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八十一章 梳头

作者:荔枝不甜丶
正文 正文 宋恒喉咙滚动,呼吸热了热,眸色不由一深。 手上的力度瞬间松开,抬头看向脸颊微红的女子,微微扬眉,覆唇轻啄,微软的唇拂過春风暖意。 “补偿。” 裴玉愣了下,抬手就是三百六十度的大旋转,竟然敢偷亲她! 老娘的初吻啊!沒啥感觉就沒了! 呸!這才不是重点! “娘子,手下留情,我這身子受不住摧残的。”宋恒沒脸沒皮的抱住裴玉求饶,眼底是四月春风般的温柔笑意。 “闭嘴!”混蛋!赔我青春! “唔……!”裴玉睁大了眸子,看着近在咫尺的容颜,脑子瞬间停止了运转。 薄唇辗转一番,轻吮朱唇才不舍的离去。 “是娘子让我闭嘴的……”炙热低哑的嗓音带着餍足愉悦,下一刻又贪心的喟叹:“娘子,再闭一次好不好?” 裴玉瞬间捂住某人的嘴,她听不下去了,古代大佬耍流氓了!太特么会撩了! 這,這谁顶的住啊! 看着一脸红霞微微惊呆的女子,宋恒轻笑出声,握下捂嘴的小手将人抱了個满怀。 嗯,媳妇长肉了,抱着沒那么咯人了。 他要把媳妇再养胖些,抱起来软乎乎的才好,就像亲起来那样,软软的,柔柔的,還带香。 他想闭嘴了,可媳妇一定会恼他的,为了晚上還能睡在房裡,還是忍忍吧。 温暖的怀抱原本最是让人心安,可裴玉此刻只觉得心如擂鼓,很是慌乱,她想跑。 将近傍晚的时候宋老大带着老二、老三回来了,今日一早這兄弟三個去了镇上打散工。 吴氏眼看着要生了,宋老大心裡着急,家裡刚欠了钱,马上又要养娃了,沒点进项他心裡不踏实。 老二也是一样的想法,他们拖了德叔找活计,刚好昨天德叔回村,說有家大户要雇人,兄弟俩一早就带着弟弟跟去了。 工钱很公道,一天一人五十個铜板,不少了,是厚实的工钱。 可惜只有一天的活,不過主家包吃的,兄弟三人卖点力气就能净挣三百個大钱,這算是大进项了,寻常村人想找都找不到這样的好活计。 何况老三才十三岁,壮劳力都算不上,平常主雇都不愿意要,也就知道老三有力气的才愿意带一個。 知道爹回来了老大老二激动的想来问问情况,王氏吓得拉住了丈夫。 公婆在休息,可不能去打扰,公爹会生气的。宋老大和宋老二顿时清醒了,转头去问了弟弟,宋明智沒隐瞒,老老实实說了家裡卖了田地,得了七十八两。 宋老大刚开始是惊喜的,后来又觉得惋惜,那可是田地啊!要是租出去,岂不是钱生钱,還可以传给子孙,就這么卖了太可惜了。 可转头想想也知道這样是对的,州府那么远,他们又顾不上,還不如卖了省心,卖了還能给家裡還债。 直到晚食做好了,還未见爹娘起身,宋老大才硬着头皮来敲门。 裴玉听到敲门声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她睡着了?什么时候?好像……是被某人抱着的时候,要命! 裴玉迷糊的脑子瞬间清醒,她傻不愣登的任由宋恒抱着不說,最后還睡着了?! 事实证明,她想跑是真的只是想想,脑子想了,身体却沒有行动。 懊恼的掀开被子,只见宋恒老神在在的正倚在木椅上看着书。 “什么事?”见便宜儿子成功吵醒了媳妇,宋恒放下书朝着门口问道。 宋老大顿时吓得缩了手,“爹,该用饭了。” “嗯,打盆水来,你娘刚醒。”吩咐起儿子一点停顿都沒有。 宋老大应了声麻溜的去打水了,宋恒這才起身把屋门给打开。 裴玉哼了哼,沒有作声,她可不想在便宜儿子面前丢脸。 “为夫帮娘子梳头可好?” 裴玉看着故意作讨好状的宋恒扑哧笑了,什么世家子,摄政权贵,就是個不正经的。 “梳好看点。”說是這么說,可也就随口一說罢了,她自己都不会梳发髻,原主也不怎么会,只会個简单的妇人发髻,她不觉得宋恒真会這些。 宋恒眸子带着光,拿着木梳轻柔的梳着微黄枯燥的长发,心中想着该买些芝麻,给媳妇补补头发才是。 嗯,前世为了往上爬学了不少讨巧的技艺,如今倒是有了更好的用处。 宋老大端着脸盆踏进了屋子,然后瞬间觉得自己凉了,他看到了什么?! 哦,他什么都沒看到。 连招呼都不敢打,宋老大放下脸盆转身就走。 完蛋了!他看到爹娘恩爱了!呜呜呜,害怕。 爹给娘梳头被他看到了,他這回要抄什么?应该還是论语吧…… 這回,估计要抄一百遍,光是想想手就抖的不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他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下回他进主屋一定不乱看,就盯着地面! 老二和老四是机灵的,看大哥這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是看了不该看的。 爹现在可比以前還要在乎娘呢,端茶倒水的都是常事。唉,沒事還是别往爹娘跟前凑了。别到时候看到爹对娘献殷勤被抓到,那被爹罚可就太冤了。 宋老大看着两弟弟,就知道這两在幸灾乐祸!他很想大声的告诉弟弟们,這回可不是端茶倒水的小事!可他不敢…… 不一会裴玉和宋恒就到堂屋了。 裴玉奇怪的看着众人,怎么都盯着她看?难道大佬给她梳了個很奇怪的发型? 可怜家裡穷,连個铜镜都沒有。 裴玉還真的不太确定,可刚才照着水盆看了眼,应该是正常范畴呀。 宋恒暗搓搓的扫了一眼,顿时一個個都回神了。 宋明义和宋明智這会也知道大哥到底看到啥了,默默的替大哥心酸一把。 宋明智悄悄的抬眼,看着亲娘的发髻有点疑惑,他爹竟然会梳女子发髻?看样子還挺熟练…… 吴氏则奇怪婆婆怎么换了发髻,還怪好看的。 婆婆梳這发髻就像大户人家的太太一样,特别的威严端庄。 她在绣坊学刺绣时见過城裡有钱人家的太太,那感觉和婆婆现在几乎一模一样。 王氏沒什么想法,只觉得婆婆好像更威严了,有种說不上来的压力。 宋恒看到三個儿子回来了,也沒有立刻說童养媳的事情。 只說了野花野草出族和改姓换名的事,也說了以后這两孩子会在宋家生活。 吴氏和王氏知道童养媳的事情,不觉得惊讶,反正三叔迟早要娶媳妇的。 宋老大和宋老二也沒有惊讶,媳妇都說過了,而且今天从四弟那知道了卖田的银子,家裡有了一大笔银钱收入,兄弟俩的心都宽松点。 多养两個娃娃而已,沒事。 看到沒人露出不满的神色,宋恒心裡有数了,這是通過气了。 第二日,宋恒揣着六两银子,提着两篮子菜還债去了。 說真的,宋珩還觉得挺新鲜,還债?他向来只有讨债的份,谁敢跟他要债。 宋恒先去的族长家,一篮子菜放在门口,一篮子提进去交给了周氏。 宋恒沒耽误時間,把银子拿了出来,說了两句感谢的话,又把写着顾暖顾承安名字的纸张拿给族长,說明了改名换姓的事情后就连忙告辞了。 族长也沒多想,宋恒說了要去二伯公家一趟。他知道,這是去還钱了,如今宋恒一口气還了他们家的,自然也有底气還了二伯公家。 那篮子菜他看到了,宋族长对于宋恒此次的州府一行也有数了。 宋家有银钱還债,却无余钱买礼,想来所得不多,不過应该不少于当初盖房子的数目。 “老婆子!”宋族长想到這,连忙唤了发妻。 這事還是往低了說的好,让老婆子去散点口风,免得又有心眼坏的盯上宋家。 如今宋族长对宋家可是重视的很,宋恒那晚亲口說了,他要重新参加科举。 所以他建议嫡支和旁支分族,旁支如何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根子坏了,救不了了。 只要是想奔功名的都会甩开,這样的族人只会是连累。 宋恒更是直言,若是不分族,那么他嫡六房這一脉就分出去。他们家要走科举的可不只他一個,還有老儿子宋明智,他不会让旁支祸害了自家光耀门楣的仕途。 宋族长听了這话,当场如雷贯耳。回了家后,思虑了许久也不能下定决心,他儿子辈沒有会读书的,可孙子却已有两個读书数年了,再過两年便也能下场。 二伯公可說了,他這两孙儿考個秀才沒大問題,若是运道好,来日考個举人也不是不可能。 而昨日给野花两孩子出族,旁支的嘴脸他也是看清了,旁支的根是真烂透了。 他不是想扶烂泥上墙,只是祖上几十年都是這么過来的,要他如今分族,他不敢。 可想到宋家,想到自己的孙子,宋族长就难熬的紧。 宋恒在二伯公家呆的久了一些,因为他特意跟老人家說了自己要再踏仕途的事情,也說了不分族便把自家一脉分出去的决定。 二伯公是個眼明心亮的,知道宋恒這個决定沒有错,可他不想嫡支失去任何一房的族人。 他们嫡支四房才是同气连枝的同宗亲族,那旁支算什么东西?! “阿恒,你先别冲动,伯公年纪是大了,可心眼不糊涂,就是要分出去,也是旁支那堆烂了根的! 你且等着,二伯公一定让长渊把這族给分了,绝不影响你科举,你安心备考就是。”二伯公拍着宋恒的肩头,年過花甲的老人力气却不小。 宋文旭是宋恒爷爷辈的,嫡支几房已经分了好几代,后代多了,血脉就不好论。 后来便按先祖长幼喊,因此同辈裡年纪最小的宋文旭,却被后辈喊作伯公。 爷爷這样的称呼只有三代血脉内才用,宋家沒有堂亲,用不上。 宋恒等的就是這句话了,他說這些不就是想让二伯公出头嘛。 二伯公有秀才功名,辈分高,又是如今嫡二支的长房,在族裡是很有威望的,只要获得這位老人的支持,那分族的事情就八九不离十了。 “是侄孙无能,让您老费心了。”宋恒的语气颇为惭愧。 他利用了這個真心为后辈着想的老人,算是阳谋了。 前世算计那么多从未心虚過的他,此刻竟有些不敢对上老人的目光,大抵是前世,从未被长辈护過吧。 宋文旭只以为宋恒是内疚的,這孩子年少时就是個古板迂腐的,這样的性子可不好为官。但這族孙偏偏是個有天赋的,若是再考說不得真能考個名头出来。 “你先家去,這事二伯公做主,你就别操心了,既然决定了要科考,那就在家裡好好温书,明年春科虽然只有县试,却正好让你下场试练一番。” 虽然对侄孙有信心,可老人也不觉得宋恒能时隔多年,一次就考上秀才,所以才說下场试试,也是提醒宋恒不用太着急。 宋恒连忙称是,說自己也是打算先试试,等有把握了再继续下场。 宋文旭闻言顿时满意的笑了,心道這族孙也不是白长的的年岁,性子比年少时沉稳老练多了。 也是,乱世十几年都過来了,再迂腐的人也该开窍了。 宋恒告辞后直接回了家,至于宋德的一两银子,他打算明日陪媳妇去镇上的时候送去,宋德大多在镇上的车马行住着,四五日才回一趟村裡。 村裡有户人家是专门挣车马费的,每日清晨在村口等村民上车,人齐了就出发,下午才回程。 他们村离镇上說远不远,說近也不近,毕竟坐牛车也要近两個时辰,若是徒步更是要走上半日,一来一回的時間堪堪够,却不够买卖东西的。 這還是下溪村出发的時間,若是附近的其它村子只会更久。 不为别的,他们村有着清水河上下游十裡地唯一的一座青石桥,出山去往官道的山路就在桥口。 背靠着大鱼山生活的村子都是住在河对面的,所以過河是個問題。 离得远的村子有村民用小渔船渡河到桥口這,可一趟就要一個铜板,沒人舍得花费這银钱。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