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安抚 作者:未知 這场大胜,对朝廷百官,对神京皇城,对长安百万民众,乃至对整個天下,都带来了一场无比巨大的冲击! 這二三年来,天下着实多事。 甚至连天家,都险些沦落到血脉断绝无以为继的地步。 不知多少人在暗中感叹,社稷到了末期,似乎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而贾琮归宗天家后,一系列的举措,更是让朝野人心不安。 大力支持赵青山血洗整個官场,官心不稳。 新法大力加深,士林之心涣散。 废黜九边,以大拉练的方式收军权,削弱各大军头的实力,军心其实也不宁。 再加上齐鲁大旱,河道发难,总起看来,似已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莫說朝野上下,就连贾琮的铁杆死忠赵青山,心裡未尝沒有胆战心惊的危机感…… 无数人怀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或忧国忧民、或幸灾乐祸,等待着北疆這场绝大多数人不看好的战争的结果。 等待着最坏的消息传来,然而等到的,竟是北疆大胜,刘耀伦以八万大军一举覆灭喀尔喀蒙古三部二十万控弦铁骑的惊世战果!! 這一古今罕见的大胜,如飓风一般,将笼罩在整個神京城上空的阴霾和弥漫着的绝望气息,一瞬间吹散的玉宇澄清! 所有的不安、不稳、不宁乃至一些包藏的祸心,在得闻這场大胜之后,悉数消散的无影无踪。 而力主裁撤九边,辣手去腐肉的贾琮,配上那句铮铮之气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一下登上了神坛! 之前所有的不好,所有的心狠手辣、刻薄寡恩,都成了大魄力、大气运的圣君。 潜龙时的境遇,不再是造成心性刻薄寡恩的缘由,反而成了极重要的磨砺。 同一時間,无数說书先生再度遍布各大茶楼酒肆,乃至出城前往乡土村舍间,诉說着太子的传奇人生…… 這一战,抵定了大乾风雨飘摇的国运! …… 慈宁宫,寿萱殿。 整個皇城,早已张灯结彩。 笑语欢歌不绝于耳。 慈宁宫中,自然更是如此。 平儿、宝钗等人,早就命宫人取来新式的玻璃宫灯悬于各处。 弦月之下,殿宇重重,仿若天宫。 然而,就在這盛况之下,寿萱殿内,太后和武王两位人间至尊,却在安抚着贾琮。 世上岂有皆尽欢喜之事…… 今日含元殿内得大胜捷报后,君臣俱欢。 然总有“忧国忧民”之臣,大喜之后,就要商议如何大赏三军时,先是隐隐怀疑战报的真伪,最好持重对待。 又指责刘耀伦以一万军为饵,用兵不当,伤亡惨重,当以军功补過。 這便是赤果果的文武之争,天性中要打压武将功勋。 贾琮震怒之下,還未来得及训斥,那红翎小将就暴怒了。 自揭身份,竟为刘耀伦次子幼孙刘克。 這一战,刘耀伦抬棺出征,其从军之长子、长孙、次子、侄子、侄孙,甚至妻族子弟,并二十八位刘氏族人,皆在那几乎悉数战殁的先锋大军中。 沒有一人活着走下战场…… 刘克是刘耀伦家族中,除却刘耀伦外,最后一個男丁,還是他大伯刘国正藏了私心,担心老父以后无人尽孝,将他留在了中军,才苟活下来的。 刘克用最惨烈的声音嘶声力竭的向弹劾刘耀伦的言官抗诉:“這一战,刘家未曾辜负皇恩啊!!” 說罢,就昏倒在含元殿上。 暴怒的贾琮,当场走下殿内要亲手诛了言官,只是被唬個半死的赵青山等重臣竭力跪劝了下来。 那三名忧国忧民的言官,则被发配到北疆军中效力…… 虽如此,仍难解贾琮的恨意。 但他也知道,只能如此了。 若因几句弹劾就斩了言官,怕是要出大事的,眼下的情形,也不适合杀人。 此事当算是欢庆之日的一点阴影,旁人很快就過去了,顶多感慨一句满门忠烈,相比于這千百年来少有的大胜,些许损伤算得了什么? 然而贾琮心裡,却始终如同堵了块石头般难以释怀。 脸上难见什么笑容。 他不怕别人对他恶,但是委实受不得旁人对他太好,尤其是以性命为代价。 尽管他明白,刘耀伦忠的是他心中的大义,忠的是太子這個位置的知遇之恩。 但无论如何,這份效忠,终究是落在了贾琮身上。 用几乎阖族之殇,来忠于王事。如今刘家满门,只剩下那些孤寡妇孺。 贾琮心中着实心痛! 含元殿上的事自然瞒不過太后和武王,這還是贾琮归宗之后第一次发那么大的火,所以二人如同哄小孩般,一直在說着好话。 “太子,刘耀伦這人,朕知道,古板的紧。当年在方程麾下,冲锋打仗勇猛无匹。只是人一根筋。也是朕疏忽了,忘了他的秉性,不然理当料到他会有此布置。只是将军马革裹尸還,且一战立下千古功勋,并非哀事。若非太子不许,此次带先锋大军的,便是朕了!至于那些言官……历朝历代,君王都得容忍那起子老鸹官儿,要言路畅通嘛,太子又何必将他们放在心上?” 贾琮无奈劝了声:“父皇,龙体重要……且儿臣不是和谁怄气,只是觉得刘耀伦实在是……何必這样做?再者也不必非等到先锋大军覆灭吧?” 武王闻言,登时正色道:“太子,你一定要牢记,慈不掌兵!那一万大军既然已经摆明了是要做饵,要吊住喀尔喀蒙古二十万大军,就断沒有活下来的道理。一来不可能从容而退,若是狠狠咬了敌人一口,還能从容而退,這般强大,会让敌人警觉。草原蒙古是以草原狼为战争之师,对战机十分敏感。打不過,见机不妙时,必会退去。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让他们四处骚扰,后患无穷,形势将会立刻复杂甚至崩坏。沙场之上,妇人之仁最要不得!其二,先锋大军若是撤退,也极容易造成溃兵之势,冲击己方军阵,此为兵法大忌。 刘耀伦以一万雄兵袭营,覆灭喀尔喀蒙古三万先锋军,先锋军自身也损失不小,勉强维持三日而无救兵,既给了喀尔喀蒙古希望,又争取了足够的時間,派大军绕至敌军后方,抄了他们的牛羊军粮,逼得喀尔喀蒙古三部不得不和他决一死战。 這是刘耀伦谋略的核心,所以那一万大军,只能进,绝不能退。此事,刘耀伦做的沒有差错。 汉时大将军卫青以李广为先锋大将,用的便是此计!” 一谈到兵事,武王精神头都盛了三分。 他拉着面色平静的贾琮,难掩兴奋道:“只是连朕都沒想到,火器之威竟能有如此之大,四十六门神武大炮齐轰,千余枚地雷连环爆破,火器营从侧面高坡排开一字长蛇阵连续射击。以八万一战覆灭二十万蒙古铁骑,自身折损不過两万。這等战法,莫說喀尔喀蒙古,就是朕亲率大军,遭遇了也要吃大亏的。了不得!了不得!” 看武王无比向往的神色,眼神激荡,显然恨不能亲眼目睹此战。 “皇儿啊……” 虽然太后最爱幼子,可此时得到叶清几回眼神示意后,還是嗔道:“元寿心情不好,你還同他說這些?” 武王闻言一怔,看了眼太后,又转头看了看贾琮,见他面色淡然,失笑道:“是朕忘了,遇到了百年难逢的大战,有些忘乎所以了。這個……太子,别多想了,打仗焉有不死人的……” 太后气笑道:“哪有這般安慰人的道理?”嗔罢,同贾琮笑道:“元寿啊,哀家同你說個好的,储秀宫今日又进了一批新人,是打江南来的。哀家過了眼,哎哟哟,真是好颜色啊!什么样的都有,還有一個极好的,真真是沒得說!对了,她還是你的旧识呢!” “旧识?” 原本沒什么反应的贾琮听闻竟是故人,不由好奇起来。 一旁叶清见他终于变了脸色,不由嗤笑一声,同武王笑道:“九叔,瞧见了沒?外面人其实沒骂错吧?” 前些时日人心惶惶,不少人拿太后为贾琮大肆选秀說嘴。 虽然此为太后主意,但在谣言裡就变成了太子贪花好色,非闹着要宫廷选秀,遴选天下美人以充实后宫。 此刻叶清拿来打趣,显然是在嘲笑贾琮。 太后不乐意的轻轻拍了叶清胳膊一下,嗔道:“顽皮!” 然后又回過头对贾琮笑道:“哀家听人說,哀家为太子选秀是为了压着太子后宫裡的贾家女孩子,這等离间天家骨肉的诛心之言,着实可恼!只是哀家也不愿和那些人分辩什么,正巧,听說這回送进宫裡的女孩子裡,就有一個贾家的亲眷,哀家使人叫来一看,哎哟,可真是好颜色哪!” “贾家的亲眷?” 贾琮愈发摸不着头脑,看向殿内坐在右边末位的黛玉,黛玉只笑吟吟的不說话,叶清在一旁笑的欢快。 贾琮沒法子,又看向侍奉在外侧的宝钗等人。 在慈宁宫太后面前,太子妃有座位,尽管是末位,但也是身份的象征。 其她女孩子只能站着侍奉…… 放在百姓家,這就叫站规矩。 万幸的是,太后为了让东宫早日繁衍血脉,平日裡都不会叫她们来。 此刻宝钗见贾琮看来,也抿嘴轻轻一笑,目光和贾琮对视了稍许。 贾琮登时反应過来,面色古怪道:“该不是,宝琴那丫头吧?” 叶清這下激动了,一拍手心,哈哈笑着叫道:“瞧瞧,瞧瞧!我就知道,那丫头生成那样,元寿断沒有不惦记的道理!” 贾琮闻言,见周围女孩子都眼神异样的看着他,哭笑不得。 只這一笑,连武王的眼神都变了。 方才他說的口干舌燥,然而他這個宝贝太子连脸色都不变一下。 如今提起一個好看的姑娘,就开始笑了? 贾琮见众人都看着他,心裡既好笑,也有些感动。 他知道,這是這些家人们担心他难過,才合起来一起拿他顽笑逗乐,分散他沉郁的心情。 或许她们知道,口头的安慰是沒用的,還得来些实际的…… 可是,宝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