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梁红梅谋划新生活
冬至了,华北平原的大地冻得像石头一样当当硬。一场中雪過后,朱营村成了童话中的洁白世界。广阔的田野中更是好看,雪像是给大地盖了一层已弹好要做被子的棉花。田野远处枝干上覆着白雪的三三两两的树,像是连接天地的使者,又像是這一方土地的守护神。
在清晨彻骨的寒冷中,朱营村迎来了1982年的元旦。
“下面播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的全文內容……”
大清早朱营村的村广播中突然传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的声音。
“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們的农村政策是正确的,我国农村经济近几年的变化、发展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必须看到,我們农业的基础毕竟比较脆弱,工作中也還存在不少問題。所以,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地了解新情况,解决新問題,继续艰苦工作,力争一九八二年农业有一個更大的发展……”
在离村委会并不远的宋平川家,正在梳洗的梁红梅停下来静静地听着,当听到這裡时她把刚进屋的宋平川拉過来让他坐下好好听广播。
“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前一個时期有些人认为,责任制只是包干到户一种形式,包干到户就是”土地還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這完全是一种误解。包干到户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還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個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将会逐步发展成更为完善的集体经济……”
“听见了嗎听见了嗎,中央都肯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呢,我想我村很快会实行包干到户的,到时候我們就可以好好大干一场了!”梁红梅兴奋地說道。
“是嗎?那太好啦!”宋平川也高兴了起来。
在噼裡啪啦的鞭炮声中,一向钟情于春节的中国人,在喜庆欢乐中迎来了农历1982年的春节。1982年对于中国,特别是中国农民来說是一個具有伟大意义的一年。
正月初六這一天,在饭桌上,梁红梅一边吃饭一边和公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爹、娘,我和平川商量想让平川在春天出去揽活儿干,等挣钱回来给队裡交些工分儿钱,你们看行嗎?”
宋平川的父亲宋有德老汉說:“好啊,出去闯一闯也能多挣些钱。另外让老二也跟着他哥去,再学学木工的手艺和修房顶的技术。”
宋平川的母亲却有点担心的說:“我家出去两個老力,是要少很多工分儿的。”
“沒事儿,娘,我和老二挣了钱,交一小部分钱顶我們的工分就行了。”宋平川說。
“是啊是啊,娘,我确实需要跟哥再学学木工的手艺啊,对于修房顶漏雨砌瓦的活我更是沒干過,需要跟哥好好学。”老二宋山川听說能出去干活儿也高兴地說。
“唉,要是我也能出去干活就好了。在家干地裡活儿挣工分儿真沒意思。”妹妹宋平霞郁闷地說。
“你這個小妮子,還想出去闯世界,在家好好给你嫂子作伴吧。”宋平川带着笑嗔怪妹妹說道。
“哥,你们出去干活,我有一個好办法可以帮你们尽快找到活儿!”放假在家的宋海川有点卖关子地說道。
“什么好办法快說,海川。”宋平川问道。
“這個嘛,你要答应给我分点钱啊。”宋海川故意拖慢声音說。
老二不耐烦了:“快說吧,别卖关子啦,你上学花了多少钱了,還好意思让我們给你分钱。”
“我就是开個玩笑嗎,二哥,我知道你们很辛苦,知道你们为我付出了很多,你放心,只要家裡供应我上学,我不要家裡给我盖房娶老婆。”
”哟,你個小屁孩挺有志气啊,這可是你說的啊,你不要忘了啊!”老二宋山川沒好气地說。
“别闹了别闹了,老三快說吧。”粱红梅打了圆场。
宋海川這才說道:”我們县城不是有正月庙会嗎,庙会上人很多,大哥你举個牌子,牌子上写上”做全套木匠活儿修房顶”,相信很快就有人找你们干活儿的。”
“這是一個好办法,就這么干。”宋平川一拍大腿說道。
宋平川几口把碗中的饭喝完,站起身来:“我现在就去找村支书,给他說說我俩拿钱换工分儿的事……
作者闲话:
這部作品文字就像是黄河故道上的泥土一样土气,但它很真实,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都有原型,前面的故事节奏较慢,但很多都是真实发生在农村的事,后面的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希望读者朋友们能耐心读下去,也請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指导,谢谢!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