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古法筑基,金玉琉璃身! 作者:未知 “有什么办法可以绕开天人大关嗎?” 念儿闻言不由“噗嗤”一笑,又似乎觉得有些失礼,连忙用手捂住嘴巴。 从外表上看,這就是個风情万种的美佳人,然而宋贤毫不感冒,撇了撇嘴道:“茶裡茶气的……” 念儿歪了歪脑袋,不理解茶裡茶气的含义,便說起正事来:“走道基路线,天人大关是不可能绕過的,无法在归元境凝聚神识,就不可能祭炼道基,归于自身。” 這话听着像是否定,但宋贤听出了言外之意,好奇道:“莫非這世上除了道基之外,還有另一條路线?” “当然有。”念儿也不隐瞒,直接道,“比如灵隐门当中,很多人走的就是古修路线。在古代,道基境其实被叫做筑基境,而凝气境和归元境也不做区分,统一叫做炼气境……” “咦,這個我熟啊!后面是不是還有金丹,元婴?”宋贤听着這些熟悉的名词,不由乐了。 念儿奇怪地看了看他,摇头道:“金丹是更早的說法了……自从万年之前,神意真君横空出世,世间就再无人修金丹之道,都是铸道基,聚神意,战力无双。” 随着念儿的讲述,宋贤才逐渐对這方世界修真界的歷史变迁,有了些更为深入的了解。 当世最通行的修行法门,自然是在归元境破天人大关,收集材料铸就道基,以道基之身为基础,勾连天地,感悟神意。 等到神与意合之时,修士就能够操纵天地规则,达到执掌一方大道的目的。而走古修金丹之道,必须要再上一层,突破阳神之境才有這种效果。 战斗力上的巨大缺失,使得金丹之道无人问津,哪怕金丹之道确实有寿元更充裕,传承更悠久的优点。 毕竟這世道你打不過别人,就注定要受欺负,修行资源、功法、道场全都保不住,传承和寿元能当饭吃嗎? 破不了阳神之境,就算让你多活几百年,无非是多挨几百年打而已。 不過不修金丹修神意,也不代表古修路线就一无是处,当世依旧有不少古修门派存在,就如同晋国境内的灵隐门。 他们主要挑选一些天生道体的弟子收下,比如卓青青就是天凤道体,她根本不用考虑天人大关、铸道基的問題,只要按部就班地修行,成功筑基的概率就非常大。 毕竟所谓的铸道基,实际上就是以后天手段模拟各类先天道体,可以說是修行水平的进步,给了很多普通人筑基的机会。 而古修虽然不经天人大关,但等到筑基之后,神识也会自然诞生,算是殊途同归。 “還有這种好事,为何其他修士不走這條路线?”宋贤不由有些眼热,“以古修路线成道,也不妨碍接下去感悟神意吧?” 念儿抿嘴轻笑道:“确实不妨碍,可是……若非天生道体,能成功筑基之人不過十之一二,古修搭配筑基丹成道,也不過能再提一两成的把握,远不如感悟天人来得容易。” 宋贤闻言也不由微微点头。 古修筑基不仅难度大,而且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成了鸡犬升天,不成就跌落凡尘,第二次再冲击,难度成倍提升。 而感悟天人是水磨工夫,這次不行下次再来,只要资质不是差到难以想象,磨個几十年下去,总是有希望成事的。 哪怕是宋贤自己也一样,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感悟在每日变多,只是這個积累速度慢到令人发指,恐怕真要等個几十年才行。 宋贤又看向念儿道:“你是建议我走古修路线,直接筑基?” “是。”念儿笑吟吟地說道,“若论在归元境的积累之深厚,小王爷乃是当世无双,奴家两辈子也沒见過這等水准……您老筑基的成功率,只怕不逊色于那些天生道体。” “有沒有风险?”宋贤想了想還是问道。 要是筑基危险性太大,他宁可慢慢磨,也不走那古修路线。 “古法筑基,乃是逆天之举,自然是有风险的。”念儿并未否认,反而說道,“不過再不济也无非是筑基失败,再回头去冲击天人大关便是了。” 說到這裡,念儿又笑道:“小王爷有所不知的,据說当年第一個研究出先破天人再铸道基,以外法成道之人,就是一名筑基失败却又不甘前路断绝的修士。” “原来如此。”宋贤点了点头,如果是這样的话,倒也不妨一试。 不過念儿虽然见多识广,却身份不明,宋贤也不会全盘相信她的话,還是要经過一番驗證的。 “明天就是初二,跟林行舟约定去坊市的日子,可以趁机问问他古法筑基的事。”宋贤慢慢经营出一些人脉,早已不是当初对修真界两眼一抹黑的新人。 …… 次日清早,林行舟尚未到来,宋贤倒也不急,例行前往珍武阁签到。 “道术图书馆”品质還是有些低,宋贤见签不出太多好东西,就保持了五天一去的频率,平常還是尽量去珍武阁。 昨天与念儿聊完,宋贤发现自己還缺了一块东西,那就是炼体武学。 這個时代,由于铸道基的存在,横练武学已经极少有人修炼,就算练也是在凡人境稍加修行。 毕竟到了归元境之后,真元自动淬炼肉身,后面道基之体一成,凡体便成仙体,早年投入到横练工夫上的時間,基本上都属于平白浪费了。 本章尚未结束,請點擊下一页继续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