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陛下,不如二位同饮一杯? 作者:未知 半個时辰后。 “你這個小贼很能跑啊!” 李自成似笑非笑地对杨庆說道。 “再能跑也终究是徒劳,无非就是網裡的鱼,沒收網时候還能蹦哒,到您收網时候也就只能等着下锅了。” 杨庆忧伤地說。 “哈,哈,那今日就烹了你這條鱼。” 李自成笑着說。 “有传闻陛下烹福王,還与鹿同煮号为福禄宴,不知是否属实?” 杨庆很不懂事地问道。 “那岂不是脏了一只鹿?” 李自成冷笑道。 事实上他根本就沒那么干過,福王朱常洵被他杀死后,承奉崔升守着死尸向其哭求,最后得到了一副棺材埋葬,然后崔升自杀在福王坟前,至于福禄宴什么的,只不過是为了坐实他残暴形象而编出来的故事,李自成不是什么好人但也沒重口的那种地步,就像他所說的,那岂不是弄脏了一头原本算美味的鹿。 “我亦有同感!” 杨庆点了点头說道。 說完他跟着李自成走进去,李来亨也同样跟随而入。 而此时房间內已经真如刚才他所說摆上酒宴,這是那些士兵送来的,主要是杨庆的确饿了,毕竟他就跟只发qing的野猫一样,整整一下午再加半晚上都沒停下,李自成很显然也觉得這样更符合身份,所以很爽快地送来酒宴。 而崇祯面无表情地居中而坐,王承恩侍立在一旁,那些内操环绕四周。 李自成根本看都沒多看,径直走到崇祯对面坐下,李来亨侍立在他身后,杨庆则站在一旁充当侍者,此外沒有别人了,让他意外的是李自成连牛金星之流都沒有带着,就他和李来亨两人,反正他们也不担心崇祯耍什么花招,外面早已经团团包围,城裡几十万他的小弟,這边有什么耍花招的资格? 让杨庆挟持李自成? 那他们等于自杀。 坐定后的李自成与崇祯对视着。 他俩也是第一次相见,此刻都有些好奇地看着对方,对于崇祯来說,這可是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反贼,当然,对于李自成来說崇祯也是此前他征战路上的终极BOSS,如今同坐一桌,相距咫尺,一時間谁也想不起說些什么。李自成這时候已经进了皇宫,搜刮库府也沒找到几两银子,反而在崇祯寝宫搜出一堆补丁衣服来,原本那個荒yin无度的昏君形象也已经崩塌了,毕竟一個皇帝箱子裡的衣服甚至還不如他抄的那些土豪劣绅,這也未免太毁三观了。 此刻的气氛有些尴尬。 “陛下,不如二位同饮一杯?” 杨庆小心翼翼地說。 “汝因何而反?” 崇祯沒理他,看着李自成說道。 “我原本是個驿卒,陛下裁减天下驿站,我因丢失公文被裁,這也算咎由自取,我也沒什么怨言,只能回乡务农,但西北旱蝗相继,种出的粮食连自己家人都养不活,自然也沒钱交朝廷的赋税。我自知赋税逃不掉,只好去借艾举人的高利贷交税,到期之后艾举人逼债,這时候西北還是大旱都人吃人了,山沟裡被父母丢弃饿死的小孩到处都是,我又怎么可能种出粮食還债。结果被艾举人告到县衙,然后县令把我枷了示众并且受艾举人所托准备用我杀鸡儆猴,弄死在监狱裡震慑其他欠债的,我侄子劫狱把我救了出来。那时候一怒之下索性去杀了艾举人一家,然后逃亡甘肃投军当兵吃皇粮,可惜皇粮也沒得吃,当官的喝兵血贪墨军饷,我們当兵的几乎就沒有吃饱饭的时候,崇祯二年甘肃边军奉调去打女真,這可是要我們去拼命了,可即便要我們去拼命了也一样不发饷,我們索性兵变杀了参将,至此就再也沒回头。” 李自成喝了杯酒說道。 “不是我不想当良民,但凡有吃有喝谁乐意造反?可這世道不让我当良民啊!” 他接着說道。 崇祯默然不语。 “那你呢?” 杨庆问李来亨。 “我全家饿死,就剩一個,你說我因何造反?” 李来亨冷笑道。 “陛下,你的确不是個昏君,但可惜,你也给不了百姓温饱,朝中文武百官皆贪赃枉法,地方土豪劣绅强取豪夺,老百姓饿殍遍野,陕甘一带草木观音土都吃干净了,饥民连苍蝇都吃光了,父子夫妻皆相食,既然饿死是死,造反最多也不過一死,那我們为何不造反,难道真像官老爷们說的做個安安饿殍?” 李自成說道。 “這,這都是天灾岂能怪陛下。” 王承恩說道。 “天灾?为何不救济?难道天下全都饥荒?难道江南四川沒有一点余粮可救济灾民?纵然不救济,哪怕免赋税也给老百姓点活路,但为何不免税减税反而加税?朝廷难道只知道收百姓钱粮,而无需管百姓死活?就算牧羊還知道不能让羊群饿死呢!再者百姓加税为何官绅连交都不用交?奸商囤积居奇,一石粮卖好几两银子为何无人管?陛下为天下之主,天下皆陛下子民,当一视同仁,那为何坐视一些鱼肉另一些?既然你们不给我們活路,那我們也不给你们活路,要死也拖着你们一起死!” 李自成冷笑道。 “若然,尔亦非穷凶极恶。” 崇祯缓缓說道。 “穷凶极恶?陛下该看看那些官吏豪绅是如何催粮逼捐的,那时候你就该明白谁才是穷凶极恶。” 李自成冷笑道。 “尔将如何待朕?” 崇祯问道。 “陈演和朱纯臣刚刚给我上了一份劝进书,既然如此我就不好让他们失望了,不過你放心,待我登基后少不了你一個王,就凭你那些补丁衣服我也不会为难你一家,你们父子都在這京师老老实实過日子吧!” 李自成說道。 “那個,闯王,虽然我也算人微言轻,但有些话我還是想說一下。” 杨庆小心翼翼地說。 “說。” 李自成說。 “您想過以后最大的敌人是谁嗎?” 杨庆說。 “女真!” 李自成說。 “呃,闯王英明,如今天下形势很清楚了,淮河以北是您的,淮河以南還是大明的,但关外是建奴的,吴三桂已经奉诏弃宁远撤回山海关,此前陛下已经得到情报,多尔衮率领八万大军南下,目的就是坐收渔利,待您和陛下两败俱伤之际一举击破两家然后他入主中原,吴三桂撤回山海关以后沿途已经沒有阻挡他的,故此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叩关长城。 我恭喜您登基称帝。 但我也要提醒您,做這片土地的皇帝那您也得肩负起皇帝的职责。 接下来您得准备好在山海关和八万八旗铁骑决战,否则您的称帝最多只是昙花一现,紧接着您就会被多尔衮赶出北京,然后他会一刻不停地追杀您,您就是撤回关中也沒用,晋商這些年一直和建奴勾搭,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献山西,您不会觉得一個残破的关中能抵挡多尔衮吧? 您只能在山海关阻挡他。 一旦他进山海关,那些地方官员和士绅就会像贫民欢迎您一样欢迎多尔衮,您应该知道他们都巴不得您死呢,您可是抢他们的钱他们的地甚至杀他们的人。 包括北京城裡這些。 他们连三百年天子都能出卖,又何况是您呢? 您不会相信他们对您忠心吧? 故此您必须把多尔衮挡在关外,让他们沒有机会像出卖陛下一样再接着出卖您,否则一旦多尔衮入关,您现在的一切都会瞬间破灭,而您阻挡多尔衮入关的关键是吴三桂的大军,如果他投降多尔衮,那么山海关不攻自破,如果他为您坚守山海关,然后您的大军北上增援,那么您就是胜利者。 而吴三桂是否会投降建奴,除了您对他是否优待,還有陛下是否安然无恙。 他对陛下還是忠心的。 但陛下不会向您投降的。” 杨庆說。 “太祖子孙,宁死社稷无降敌!” 崇祯缓缓說道。 然后他又把他那把匕首掏出来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很有无赖风采地傲然看着李自成,他现在已经明白杨庆的目的了,尽管這很匪夷所思,但的确是唯一的一條生路,否则他无论如何都逃不出北京,杨庆再能打也不能护着一個累赘从几十万人中杀出去。 “你想怎样?” 李自成似笑非笑地看着杨庆說道。 “很简单,咱们做一個交换,陛下给吴三桂,王永吉,宋权,黎玉田四人下一份亲笔的圣旨,他们愿意向您投降就投降,不愿意向您投降也绝对不允许向建奴投降,否则将诛其九族。王永吉是高邮人,吴三桂全家在北京,宋权家族在商丘,黎玉田和您是同乡,他们投降建奴那么就诛九族,然后他们必须死守山海关及长城一线等待您的大军接管。而作为交换,您必须放我們走,太子可留在您這裡为人质,但陛下您必须放走,我們在天津登船去南京,陛下還可以与您来一個君子之约,以后大明与大顺以淮河为界互不侵犯。” 杨庆啃着鸡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