参考参考。
不知不觉已经中午了,大家都去吃饭,主楼沒什么人。他一個人走在走廊裡,有些空荡荡的,下楼的脚步声传出老远。
在tiktok时代之前,提起中国对外最成功的输出,总是功夫!功夫!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