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第 140 章
江菱的長春宮已經搬空了半座,承乾宮裏亦塞得滿滿當當,與從前不大一樣了。康熙將她送回來之後,便留着兩個得力的嬤嬤在此間看着,自己回乾清宮去了。又過了片刻,蘇麻喇姑纔過來問她,要不要到太皇太后宮裏看看孩子。
江菱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
於是江菱便跟着蘇麻喇姑一起,前往太皇太后的寢宮。
承乾宮距離太皇太后的寢宮,比長春宮要稍微遠一些,但不用經過主宮道,還算得上是方便。江菱乘在比原先寬敞一倍的轎子裏,忽然在想,如果這孩子留在太皇太后宮裏養着,會不會好一些?
畢竟她剛剛被封爲皇貴妃,地位尚未穩固,要是稍有些差錯,說不定會招呼到孩子身上。
可轉念一想,如果真的留在太皇太后宮裏,日後恐怕是要不回來,於是便作罷了。
等到了寢宮,便見到太皇太后靠在榻上,用一個小波浪鼓逗弄着小嬰兒。
那個孩子仍舊是小小的,皺成了一團,咿咿呀呀地說着誰也聽不懂的話。奶孃倒是在跟前候着,不過太皇太后興致正濃,便沒有讓奶孃插手。江菱跟着蘇麻喇姑進屋的時候,剛好看見孩子扁扁嘴,咿咿呀呀地哭了一聲。
太皇太后擱下撥浪鼓,笑道:“你來了。”
表情甚是慈和,與剛剛在養心殿裏的模樣,全然不同。
江菱上前道:“給太皇太后請安。”
太皇太后笑笑,讓奶孃把孩子抱到江菱懷裏。江菱從未抱過這樣小的孩子,一時間有些不習慣。但很快地,便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姿勢,讓孩子靠在自己懷裏,慢慢地哄着。
小嬰兒將小小的拳頭伸出襁褓,朝她咿呀了兩聲。
蘇麻喇姑笑道:“小阿哥還小呢。”
江菱心中一動,擡頭望着太皇太后,試探着問道:“不知皇上可曾給孩子賜名?”
太皇太后搖了搖頭,笑道:“孩子還小呢,等再大一些,方能正式起名序齒,上皇家玉牒。不過瞧着孩子極有勁兒,倒不像是養不活的。”
江菱微垂下目光。
這個年代的孩子極易夭折,需得養到一定的年紀,方能序齒,上皇家玉牒。要是中途夭折了,那便當是沒有這個孩子……江菱輕輕揉了揉孩子的胎毛,軟軟的,如細細的絨羽。小嬰兒大約是感覺到了母親的存在,咿咿呀呀地叫喚了兩聲,兩個小小的拳頭捏起來,似是在同她打招呼。
江菱被他逗樂了。
“小阿哥果然是極有勁兒的。”蘇麻喇姑笑道,“昨兒夜裏太皇太后還在擔心,這孩子……不過皇貴妃是個有福氣的,小阿哥自然也是有福的。”
江菱朝蘇麻喇姑道了聲謝,又將纖細的食指伸到一個小拳頭裏,讓小嬰兒緊緊地攥着。小嬰兒尚未睜開眼睛,只是徒勞地咿咿呀呀的叫着,說着誰也聽不懂的話。片刻後,奶孃上前道:“小阿哥怕是餓了,皇貴妃,還是將孩子交給奴婢,到偏殿去喂一喂罷。”
江菱忽然沒頭沒腦地問道:“那個、我能自己喂麼?”
太皇太后撲哧一聲笑了,點了點江菱道:“你這孩子。”隨後才朝奶孃看了一眼。
奶孃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娘娘尚在月裏,怕是,這個,有些不足。”
意思雖然隱晦,但江菱卻是聽懂了,自己還在坐月子,不方便給孩子哺乳。雖然沒有什麼依據,但這個年代,卻很相信這一套。即便是在民間,也有兩個婦人一前一後生了孩子,出了月子的那位,給沒出月子的那位餵養孩子的;等後一位出了月子再換回來。於是江菱便不再堅持,讓奶孃將孩子抱到偏殿去了。
太皇太后忽然道:“蘇茉兒,你們下去,我有話要同皇貴妃說。”
蘇麻喇姑應了聲,帶着周圍的宮女們退下去了。
太皇太后這才道:“坐罷。”
江菱稱謝,走到太皇太后的下首坐着。
太皇太后剛剛那種慈和的神情,已經盡數收了起來,換上了一種莊重的表情。“雲菱。”太皇太后道,“你這一回連升三級,越過諸妃、貴妃,而爲皇貴妃,可曾有過心裏準備?”
江菱摸不準太皇太后的心思,便輕輕搖了搖頭,道:“大出意料之外。”
太皇太后緩緩點頭道:“果然如此。”這數十年來,後宮裏的女子,都是按部就班晉升上去的,極少有人能越級,更別提江菱連越三級,由嬪晉升爲皇貴妃了。這事絕無僅有。
而江菱坦言自己大出意料之外,亦是在常理之中。
太皇太后便又道:“但有一件事情,還是要告訴你:早前皇上將你留在我這裏,又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按部就班地將你晉升爲嬪,絲毫不引人注目,亦未曾有人察覺過皇上的心思。這三年來,皇上一直都是護着你的。這件事情,你可知曉?”
江菱微垂下頭,輕聲道:“曾經猜到過。”
太皇太后沉沉地唔了一聲,又道:“他將你保護了整整三年,爲的就是今天這一日。一朝晉升爲皇……貴妃,便無人再敢直面於你,假如有人直言冒犯,亦可輕而易舉地擺平之。因此,你不能再像過去一樣,被皇上護在羽翼下,遮擋得嚴嚴實實了。有些事情,需得你自己去面對。雲菱,我問你,假如將來有一日,皇上要將你立爲一國之母,母儀天下,你待要如何自處?”
江菱驚得說不出話來。
原本她以爲,這不過是康熙一個人的意思。那一封陳舊的冊寶,亦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但沒想到,太皇太后居然也知道,而且還用這種篤定的語氣,說了出來。
太皇太后見到她的表情,便以爲江菱是被驚住了,問道:“怎麼,你以爲我是在打誑語?”
江菱搖了搖頭,道:“不敢。”她當然不會以爲,太皇太后是在打誑語。
太皇太后端起茶盞,輕輕撇去上面的浮沫兒。好一會兒之後,才說道:“我只告訴你一條,假如你坐不穩皇貴妃的位置,又或是坐不穩皇后的位置,用不着皇上將你降級爲妃,前朝和後宮的刀子,都能將你一刀刀地剜去性命,甚至連自己都護不住。哀家不妨告訴你,這一回皇上在前朝與衆臣羣議,張英、索額圖等人均無二話,但納蘭明珠卻極力反對,你可知道,這是爲何?”
江菱一怔。
太皇太后見到她的表情,又搖了搖頭,道:“你還是太過生嫩了一點兒……”隨後又續道,“明珠反對之後,索額圖亦變得搖擺不定,幾位姓郭絡羅的大臣亦有微辭。皇上確實在極力替你擋着了,但要是你自己扶不起來,那麼不管皇上再如何喜愛你,不管他到底對你存了什麼心思,都沒有一點用處。”說到此處,太皇太后頓了一下,似乎是隱去了什麼話。
江菱慢慢地平復下來,站起身,屈膝行禮道:“謝太皇太后提點。”
太皇太后輕輕吁了一口氣,道:“原本我也不想過於逼迫你。但皇上的心意已決,冊立之事被朝臣們擱置,便直接冊立你爲皇貴妃,執鳳印,攝六宮事,與皇后全然無異。這樣的心思,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一二來。我扭不過他,便只能寄希望於你。雲菱,我唯獨希望你能做到一點:不要像先孝獻皇后一樣,懵懵懂懂,萬事一概不知,連累先帝……我亦不希望玄燁重蹈他的覆轍。”
江菱全身一震,深深地望着太皇太后,心裏震驚得無以復加。
良久之後,她才重又福身下去,行禮道:“多謝太皇太后。臣妾謹記。”
太皇太后輕輕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了。隔壁偏殿裏,奶孃將孩子喂足,便將他抱了出來,交到江菱的懷裏。江菱偏頭打量着這個小嬰兒,小小的,軟軟的,仍舊是皺成一團,比昨天剛生下來的時候,稍微長開了一些,但仍舊是一副皺皺小小的樣子。
太皇太后道:“等過兩日,你安定下來,便將這孩子送回承乾宮。”
江菱想了很久,才明白過來,“等你安定下來”,指的是什麼意思。她撓了撓孩子軟軟的胎毛,明顯看見孩子咿咿呀呀地衝她揮着拳頭,便笑了:果然是個極活潑的孩子。
抱了一會兒孩子之後,江菱便將他交給奶孃,垂首道:“臣妾謹記。”
太皇太后又輕輕地嗯了一聲,不再多言。
·
第二天一早,諸妃覲見。
第三天一早,她的東西已全部搬到承乾宮,在宮裏常住了下來。
第四天,太皇太后將孩子送回了承乾宮。原先預留在江菱身邊的那位女官,還有江菱生產時,留在她身邊的幾個大宮女,都一併隨着女官回去給太皇太后復旨。承乾宮裏一下子空了不少,江菱藉口自己要坐月子,在外面掛了一道薄薄的珠簾,不管誰來拜訪,都要隔着簾子與她見面。
第五天,康熙擬定了一個乳名,送到她宮裏來,說等到明年的這個時候,便該序齒了。
江菱笑了一下,但又有些難以言喻的滋味。她將那張紅紙摺好,放在小嬰兒的襁褓裏,輕輕哄拍了一會兒,便將嬤嬤們叫了進來,問她們,這兩天宮裏宮外,可有什麼動靜沒有。
一位嬤嬤道:“宮裏肯定是有的。您莫不是忘了,先前貴主子還想着,將小阿哥抱回宮裏去養。現如今主子是皇貴妃,剛剛好壓了貴妃一頭,這孩子便名正言順地養在了主子名下,貴主子那邊動靜可不小。奴婢昨日聽說,她們宮裏已經鬧起來了。”
江菱皺皺眉,問道:“怎麼鬧起來了?”
嬤嬤道:“這個奴婢便不知道了。”貴妃的宮殿距離這裏很遠,她不過是經過廚房的時候,偶然聽那邊的小丫鬟說了兩句,但具體的緣由,確實不甚知曉。
江菱便不再問了。等午後小憩時,再設法去問問不遲。
另一位嬤嬤道:“還是主子的心思靈巧,往外面散播了許多個待產日,結果都是錯的。宮裏晉封的旨意一下來,外面全都懵了,都在猜想主子到底生沒生,到底生的是皇子還是皇女。奴婢昨日派人出去打探過,那位二太太如同喪了考妣似的,失魂落魄的,直說消息是錯的。”
江菱略一擡手,阻止了嬤嬤的話,問道:“消息已傳出宮去了?”
嬤嬤道:“這事兒哪能瞞住別人呢。宮裏誕下了小阿哥,主子晉封爲皇貴妃,每一件都是要昭告天下的。要不怎麼說,主子當初的心思靈巧呢。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消息一出來,可不就讓別人亂了套了麼。”
正待再問得細緻一些,忽然外面又有人來稟報,說林黛玉到了。166閱讀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