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3章 打扫房屋

作者:巫朝尘
在林如海接下来的详细解释中,宁安华了解到,甄家从各地的盐、茶、织造等处,或贪,或私卖赚来的钱,其实多半都用来供给皇家花了。

  先是本朝第二代皇帝,太·祖皇帝[注],和第三代皇帝太上皇,父子二人共南巡六次,有四次都是甄家接驾。

  后来,为了巩固甄太后在宫中的地位,也是甄太后为了提携娘家,甄家就渐渐成了上皇的私库。

  甄家数十年来,至少在江南各处贪污、私卖了数千万两之巨的财富,大半供了皇室享受,但還至少有三成落入了他们自己的口袋。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說,甄家也算是“忠臣”。

  特别是从本朝太·祖皇帝和太上皇的角度来說,甄家脏自家的手,急皇帝之所急,忧皇帝之所忧,给皇帝捞足了钱,做足了排场,供足了受用,简直是忠心耿耿。

  但对于整個周朝,甄家的行为,无异于奸佞一流。

  “对皇上来說,這样‘效忠過祖宗有功’的老臣太多了,本该到国库裡的银子還不够养這些人的。也让他沒处放自己的人了。”宁安华自行将林如海所讲进行了意会。

  林如海忙要叮嘱她這话不要宣于第三人面前,又觉得不必,只道:“国库也确实是沒钱了。”

  六七年前,数地大旱,连江南水乡姑苏一带都水旱不收。

  地方无粮无钱,朝廷竟也沒有赈灾银两可拨,以致延误了灾情,各地盗贼四起,一时竟颇有了几分民不聊生之相。

  当时林旭免了她所有庄子三年的租贡,把田裡出息全分给了佃农庄户,庄子上才沒有饿死的人。至今仍有许多人感念林旭当年的大恩。

  但更多的贫苦百姓和佃农们,却因缺衣少食,贼寇作乱,甚至于有易子而食的,几乎要被逼到了揭竿而起的地步。

  幸而有几地盐政盐商捐献出数百万银两,援助了朝廷赈灾平匪。

  光扬州一地的盐商,就在两年内共捐出三百二十万两白银。

  当时在任的两淮巡盐御史,便是因此功升迁不断。

  而作为江宁织造的甄家,本与盐政无干,却也因“倾家”献银五十万两,第一個为朝廷捐献,得到了皇上的亲笔御书四個字:

  “仁厚忠直”。

  宁安华:“所以甄家是以为,五十万两白银就可以和新皇达成默契,让他们继续在金陵做土皇帝,可在皇上看来,這五十万两银子本就该是国库的。何况他们是捐银赈灾,钱又不是皇上私花的。”

  甄家以为皇上会看在太上皇、甄太后份上,试探一回也就算了。哪知皇上紧咬不放,后派来的几個巡盐御史都是查他们的。

  林如海:“你這样說也不错。”

  宁安华问:“可甄家做的這些事,贪污也好,暗贩私盐也好,归根究底,是太·祖皇帝和上皇默许的。就算你手中已有十足的铁证,上皇太后仍在,怎么保证皇上一定能处置得了甄家?”

  林如海笑道:“上皇默许甄家捞钱,却一定不能容许甄家毒杀朝廷命官。”

  這无异于心存反意。

  宁安华:“所以你才要等毒发。”

  才能彻底把甄家斩草除根,罪名落实,让他们无力也沒有理由报复。

  她问:“若你其实沒有中毒呢?”

  林如海:“只要我露出一二破绽,他们早晚会对我下手。而且不会让我死得太快,太明显,這就够了。”

  他借机补了一句:“是你我成婚之后,三個月前,我才查出姜大人原来是枉死。”

  如果他早知甄家如此狠毒猖狂,就算有违誓言,他也必不会与妹妹成婚。

  宁安华点头,表示知道了。

  她问:“那你說的所谓‘水火之势’,其实是皇上和甄家已势同水火,你不過是皇上手裡忠心未明的刀。你要以命去赌,‘为国尽忠’,究竟是为国,還是为势,为了皇上的看重?”

  两人对视了几個呼吸,谁也沒有移开眼睛。

  林如海:“我有私心,想青云直上,一展抱负,也想封妻荫子,给妻小遮风挡雨。可国朝不過数十年,竟已有人为一己之私,敢肆意残害朝廷命官,何谈王法?王法不存,又何谈公道?世间不是处处都有公道,可若连一层遮羞也无,天下就要乱了。天下一乱,兵祸四起,生灵涂炭,国已不保,又何谈自家?”

  宁安华:“总算听到表哥几句实话。”

  林如海:“妹妹明察秋毫,某再不敢有所遮掩。”

  两人相视一笑。

  宁安华笑道:“罢了,表哥才回来,就‘死’啊‘活’的說了半日。我只盼着和尚的话是真的,玉儿若好,必是玉儿的父亲好着,玉儿的父亲好,也就是這個孩子好了。”

  她怀胎已近三月,几乎日日用异能滋养着,“胎气”中却仍无灵气出现,這個孩子只怕会是個无灵体的普通人。

  那么,這個孩子会過得如何,将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父亲的地位。

  不過,這也能让她更安心地关闭异能在“胎气”附近的游走了。

  她有自信不会被林如海身上的巫蛊和剧毒影响,却不确定這個未满三個月到底胎儿会怎么样。

  林如海毕竟车马劳顿,待晚饭后,与宁安华一起拆了他带回来的两箱东西,便歇下了。

  宁安华躺在他怀裡,想着他给她费心搜罗的各地神怪异志,她喜歡的各样绸缎,上好的徽墨笔纸,极水润通透的碧玉首饰,感受着自己的异能缓缓流动到他的身体裡,也沒那么可惜心疼了。

  她先花了两個时辰,用异能将他身体裡的毒咒分丝牵缕,彻底分析了一遍。

  她发现,诅咒和毒之间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不像她猜想的一样,两者是平行作用的。

  這样一团墨黑的剧毒在他体内,本该立刻发作,毁掉他的根基,掏空他的身体,让他进入病入膏肓的状态。

  可因为有诅咒牵引控制着,剧毒反而暂时稳定了下来。

  等到诅咒按部就班进展到差不多,他的身体经络已经出现孔隙的时候,或者甄家想立刻就让他丧失行动能力的时候,剧毒就会蔓延开来。

  对方用计如此精妙,宁安华想祛除诅咒,就要连毒一起连根拔起。

  为了林如海的计划,也不知对方還有什么手段,她花了整整七天時間,用异能在他身体裡织起了一道不会让对方察觉的,脆弱的保护網,又密密织網,护住他的灵体本源。

  如果剧毒发作,這道保护網会延缓毒素蔓延的进度。

  而他的灵体本源不会有任何损伤。

  灵体者的好处在于,只要本源完好,身体再残破,给足一定的時間,都能调养回来。

  又为了让林如海身体裡的每一分变化,她都能立刻有所感觉,她又花了一個晚上,也在他的身体裡下了一個“咒”。

  感知同伴的状态,這也是末世时处于同一阵营的异能者的常用手段了。

  林如海沒有修炼過,所以只有她能感知他的情况。

  连续几個夜晚沒有休息,也沒有足够的時間修炼回复,宁安华的面色难免憔悴下来,白日裡也有些沒精打采。

  林如海担心得了不得,虽问了她并无不适,也急得又把陈大夫請来。

  谁知陈大夫才到,东院裡檀袖便来回,宁安青不舒服。

  陈大夫便先去诊過宁安青,方回来诊了半日,說宁安华只是一时的孕中反应,睡眠不足,开几副不伤身的安神汤便好了,不必用药。

  他又私下对林如海道:“夫人的确身体强健,寻常不会有事。請大人只管放宽心。大人便是心急,也不要急在孕妇面前。若叫孕妇多思多虑起来,沒事也要有事了。”

  林如海便自悔,還是不该将甄家之事說给她的。

  但他已经答应了再不隐瞒,也沒有反悔之理。

  将要新年,各处已无公事,他便每日只在后院陪伴宁安华。

  连张先生或同僚、幕僚们請他去下棋吃酒,他都一概不去。

  看宁安华還要最后对一遍一年的账,他也不令她费心了,亲自替她算過,归了档,笑道:“将来若查出這一年有不对,都是我的不是。”

  宁安华笑道:“若表哥能辞官回家,年年替我管事算账就好了。”

  如果有個她能信得過、身份也够的人替她管事算账,她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就只用专心修炼,那日子過得才舒服。

  檀衣等在旁听了,都以为不過是他们夫妻间說玩笑话。

  林如海却觉得心中宽慰。

  妹妹是在說,哪怕他最后丢了官沒了身份,只要能平安活着就好。

  宁安华又笑道:“表哥都替我管上了,正好有件难事,近在眼前,不办不行了,就請你拿個主意罢。”

  算起来,江姨娘和李姨娘已经被关在西北小院裡快两年了。

  她看過這两年的账,又命人私下查问過,姨娘们平日衣食不缺,分例中的柴炭灯烛等物也沒有被克扣過,每天三顿饭,两顿点心,守孝一年只吃素,一年期满后,便荤素搭配三样例菜吃着,一年四季,每季都有衣料棉花针线发下去,每人两個丫头、两個婆子服侍,院子裡共十個人,作伴的人也不算少,若說日子难過是沒有的。

  但丫头婆子们尚可出院子走一走,她两人只能在四方的天地裡闷着。

  那处院子又窄小,只有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外有两间倒座。

  一年两年還罢了,若真关上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的,她真怕把人给关坏了。

  可若放她们出来,一则她信不過江姨娘了,江姨娘又是贾敏的陪房丫头,她怎么待都有不对。府裡還有几家贾敏的陪房,现在看着老实,不知心裡如何,是否還会与江姨娘勾结。

  除了王熙凤之外,她对贾家的人是毫无信任可言了。

  二则,李姨娘還年轻,才二十出头,未必沒有“邀宠”之心。而她是绝对不可能和别的女人同时分享一個男人的。更何况她還要借林如海修炼。

  三则,她们一出来,至少一個月半個月要過来請安,她還要时不时的垂询抚慰,想想就觉得浪费時間。

  而且,八月她到林家后,驳回的第一件事,就是姨娘们的事。

  一個不是贾家出身的管事媳妇回,服侍姨娘们的丫头大了,该配人再选新的上来了。

  按林家的常例,粗使丫头到了二十岁,大丫头到了二十二岁,就是配人的年纪,主子开恩的另算。姨娘们使不着大丫头,两個丫头却算贴身服侍的,二十岁出去也可,二十二岁再出去也可。

  但管事媳妇报给她的几個丫头,最大的才将到二十虚岁,余下都是十八·九岁的。

  不管是管事媳妇们想试一试她說的“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是否为真,還是想试出来她对姨娘们的态度,以后就好作践人了,還是丫头们自己不想服侍了,或是姨娘们的主意想弄鬼,总之她直接驳回,让有难处的报上来,沒难处的,就等到了年纪再想着出去的事。

  所以,关着都這样,把姨娘们放出来,是给她自己找麻烦。

  可若不放,就這么关着,关坏了人命更不好。

  趁今年第一年,把姨娘们的事定個基调,以后才都好办。

  不然年年麻烦一遍,给她找几回事,還不够烦人的。

  林如海已忙說:“妹妹請讲。”

  宁安华笑說:“這是我来的第一個新年,我又有了身孕,很该趁机施恩,全家欢庆一场。可江姨娘和李姨娘两個,是表哥亲口說让闭门思過的。我才来那日就罢了,過年又不同。若不放她们出来,好似我刻薄寡恩,嫉妒吃醋,才来就不许旧人见你了。可若放出来,新年過后,继续叫他们思過,又不像样,直接放出来,又恐生事,我不好管。表哥想個好法子罢。”

  林如海思索许久。

  宁安华假做闭目养神,实则赶紧修炼回复。

  林如海道:“只說我叫人算過了,她们今年星宿不利,不宜出门。等我重病不起的时候,就把她们放出去,找個人家嫁了,算是冲喜,也让我清静养病。”

  這话和宁安华想象中最好的结果差不多。

  她睁眼一看,屋裡沒别人了,檀衣她们都远远地在东边次间裡围着做针线,听不见這裡說话。

  她沒接“重病”的话,只笑道:“李姨娘就罢了,她是外面买来的,人又年轻,放出去也能說一句开恩。江姨娘却是表嫂的陪房丫头,在家裡這些年,沒有功劳也有苦劳,又只比表哥小两三岁,若出去了沒有好结果,岂不是作孽了。”

  又道:“当日她那样立誓,說一定会维护我的名声,才過去几個月,就有心放纵别人试探我,她服侍得再好,再忠心,也是对表嫂的,不是对我。本来表哥要怎么处置她,我不想讨情,也不怕表哥以为我冷心无情,如今是为了我自己的名声,也怕外面议论林家,我才多說一句。再者,還有一個在姑苏给表嫂守灵的冯姨娘,表哥也一起說了,将来好办。”

  林如海道:“冯氏也放出去罢。江氏的心大了,留着她搅得家中不宁,更不好。她若不愿意出去,就送她去姑苏老宅,一应供给一如在府中,也算全了她们的主仆情分。”

  观他神色,宁安华笑问:“好歹是表哥的身边人,打发她们出去,表哥就沒有一点儿舍不得?”

  林如海摇头笑道:“也不怕妹妹以为我冷心无情。江氏還罢了,我還记得她的名字。但她是你、你表嫂的陪嫁……”

  他思来想去,竟不知该怎么对宁安华称呼贾敏,只好也用起宁安华旧日的称呼。

  可对现任妻子称呼亡妻为其“表嫂”,還是叫他有一瞬间无可自处。

  宁安华笑道:“表哥的意思我懂了,不难为你了。”

  一般来說,太太的陪房丫头给老爷做妾,终归還是会心向太太。江姨娘既对贾敏一片忠心,又是被逼着做房裡人做妾的,想来她与林如海互相都只是看在贾敏份上,各自過得去就罢了。

  她问:“那李姨娘和冯姨娘呢?”

  林如海便不再多說江氏:“李氏与冯氏入府后,我只见過几面,余下不過在年节时行礼见一见。如今我已连她们的模样都忘了,也就沒有舍得与舍不得之分。”

  他本来愧于对妹妹說這些。

  但說完之后,他确实觉得轻松了不少。

  而宁安华在心中算了一算。

  林如海有一個前妻,三個前女友。

  她沒有前夫,前男友倒是有那么五六七八個。

  她笑道:“若果真如此,我就不怕表哥后悔了。”

  林如海笑道:“妹妹放心,這件事上,我绝不后悔。”

  宁安华一笑,起身要拿账册,林如海忙问清了她想要什么,给她拿過来。

  宁安华笑道:“還麻烦表哥帮我磨墨,我写份单子,過两日除夕,赏给北院去。”

  林如海便给她铺纸磨墨蘸笔,看她写上了,便去书房拿了几张信笺,给女儿回信。

  宁安华写了新年要赏姨娘们的东西,又拉過一张纸,写年后要送什么去给林黛玉。

  一时,两人同时搁笔抬头,互相看過写了什么。

  宁安华看完,不禁笑道:“這封信送去,史老太君若還想送贾宝玉過来,他可不是要成上了紧箍咒的猴子了。”

  转眼便是除夕。

  林如海清早起来,扶宁安华去祭祖,供奉上香毕,又扶着她回去。

  因林、宁、张三家早已定好一起過年,他们回来用過早饭不久,宁安硕、宁安青、张裕成、柳月眉和张家的两個孩子张如琢、张如瑛都来了。

  大家见礼毕,也不大分男女长幼了,自在就好,只不错了礼数就是。

  宁安华和柳月眉两個孕妇只管坐在西次间榻上,喝茶說些闲话。

  自林如海回来后,這還是她们第一回见。

  宁安华此时便笑說:“果然托了姐姐的福,不管是男是女,只要他能平安长大,我就心满意足了。”

  柳月眉笑道:“你本是有福之人,早晚会有的。”又悄声问:“林大人给你取好了字号沒有?”

  宁安华笑道:“還沒呢。”

  柳月眉:“怕不是林大人真的忘了?”

  宁安华笑道:“姐姐那几日還說,是他郑重,才要多加斟酌。”

  柳月眉叹道:“你說无字无号,不肯画,我现在身子又沉,画不动了,可不是沒趣儿。”

  宁安华摸了摸她八個多月的肚子,一抬头,正好看见宁安青和张如瑛两個手牵着手溜出了门,不知要往哪儿去,忙让檀衣檀袖快快地多带着人跟上。

  柳月眉差点儿沒下榻追出去:“這丫头,怎么又带着青儿淘气!”

  宁安华忙拦住她,笑道:“我倒宁愿青儿能和如瑛一样,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笑就笑。”

  柳月眉是真心喜歡宁安青,看她可怜可爱,平时倒比疼女儿更疼些,此时却要安慰宁安华:“小孩子体弱几年,也是有的。我听說,你们家的大姑娘不就是被你养了几年,才慢慢儿好的?你养孩子這样精心,青儿早晚也会好的。”

  宁安华却清楚,青儿不是灵体,是不会和黛玉一样,和她在一处久了就能好的。

  青儿现在這個身子,才真是“风吹吹就倒”。

  光這一個冬天,她就病倒了三四次,断断续续加起来,竟有一個半月了。

  宁安华笑道:“大不了养她一辈子罢了,也不是什么难事。”

  柳月眉叹道:“可女孩儿家不出阁,连祖坟都不能进。”

  宁安华并不在乎死后埋在哪裡、有沒有人祭奠這等事。

  但她并不与柳月眉争辩,只笑道:“先把她养大成人,再谈别的罢。”

  宁安青被张如瑛拉着,两個人左扭右拐,后面檀衣檀袖等七八個丫鬟婆子紧跟。

  来到一处墙边,张如瑛站住脚,一面帮宁安青拍背顺气,一面踮脚指着墙头說:“你看!”

  宁安青比张如瑛大了快一整年,两人的個头却差不多。

  张如瑛踮脚,她也踮脚,才看见:“是小猫!”

  一窝小猫,有白的,有黄的,有黑的,有花的,四五只挤挤挨挨在一起。

  一只玳瑁色的大猫轻盈地跳了過来,挡在两個小女孩面前。

  她弓起身子,喉咙裡发出粗砺的“哈”声。

  宁安青往后退了一步。

  张如瑛扶住她,笑說:“别怕。”

  她从袖子裡摸出一块包着的手帕。

  手帕打开,裡面包的是两個炸肉丸子。

  她把炸肉丸放在地上,把手帕团起来又塞回袖子裡,拉着宁安青慢慢退后。

  宁安青看一眼肉丸子,又看一眼大猫,再看一眼张如瑛。

  张如瑛笑道:“是我和你们厨上要的。”又忙說:“我给了钱的,不是白拿的!”

  两個人退到转角处,大猫也从墙上跳了下来。

  一猫两人对视了一刻钟,见大猫還是不把丸子叼走,张如瑛只好說:“咱们走罢。”

  宁安青拉着张如瑛转過弯:“明天我拿钱去厨房,咱们再来,每天都来,好不好?”

  张如瑛两步跳到宁安青前面:“真的?”

  宁安青:“当然是真的。”

  她问:“你喂了多久了?”

  张如瑛:“好几天了,她总不理我。”又不禁說:“你病了,我哥哥天天跟着你哥哥,娘的肚子那么大了,我一個人好沒意思。”

  宁安青說:“我好了,明天你也天天来找我吧。”便问檀袖:“袖姐姐,猫为什么不理如瑛?”

  檀袖笑道:“万物都有灵性,猫做了娘,自然也怕别人趁机害她的孩子,所以要等姑娘们走了才敢吃。等姑娘们喂她久了,她和姑娘们熟了,也就不怕了。”

  宁安青便与张如瑛商议起来,每日何时過来,喂什么东西等语。

  除非她们问了,檀袖等有养過猫的,才张口解答,否则并不敢插话。

  两人回到正房,柳月眉早和宁安华借好了這边的西厢房,把张如瑛带過去盘问了一番。

  问明白了,柳月眉倒沒大责怪她,只說:“青儿才好,倘或因你又病了,你是能替青儿难受,還是能替青儿吃药?下次再有這样的事,我就找大夫给你开半個月的苦药汁子喝,看你還长不长记性。”又道:“自己把帕子洗干净了,不许让人替你洗!”又细看她袖子裡到底沾了油渍,只得让人送她回去,换身衣裳再来。

  正房内,宁安青伏在宁安华肩膀上,小心翼翼摸了几下她的肚子,在她耳边說:“姐姐,我看见菊影姐姐被杨洗砚叫走了,檀衣姐姐跟上去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