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九节 薛家有女初长成

作者:石头真人
薛家两房虽已分家,却未分府别住。平时薛汝盛经常在外行商,两房妯娌间和子女,感情也异常亲厚,有如一家。

  薛家的祖宅位于正阳门之东的柳树湾,占地近百亩。這裡也是达官显贵聚集之地。薛汝盛回到府上,穿過花厅,来到正堂,见寡嫂与妻子薛李氏已在正堂等候。

  這薛王氏還不到四十,虽已生儿育女,但保养有道,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

  待薛汝盛坐定喝了口茶,薛王氏迫不及待地问道:“二弟见到北静王了?所求之事如何?”

  今日薛汝盛去拜访北静王为了什么,薛汝盛也沒瞒着她们。自己的儿子整天在外胡闹,家裡的事是一概不管不问,全靠薛汝盛在外勉力维持。眼看薛家一日日走下坡路,她也清楚,却无能为力。以后薛汝盛不在了,长房迟早要靠儿子薛蟠,可如何靠得住,所以才要未雨绸缪。

  近日,京师有消息传来,称皇上御极三年,要遴选一批秀女充裕后宫,她就动了心思,想进京向兄长和姐姐讨個主意。自己的女儿宝钗,人才了得,年龄也正合适,若是能得沐天恩,于薛家那就是天大的喜事。此事她也与薛汝盛商议了,薛汝盛也不反对,毕竟甄家就是因为出了一個太妃,才有今日的风光。

  薛汝盛沉吟了一下才道:“大嫂莫急,北静王既沒答应也沒拒绝,只說要考虑一日,明日答复。我估计北静王也要了解情况,毕竟盯着孙家這块肥肉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我已邀了北静王明日過府赴宴再谈,有史鼎在旁帮衬,北静王也应允了。”

  薛李氏又道:“那依老爷看,北静王愿不愿意帮我們?”

  薛汝盛道:“這不好說,但依我看来,北静王沒有明确拒绝還答应明天過府赴宴就能說明态度。只不過這事牵扯颇多,北静王也要斟酌利弊。别看北静王年轻,但我看此人,沉稳有度,进退有据,言语周全。此次来南京,连龙禁尉都俯首听命,可见深得太上皇信任,为人又不好女色,前几日史鼎牵线那云香院的柳如是,他也沒打上眼。”說完瞅了眼薛王氏。

  薛王氏见小叔子說了這么多,也懵懵懂懂,只听明白大概意思就是沒有把话說死,明日還要谈。

  薛汝盛见大嫂沒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又道:“大嫂,觉得北静王如何?”

  薛王氏有些回過味来了,迟疑道:“什么北静王如何?二弟的意思是?”

  薛汝盛见大嫂明白過来,点头道:“不错,北静王人才难得,人虽年轻,但也深得二圣的信任和看重,又是世袭王位,且与大嫂的兄长王公同为太上皇心腹,而宝丫头也人才出众,大嫂何不請王公說媒,与北静王结亲,若是北静王同意,便可先订下亲事。這样不但宝丫头觅得良缘,于薛家也受益匪浅,而水王两家也结为姻亲,這不是皆大欢喜。况且,大嫂先前不也有让宝丫头待选秀女的打算。依我看,如果嫁给北静王为王妃,那可比进宮强太多了。毕竟皇上后宫三千,竞争激烈,而我薛家又欠缺底蕴,宝丫头如若进了宫,祸福难料。北静王就不一样了,俗话說,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大嫂觉得如何?”

  薛王氏早被薛汝盛一席话打动了。心裡寻思,其实她心底也不想宝丫头入宫,那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天涯各一方。自丈夫早逝,自己独自拉扯大一双儿女,儿子整天惹是生非,斗鸡走狗,女儿却早慧知礼,母女俩感情深厚,不是万不得已,她也不想女儿入宫。现在可好,如若能与北静王结亲,那真是求之不得,不過就怕薛家一厢情愿,北静王看不上薛家,一時間又有些患得患失。

  “大嫂,大嫂?”薛李氏见妯娌有些愣神,唤了她两声。

  薛王氏回過神来忙到:“二弟說的不错,若能如二弟所言,那真是宝丫头的福分,那依二弟看,此事该如何操办?”

  薛汝盛想了想才道:“不如這样,明日北静王過府,你把宝丫头带出来见礼一番也說的過去,蟠哥儿和我家那两個小能不见就不见了。让北静王对宝丫头有個印象,我再探探北静王的口风,回头你给京中的兄长再去信一封請他来操办,這样,這事成与不成我們也尽了人事。”

  薛王氏听得连连点头道:“二弟說的是,就按二弟說的办。”

  话說宝钗见母亲从正堂回屋后就有些魂不守舍,忙问道:“母亲,怎么了,二叔說什么了,是不是北静王爷沒答应帮忙?”二叔去拜访北静王她也知道,自小父亲离世,兄长又是個混世魔王,所以小小年纪就懂得人情世故。

  听到女儿的声音,薛王氏抬头望向进来的女儿,见女儿面若银盘,眉如秋水,杏目桃腮,沉静端方,心裡又是满意又是欣慰,女儿如此出色,想必北静王也会另眼相看的吧。心裡越发期盼這桩亲事能成。

  笑着拉着女儿坐下,母女俩坐在床上,薛王氏握着女儿的手才道:“不是這件事。我的儿,娘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你自小懂事,娘有事也从不瞒你。今日你二叔拜访北静王,回来与为娘商量,想让你舅舅說媒,将你嫁与北静王。你也知道你兄长不争气,我們娘俩指望你兄长是指望不上,回头你二叔不在了,我們迟早要靠自己,所以之前娘才打算让伱进京待选,其实也是想投奔你舅舅,你舅舅和姨母都在京城,這样哪怕待选不成,让你舅舅替你寻门好的亲事也是好的,同时還能管管你那无法无天的兄长,這样娘也对得起你死去的爹爹了。你二叔刚才与我說了,我也觉得你若能嫁给北静王也是你的福分。”

  接着薛王氏又把薛汝盛那番话說了一遍,然后问道:“宝丫头,你觉得如何?”

  按說儿女亲事,一向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薛王氏与女儿一直都是有商有量,她知晓女儿聪慧懂事,又博览群书,不让须眉,所以一直很尊重女儿的意见。

  宝钗面颊有些泛红,虽然才刚满十三,但也出落得知书达理,仪态大方。听得母亲如此說,宝钗一時間也有些恍惚,她還以为是北静王沒有应承二叔的求助,怎么也沒想到最后竟扯到自己身上。

  虽說宝钗早慧,但到底還是個十三岁的少女,突然遇到這种女儿家的人生大事,還是有些沒了抓拿。

  梁羽生說少女情怀总是诗,但于宝钗而言,从来都不是,父亲的早逝,兄长的不争气,母亲的辛苦,家族的渐渐衰落,她都感同身受,所以造就了宝钗小小年纪就懂得权衡。更让她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家族要想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就必须要有一個能为家族争风挡雨,倚为柱石的爷们,毕竟這是一個男权社会,只有男人才能讲仕途经济,女人哪怕你胸藏锦绣也只能安于后宅。

  宝钗低下头默不作声,薛王氏见女儿不說话也不打断,母女二人都沒吱声。

  過了一会,宝钗才抬起头,眼神清明,对母亲道:“娘都是为了女儿好,一切凭娘做主便是。”宝钗虽如此說,但其实心裡并不看好,不過顾及到母亲的积极性,她也不忍心敲破锣。

  薛家与水家实在是门不当户不对,一個是不入流的皇商,一個却是世袭罔替的王公贵族,若不是有舅舅撑着,宝钗都想打退堂鼓了,免得让人嚼舌薛家攀慕富贵。

  這一晚,母女二人都有些辗转反侧,過了子时才相继入眠。

  次日,水溶带着李淼二人到薛府赴宴,薛汝盛也是中门大开,以国礼相见。然后,引着北静王一路来到正堂,将北静王让到上首主坐。

  水溶夸赞薛府布置高雅,府内井井有條,薛汝盛连连谦虚只道王爷谬赞。二人寒暄了两句,薛汝盛才命小厮去叫家眷拜见北静王。

  虽說女眷一般不见外客,那也是对一般外客而言。而北静王乃是皇亲国戚,勋臣贵胄,如果不见就有些失礼了。是以先是薛汝盛的妻儿出来见礼,薛汝盛一子名唤薛蝌,一女名唤宝琴,儿子刚满九岁,女儿也才七八岁的样子,见了礼就随母亲下去了。

  接着,薛王氏领着宝钗进来拜见,二人移步进入堂内,正要跪下叩首,水溶忙道:“薛夫人不必多礼,本王与令兄王公相熟,若說祖上也都是旧识,所以薛夫人不必如此拘礼。”

  见北静王如此客气,說话谦和有礼,薛王氏越看越满意。既然北静王如此說,她也不再客套,笑了笑望向身侧道:“這是小女宝钗。”

  话毕,宝钗蹲身叩拜,大大方方地道:“民女薛宝钗拜见王爷。”声音不卑不亢,中正平和。

  水溶也打量着這個红楼梦中与林黛玉齐名的女孩。

  看样子才十二三岁,皮肤白皙,面丰唇红,身着一件粉色丝质长裙,领口和袖口绣满了颜色不一的花纹图案。虽說年纪不大,但也出落得有模有样。垂首立于堂中,怡然自得,温婉大气,已颇有些富贵气象。

  水溶暗自点头,不知与她齐名的林黛玉又会是一番什么气象。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