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
听到這個問題,朱雄英看了眼手机,已经八月末了,马上就要大学开学了。
但他還是回答道:“能,我最近有空就会去弄。”
過了十分钟,神秘漩涡再次传来声音。
“上次捎的钱還够花嗎?需不需要這边再捎一些?”
“爷爷倒是挺贴心的”
朱雄英想了想,說道:“暂时够用,等空印案的事情顺利解决了,回头弄点书画過来吧,這边比较值钱。”
神秘漩涡彻底消失不见。
朱雄英舒了口气,刚才也给他紧张的不行,因为他一是不确定无线电台能不能传送過去,二是不确定就算传送過去又能不能在那边用。
如今看来,自己關於神秘漩涡传送物品规则的推测,应该是大致正确的。
作用在物品身上的時間回溯程度,与物品的整体密度相关,密度越大的物品,時間回溯的效果就越久。
所以,如果神秘漩涡的规则以后沒有改变,那么自己想要把手机电脑之类的高密度、短存在時間的物品送過去,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看来還是要把关注点多放在古董上啊.”
想到這裡,朱雄英又有些头疼。
虽然古董往往意味着可以承受更久地時間回溯的作用,但同样,古董也比正常商品,更加难以搞到,他实在是缺乏足够可靠的门路。
换言之,就算给朱雄英几幅時間流逝作用后的名画,他能不能顺利换到钱,也是一個問題。
因为很多拍卖行,根本就沒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一夜暴富,你也得有能接得住這個财的能力才行,不然都成了为他人做嫁衣。
朱雄英沉吟了片刻,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上记下了要做的三件事情。
①布置好林地和坟头的伪装及监控措施,找郑午购买第二批无线电台。
②调查自己是否是魂穿穿越者以及神秘漩涡是否之前在這裡出现過,重点查找自己小时候的病历和小镇的歷史。
③开学后,在省城大学调查“1995年江南省理论物理学大会”的线索。
——————
林地已经被建立了起来,坟头周围也遮蔽好了,朱雄英换了最好的摄像头组,又請程序员专门单独编了個软件,如果始终开启的红外感应消失了,第一時間会报警到他的手机上,除此之外,朱雄英也会时不时看一眼。
而在神秘漩涡第三次关闭以后,假期余额不足的朱雄英完成了這些准备,就被迫收拾行李离开了海岛,来到对岸他上高中的那座城市紧邻的省会城市就读,成为了一名省城大学的大一新生。
开学办学生证、充饭卡、打扫宿舍、军训.時間快的吓人,一晃就過去了一個月,而在這期间,神秘漩涡始终沒有再次开启。
這一天,朱雄英正在上课,给他们讲课的省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的系副主任,一個叫姜星火的老师。
姜老师年纪不大,但据說很厉害,是整個省城大学今年唯一拿下杰青科学基金项目的老师,而且听說管理科学部的项目在全国都只有個位数。
当然了,具体有多厉害,朱雄英一個大一新生也实在沒概念,只是觉得這位姜老师讲课确实很有意思,深入浅出让人沉醉,除了本专业的必修课,姜老师开的几门选修课,哲学、宋史、明史也是很受学生们欢迎,属于那种在校内網选课的时候瞬间就能被抢沒的程度.学生们不仅很少有逃他的课的,甚至還有不少学生逃了自己选的选修课来這裡蹭课听的。
“上节课给大家讲《万历十五年》這本书的时候,有位同学递纸條上来问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位同学的原话是——有的人表面上八十岁埋的,十八岁就死了,那明朝如果按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灭亡的话,算是正式入土,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病入膏肓无可医治的呢?”
姜老师站在讲台后面,穿着一件白衬衫,右手握着保温杯,左手轻轻搭在电脑的触控屏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学生问道。
“有沒有同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要是换做必修课,估计大家就都装鸵鸟了,然后教室裡气氛尴尬无比,但是這种学校裡人气最高的选修课上,学生们反而相当踊跃。
坐在朱雄英旁边的室友“腾”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老师我知道!明朝亡于小冰河期!”
這個回答明显把姜老师逗乐了,他笑着打趣道:“你别說,你還真别說照伱這個說法,人是不是一出生就不该吸氧呢?”
懂梗的学生笑成一团,不理解什么是“小冰河期”的学生则有些懵逼。
“小冰河期,指的是该时期内气温较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甚至南方都常年暴雪,气温剧降造成了粮食大规模减产,继而催生了战乱与动荡。
這個时期的确切起始時間,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普遍认可的時間范围是始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达到了顶峰。
在中国即最早开始于元代,到了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开始,小冰河期进入平缓阶段,但自然灾害依旧连年不断;直至嘉靖年间,小冰河期开始有了灾变的前兆,冬天的气温开始较往年有所降低;进入万历年间后,灾变开始十分明显,《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也从侧面有所提及;而到了崇祯登基前后,小冰河期达到了巅峰,各种异常的自然灾害频发,這也就是民间所传‘旱九年,涝九年’的根本原因。”
“小冰河期的天气因素造成的粮食减产,当然是催生明末独具特色的流寇模式的重要因素,但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却并不在此.”
就在朱雄英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手机铃声响了,是沐锦月的电话。
朱雄英赶紧捂住手机,然后俯下身子小声接听。
“喂?”
“雄英你在哪?”
“省城大学啊。”
朱雄英被问的有点迷,而对方接下来的话让他更迷了。
“省城大学的哪裡?”
一瞬间,朱雄英心中闪過了七八种念头,但他還是如实回答了。
“科教楼202教室。”
“现在方便下楼嗎?你要的十五台无线电台和配套的手摇发电机郑叔叔弄到了,我直接顺路给你送過来了。”
朱雄英拿着手机怔住了。
几十万块钱的货,我沒付款你就给我直接送過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