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唐氏下毒
見狀,霍都連忙阻攔她。
見唐氏失態的樣子,他心知自己這番表現在唐氏看來是別有用心,傷了她的心。
“誒?可我娘她……”傅之寒眼底劃過詫異,正要說話時,腰間傳來一陣刺痛。
宋妤澄在他腰間狠狠掐了一把,用眼神示意傅之寒別說話。
隨即,她對上霍都的眼眸,連忙道:“娘這是怎麼了?莫不是喝醉了?霍小將軍可否請郎中開一副醒酒湯?”
霍都點點頭,大步流星離開。
見霍都離開後,唐氏原先混濁的眸漸漸清醒。
“孃親,你怎麼騙人家霍兄喝醉了?”傅之寒奇怪道:“您可是千杯不醉,這點酒量根本不夠您看的。”
唐氏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讓他回去喫菜。
這孩子真是腦子不靈光,也不知是隨了誰的!
他難道看不出來長公主的宴席是專門爲他們準備的鴻門宴嗎?
怕是上次霍都出現在朱雀大街的事惹長公主不滿了。
“哼……”唐氏臉上滿是嘲弄:“自己沒本事管兒子,反倒來怪上我了?長公主可真是妙人……”
傅之寒沒明白唐氏的意思,但他鬼使神差問道:“娘,你還記得爹爹是怎麼離世的嗎?”
此言一出,唐氏那雙冰涼的眼神落在他身上,讓他硬生生打個寒顫。
唐氏訓斥:“你爹都離世這麼久了,還去惦念這些幹什麼?”
她指了指宋妤澄:“你馬上要當爹了,能不能穩重點?”
傅之寒哂笑地摸了摸鼻子,他摟着宋妤澄的腰肢回到座位上。
宋妤澄聞言,眼底劃過一抹驚異,隨即嘴角勾起一抹笑。
被她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
她的‘好婆母’似乎沒有像外界說的那般思念承安侯……
唐氏幽幽嘆口氣。
雖不懂長公主究竟要怎麼對付她。
但霍都的話確實讓她不可抑制地回憶起那些不想去面對的事。
那是嫡姐一家搬回京都的日子。
她記得自己躲在將軍府的角落裏。
目光首先落在承安侯身上,卻見他的眼神中滿是愛慕,那熾熱的目光緊緊追隨着她的嫡姐。
彷彿嫡姐纔是他眼中唯一的存在!
唐氏的心猛地一揪,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狠狠握住。
他在看什麼?他是自己的夫君,爲何要用這種眼神看着嫡姐?
他難道不知道嫡姐早就嫁爲人妻了嗎?
嫡姐就這麼好?好到這麼久了,他還對她念念不忘?
唐氏緩緩轉頭,眼神中燃燒着嫉妒的火焰,那火焰中夾雜着痛苦、不甘和哀怨。
她看向將軍府門口的一家三口。
鏢旗大將軍和她的嫡姐並肩而立,嫡姐顯懷的肚子上有着一隻大掌在輕輕安撫着。
只需一眼,唐氏就知道嫡姐這些年生活的多幸福。
那是一種只有被疼愛的人才有的感覺,是她這輩子都無法擁有的。
而他們的孩子——沈時鳶,更是出落的落落大方,將來長大後必定是國色天香。
他們看上去是那麼幸福,是如此的耀眼,這份熾熱的光芒映襯得她像是陰溝裏的臭老鼠!
唐氏的雙眼微微泛紅,眼眶中閃爍着淚光。
雙手不自覺地緊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卻感覺不到一絲疼痛。
憑什麼啊?
這是爲什麼!
她不明白……
爲什麼所有人都喜歡嫡姐?
她知道自己是庶出,自懂事以來就對嫡母和嫡姐卑躬屈膝,知道父親不喜自己,她在唐府謹小慎微地過着日子。
心想只要自己能嫁給一個好兒郎,就能擺脫這樣的日子。
她以爲上天終於眷顧了她,她嫁給心愛的郎君。
爲了承安侯,她盡心盡力伺候婆母、努力操持府中中饋,竭力爲他分擔憂愁,京都夫人們的宴會也積極參與。
哪怕那些夫人們都瞧不上她,但爲了家族和夫君的榮耀,她還是硬着頭皮賣笑臉。
這一切都是爲了承安侯,都是爲了他們這個小家,爲了他們的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前程。
哪怕再苦再累,她都甘之如飴!
可到頭來,她做了這麼多,爲承安侯府付出了這麼多,她得到了什麼?
她的夫君根本不愛他,這些年的山盟海誓花前月下全是假的,全部都是騙人的!
現在,他還要讓傅之寒跟沈時鳶訂親?
唐氏內心的怒火更是抑制不住!
憑什麼他們都愛嫡姐?嫡姐不用喫苦,她一直高高在上,
“哈哈……”唐氏的眼角沁出淚水。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她心狠手辣了!
她先是假意對嫡姐來京都表示歡迎,見嫡姐對她和善的笑,她心裏滿是對她的嘲弄。
這樣天真到愚蠢的人怎麼能在京都活下來?她就不該活着!
往後的日子裏,她時常帶着傅之寒去將軍府看望嫡姐,美名其曰照顧嫡姐。
實際上是在給她下毒!
嫡姐懷的是雙胞胎,生育本就艱難,要是難產而死,也不足爲奇,不是嗎?
她哼笑着,將藥碗一口口餵給嫡姐,見她沒有絲毫防備心吞下自己爲她精心準備的‘保胎藥’,她滿意地笑了。
心中那口藏了多年的怨氣倏然消散了!
她知道自己要怎麼擺脫庶出這個頭銜了。
只要壓在她頭上的嫡女不見了,那她不就是唯一的嫡出嗎?
這樣,她夫君的目光就會重新落到她的身上。
她能感受到自從自己主動提出照顧嫡姐後,承安侯對她多了幾分真心。
真是可笑啊!
自己夫君的真心,她還得靠伺候嫡姐才能得來,呵……
嫡姐生產那日,產房裏傳來她撕心裂肺的嘶吼聲。
鏢旗大將軍在門外急得落淚,一副恨不得此刻受苦的人是他一眼。
唐氏將衣角緊緊攥着。
嫡姐真是命好……可惜她的命不會繼續好下去了!
她期待這一屍三命的時候。
但結果出乎她的意料!
“承安侯換了唐氏的藥?”
沈時鳶眼底劃過一絲怒意。
唐氏本想害死母親,但母親意外活了下來,還生下沈沐澤和沈婉清,想必這是承安侯的功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