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二月二龙抬头
荷花偶尔劝慰几句,但是见方氏前一刻刚点头应了,后一刻又抛诸脑后,便也着实无奈,只能在心裡祈祷让博荣不要被影响,好好地发挥实力才好。
如今出了正月十五,齐锦棠又开始每日教荷花识字,他年纪也不大,对荷花這种飞快的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并沒有起什么疑心,甚至還有些隐隐觉得是自己教得不错。
這天在江边,荷花先是把头一天学的字默写了一遍,见齐锦棠低头认真地检查,忍不住问道:“锦棠哥,這童生试到底是咋回事?”她对這個問題一直沒闹明白,不想去打扰博荣,祝永鑫和方氏自個儿也說不清楚,就只好找齐锦棠解答疑问。
“童生试就是童生考取秀才,一共要考三次,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齐锦棠检查過荷花写的字沒有错漏,才细细地给她解释道,“二月考的是第一次,叫做县试,是知县大人主持的。這次過了的话,四月份就可以去参加知府大人主持的府试。最后就是院试,若是三场都過了,就能被送入县学或者府学去读书,也就是咱们平时說的秀才。”
荷花听得直吐舌头,好么,古代考個秀才居然這么复杂,难怪方氏那么紧张兮兮的,可真是比自己当初高考麻烦多了,听意思怕是要考個半年才能了事,若是博荣以后真的出息,再去乡试或是会试,那方氏估计就可以直接晕倒了事。
“荷花对這個感兴趣?可惜沒有女秀才呢!”齐锦棠抛着手裡的小石头扭头问道。
荷花抬脚把身前写的那些字都抹掉,笑着說:“我听過大哥背文章,一点都不好玩,我才不考呢!”
“那你咋這么喜歡识字?”齐锦棠纳闷地问,“识字不就是为了看书?”
“书也分好多种啊,那些游记、农书、话本故事,都比你们念的之乎者也可好玩多了。”荷花說罢又忙补充了一句,“我是都沒看過,不過上回进城听到别人說的,好像都很好玩的样子。”
“游记和话本子是好玩。”齐锦棠笑着說,“不過那农书是什么?”
“……”荷花一愣,有些心虚地想,這裡不会沒有人写過农书吧,不過還是弱弱地說,“我哥說书裡什么都有,经史子集還有世间万物,我還以为也有讲怎么种地的书呢!”
齐锦棠闻言也有些拿不准,抬手摸摸鼻尖道:“种地什么的大多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特意去写什么书,不過我爹书房裡的书很多,等我回去看看有沒有在告诉你。”
荷花见他這般样子觉得很是可爱,這小子虽然有些唠叨和好为人师,但却是個谦虚上进的,而且对自己這個外表五岁的孩子也坦诚平等地对待,而不会随口敷衍了事,所以也笑着点点头道:“好,你记得帮我看。”
齐锦棠的教学一直都沒按着什么开蒙读物来,而是随性随机的,有时候是荷花感兴趣的什么东西,有时候是他自己喜歡的一首诗或者词,有时候就是說起什么就教什么,今個儿既說起了农书,就教了许多庄稼的名字,他先一一地写在地上,然后看着荷花很认真地一笔一划跟着学,忍不住问:“荷花很喜歡种地?”
荷花头也不抬地說:“种地很好啊,多打粮食就不用饿肚子,多的還能卖钱。”
齐锦棠闻言沒有說话,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他每次都会带些吃的過来,有时候是几块精致的点心,有时候是两個還热乎的鸡蛋,甚至有一回,還从怀裡掏出用油纸包着的两個猪肉馅儿饼来。然后說自個儿最近容易饿,所以带些吃得出来,自然也都是分给荷花一半。
荷花开始并未疑心,俗话說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齐锦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间加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后来慢慢发现,他每次都是看着自己吃完,然后找各种借口再哄着自己多吃点儿。于是在五六天之后,迟钝如荷花這样的,也忍不住问道:“锦棠哥,你是不是以为我在家吃不饱饭?”
齐锦棠闻言脸上一红,拿着干豆腐卷的手也是顿住,稍微有些扭捏地說:“你上回不是說,多打粮食就能吃饱饭,我還以为你家……”
“我家现在是挺穷,不過日子很快就会越過越好的!”荷花站起身看着远处的土地和山林,唇角微微翘起,水汪汪地大眼睛裡满是希冀,如今沒了那些亲戚的牵绊,只要自家心往一处聚,劲儿往一处使,好日子那就是指日可待的。
分家后的日子平静而過得飞快,一不留神就已经进了二月,村儿裡的孩子们在外头玩闹着,嘴裡還唱着:“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二月二龙抬头的這日,天還黑着的时候,祝永鑫和方氏摸黑起身儿,挑着灯笼出去挑水,回家后将水倒入水缸,才点燃屋裡的油灯,招呼孩子们起来穿衣裳,拿了杆子去敲打房梁,取了灶灰绕着屋子撒了,這才全家到老祝头院裡祭祖,然后拎着分到的猪头肉回家。
方氏做饭,茉莉在灶间打下手,荷花在炕上看着已经快四個月的栓子,他如今已经会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只不過谁都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么。
“栓子乖,叫姐姐,姐姐……”荷花锲而不舍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姐姐两個字,虽說小孩子說话不会這么早,但是說得多了印象自然会深刻,說不定以后說的头一句话就是姐姐。
栓子自然不会知道荷花是什么心思,他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一個五颜六色的沙包上头,不住地挪动着自個儿小小又不太听使唤的身子,努力地靠近沙包。
就在他马上要抓到沙包的时候,荷花十分不厚道地伸手一把抢走,一边晃着沙包一边继续引诱道:“栓子叫姐姐,叫姐姐就给你。”不過见栓子似乎委屈得不行,小脸儿皱成一团,眼瞧着就要放声大哭,她只好很沒坚持地把沙包塞进栓子的手裡,赶紧哄得他又嘎嘎地笑起。
不知是因为分家了心裡敞亮,還是因为博荣二月初三就要动身去城裡参加县试,方氏破天荒地大方了一回,在灶间忙得喜气洋洋。杂粮面裡面掺了几把白面,擀了面條又烙了春饼,芽菜炒肉、葱爆鸡蛋、拆了過年剩下的半只熏鸡,又把葱细细地切丝,猪头肉切片装盘,最后盛了自家做的面酱,端上来放了满登登的一桌子。
红的肉、绿的葱、焦黄的鸡蛋,半透明的芽菜,抹上香甜的面酱,用薄软的春饼一卷,一口咬下去,各种滋味混在一起,让人恨不得连自己的手指头都吃进去,孩子们全都吃得眉开眼笑。
方氏抬手给博荣夹了一块猪头肉道:“多吃点儿,明個儿就要出门去城裡,也不知到那边吃住得如何。”
“娘,用不着担心,我們五個具连环保的一起去,其中一人的二叔在城裡开店,說已经给我們安排了住处,到时候只许交些银钱,就有人每日添茶送水、烧菜做饭。”博荣也抬手给方氏夹了两筷子菜,安慰她道,“再說這次去不過只是县试,听先生說,写出来的文章只要字句工整通顺,就绝对沒有問題,所以我应该只需去三五日就会回来了。”
“你们念书的事儿娘也不懂,你自個儿心裡有数就好。”方氏吃過饭就开始给博荣打包行李,捡了沒有布丁的衣裳装了两身儿,怕万一有個意外能够替换,在行李裡塞了一吊钱,又给他荷包裡塞了几十文预防着零花。
文房四宝什么的方氏不敢乱动,催促着博荣早早地收拾起来,又不住地嘱咐道:“进场之前把各种东西都检查清楚,万万不要落下什么,银钱什么的都放好,莫要丢了……”
方氏裡外忙乎到处唠叨,最后终于站定在博荣的身前,看着已经快跟自己一般高的大儿子,她伸手摸摸儿子的脸颊道:“你大娘花了二十两银子,给博凯在城裡找了人通关系,咱家拿不出那么些個钱,你爹這几夜翻来覆去睡不好,你莫要怨爹娘沒本事帮不到你。”
“娘,你這是啥话,就算咱家有那個钱,也不该花在這上头。”博荣并不当一回事,“再說考成什么样都是凭自個儿的本事,就算這回砸锅卖铁拿出了钱,难道以后還次次都求人不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