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7章 初步归划

作者:罗夫子
师徒俩来到镖局大杂院内,王镇南和他的两個儿子王达宽、王达平平,還有准儿媳白小荷,以及原来镖局管帐的钱先生都在。

  王镇南的大儿子叫王达宽,今年十八岁,有将近一米八的個头,已经和白小荷姑娘订了婚。

  小儿子叫王达平,今年十五岁。王达宽已经长成一個威武的壮汉,加上自幼练武,一看就知道是個孔武有力的人。而王达平则是文武双修,已经有秀才身份了,看上去比王达宽多了几分书卷气。

  现在,他们這個大杂院有大小百多张口,沒有一個正当的营生。所以,大家的生活過得很艰难。

  赵重阳知道,其实這一伙人中,成年人无论男女都会武功,并且身手也应该不错,因为毕竟原来作为他们的正副总镖头的王镇南和周大兴,都是江湖上的名武师。

  今后自己的事业发展了,很是需要這样的人才。原来想到,把自己知道的弄菜方法写成菜谱卖出去。现在,他认为卖菜谱不如自己开酒楼和饭店。

  如果将這個大杂院重新布局装修出来,当街的围墙撤掉,修成店铺和门面,并弄出一些娱乐场所出来。這样一個将住宿、餐饮、娱乐三样融为一体的场所,不仅让這一干人有了正当职业,而且還让他们成了自己這個集体的第一批加盟者。

  当他把這個思路告诉众人时,白小荷道:“赵师弟這個主意好是好,但现在這個院子裡的百多人住在哪裡呢?”

  “這样吧,我早就想在城外江边买块地建码头,趁此机会多买些,既可以修码头建仓库,又可以建村落修住房,今后還可以根据需要修建一些作坊。”

  “除了有事可做的人外,老人和儿童全部住在城外,顺便可以看守库房和做一些手工活。”

  “這次,白师姐在天香楼七八天,挣到了四千多贯钱,我和师傅挣到七千多贯,全部用来买地、修建房屋、修建码头,以及打造大杂院。”

  這一万贯钱我想应该够了,不够到南大街赵家总店去找赵掌柜,支了多少把帐记清楚就行了。這样吧,亲兄弟明算帐,今后酒楼赚的钱除了工钱外,我只要三成,你们大家要七成。总之一句话,只要大家信得過我,我就愿意带着大家发财。”

  王镇南道:“但這样一来,你不是吃亏了嗎?钱你出大头,菜是你叫大家做的,我們在裡面做事情還要算工钱,而赚的钱你却只要小头。”

  赵重阳道:“王师伯和白师姐也吃亏,大杂院是你的地盘,地段又好,价值两千贯是沒問題的。還有白师姐挣的四千多贯,我也沒给她商量,就直接挪用了。”

  王镇南道:“自从我决定将院子拿出来供大家用时,就已经把它作为大家的东西了,至少你白师姐挣的钱也不属于她一個人所有,所以你把它用来为大家谋福利,正好物有所值。”

  王镇南一說完,白小荷就点点头,表示她未来的公公說得对。

  停顿了几秒,赵重阳接着說道:“其实我這样做也是有私心的,因为我想你们老一辈的叔叔伯伯都是镖师,武艺高强,而你们的后人也是从小练武的。”

  “我這個人雄心有点大,想把自家作坊生产的货物卖到江南各地,甚至北方,這就需要有人帮着押运货物,到时就只有麻烦你们了。所以,也许要不了多久,你们的镖局就可以重新开起来了。到时,我当大老板,你们负责运货就是了。”

  他见几個年轻人似乎有些不相信他的话,便继续說道:“回去后,我就准备将我舅舅家的铁匠作坊扩大,除了造日常用具外,還准备造宝刀和宝剑。”

  “大家知道,好的宝刀宝剑,削铁如泥,起码可以卖几百贯甚至上千贯,所以作坊就必须要有人守。過几天回去安排好后,我就需要十個会武艺的到我那裡去,两個留在赵庄协助师傅训练庄丁,八個到刘家村训练庄丁和守护工坊。”

  “愿意去的請达宽师兄落实一下,作好准备,每月暂时开三贯钱的工钱,今后生意扩大了肯定還要往上涨。這次沒去成的跟着修房子,造码头,包饭,工钱两贯。”

  “另外,钱先生钱叔叔今后管理酒店的帐目时,可以多带几個徒弟,无论男女都行,告诉学的人用心学,帐房开始每月三贯,熟练了五贯钱,掌柜每月五贯钱,熟练了十贯钱。”

  听了赵重阳的安排,众人认为可行,赵重阳就将這次从梁赵两家弄来的七千二百两银票,交给王镇南王老爷子,由他和钱先生统一安排支出。

  接下来,赵重阳、王老爷子、钱先生、周大兴几人就坐着赵家驴车去江边买地。

  现在,南京城外的江边主要有三家大码头,一是汪家码头,二是马家码头、三是李家码头。這三家的商业,不仅遍布南京城的各行各业,就是在其它府州县,也有许多分店。這三家,都是家资上百万的超级大家族。并且每個家族都出资资助族中有学问的弟子,让他们去考举人和进士,继而进入官场,以便今后利用官府的巨大能量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经過一番讨价還价,赵重阳他们在离汪家码头一裡路左右的地方,花了六百两银子,买了两百多亩荒地。赵重阳說,当务之急,是先修住房。把大伙儿安置好后,就可以把大杂院改成酒楼了。

  赵重阳之所以把码头选在离城稍远一些的地方,是居于两個因素,一是這裡离城稍远,地皮便宜。

  二是這裡有一條小河由高到低呈阶梯状流入长江,如果利用水能来织布、纺纱、造纸、打铁,那么他们家的布、纱、纸和外公家铁器坊的铁器,成本都会进一步降低。同时還可以利用水能来磨面、碾米,條件成熟时,甚至可以发电。

  至于具体如何修建码头,以及如何改建酒楼,赵重阳花了两天時間,把图纸画了出来,并指着图纸一一向众人作了說明。看懂了图纸后,钱先生对赵重阳說:“赵少爷,你修的這個码头,怕是几百料的大船都可以停靠啊?”

  “是的,钱叔叔,我們這個码头不仅能停靠小型和中型船,就是几百料甚至上千料的大海船也能停靠。今后,我們要进行南北大宗物资交易,既可以走运河船运,還能走东边沿海的海运。

  ……

  把建码头和建修房屋、洒店的事交待清楚后,赵重阳和周大兴就坐着自家接货物的船回去了。

  再過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刘巧云一家为了感谢赵重阳的這次完美表现,特别在中秋节這天在家中举行答谢宴会,专门宴請赵重阳一家子和周师傅。

  赵重阳也正要给二外公、舅舅和刘氏家族商议,将炼铁炉重新开起,一边练钢铁,一边扩大铁器作坊。并将炼出的优质纲用来制作宝刀和宝剑。

  因此,中秋节的头天下午,他和师傅就先行坐车到了刘家村。吃過晚饭后,就和他二外公和舅舅先谈起了重新开炼铁炉并顺带炼钢的设想。

  舅舅道:“重阳,我們這裡的矿石和煤炭都不好,以往炼出的铁都狠脆弱,抗不住重压和锻打,一弄就断了,炼出的铁和用這种铁制作的东西,根本无人要。”

  赵重阳道:“這样吧,二外公、舅舅,這开炉的人工和成本钱由我們家来出,炼出的铁比得起你们买来的铁,我們就扩大炼铁规模,并把炼钢的平炉和转炉也一并修好,开始炼钢。钢炼成功了,宝刀、宝剑制出来了,我們再說两家合伙的問題,你们看如何?”

  他二外公道:“看你這样热心,又有信心,那你就带着人先试一下吧,就是失败也沒什么,最多浪费一些煤炭。”

  接下来的半個月,赵重阳从家裡运了五百贯钱過来,让人去煤炭作坊买了几千斤煤炭過来,先找人修了一個炼焦炭的炼焦炉,炼了几千斤焦炭出来。

  然后才让人把炼铁炉修补修好,把风箱改成脚蹬的大风箱,然后才按原来的方法把炭和矿石分层加进炉裡,只是略为增加了炭的比列。

  铁炉点燃后,第三天开始出铁,這一次的铁共有五百多斤,然后让铁器坊的铁匠立即拿去制各种铁器,铁匠师傅们都反应這次的铁比买的铁纫性更好,是标准的精炼熟铁,制作起铁器来更方便,质量更好,因为根本不用担心煅打时,用力不均匀而造成铁器质量受损的事情发生。

  他二外公和舅舅都出生于匠户,自然也是打铁的好手,二人亲自上场,用几块自家炉裡炼出的熟铁打了几样器械,果然质量超好。

  他二外公惊奇地问道:“为什么你把煤炭用来烧過一道后,用烧過的炭来炼铁,炼出的铁就不脆了呢?”

  赵重阳道:“炼出好铁的关键有這样几点,一是矿石含铁量足够高。看了一下你们的矿石,品位虽然不算最好的,但只要方法得当,应该沒問題。”

  “二是煤炭裡不能含過高的硫和磷,你们這裡的煤全是有烟煤,含硫和磷都過重,所以要先把他们烧一道炼成焦炭,把大量的硫和磷去掉,這样炼出的铁就不会脆了。”

  “三是温度要足够高。要增加高炉的温度,一方面是要稍为多加一些焦炭,另一方面是增大鼓风机的风力。你们這個高炉原来只有两個风箱,我把它改成了四個,并且由手拉的风箱改成脚蹬的,风力起码是原来的三倍以以上,整個高炉的温度比原来提高了三百度以上。

  所以,用我的這种方法炼出的铁,才是标准的熟铁。虽然多用去了一些炭,但铁的质量好,制成的铁器质量高,卖出的价钱也更高,且出铁率提高了,所以不但不会提高炼铁的成本,反而降低了练铁的成本。

  赵重阳的解释,說得他二外公和舅舅连连点头。接下来,他就开始指挥修建一個简易的炼钢炉。

  他发现,铁矿石不远处,另外有一堆矿沙,呈深黑色,既不像铁矿石,也不像煤炭,他抓了一把放在手裡惦了一下,感觉很沉。他仔细一看,终于想起来了,這应该是铬矿沙。

  他想,炼钢时,如果将之加入到钢裡,那么钢材的硬度、纫性都将大大增强,岂不是就制成了后世的铬铁合金钢了,那么用這样的精钢打造的刀剑,那就是正真正的成了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了。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