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开业 作者:蕙心 本章節来自于 开业這天,庆和楼张灯结彩,满城富户都来了。 因为第一,陈远恒這個人很爱结交朋友,来了安城快两年了,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大乡绅,有富户,有读书人,有官员后代,现在他夫人开的酒楼要开业了,自然大家都来捧场。 陈远恒也很明白,自己家的酒楼定位是高端消费群,而且這些新菜式相信大家都沒有见识過,因此开业第一天不营业,只免費招待朋友,当然要有請帖才能进。一時間,庆和楼门前的车马都摆不开了。 好在陈材和陈庆都是大宅门裡出来见過大世面的人,提前就预料到了,一切都安排的井然有序。 一天的忙乱后,安城的上流社会都知道有個庆和楼,而且都在谈论庆和楼的菜式。 這不,陈文蕙一早就接到了三张帖子,分别是王瑶珍,万美珍各一张,蓝家姐妹一张。都在问她庆和楼的饭菜。陈文俊和陈文麟在這裡也有许多同龄的朋友,大多是诗社的,当然也是一大早就接了一堆的帖子。 晚间饭罢,陈文蕙和陈家二兄弟都在和父母抱怨,自己接了多少帖子,都想去庆和楼吃饭,无奈,庆和楼的桌子都已经排到半個月后了。 這個倒是陈文蕙提前就和陈庆說好了的,每天最多多少桌,超過這個数字就不要接生意了,推薦他们去别家吃饭。這种营销方式得到一致赞同。可是,眼下,大家又都被這個害了,這下可怎么面对自己的好友啊。陈家开心的聚在一起抱怨着。 酒楼已经开业三天了,陈庆和吟红配合的很好,现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肉食供应不上。這個沒有办法,所有的酒楼都是以面食和菜,酒为主的。 现在吟红的新菜式大多是以肉食为主,這下让吟红觉得有本事伸展不开。陈文蕙這個时候想,要是紫玉那边有进展就好了。 正想着,陈材来向白氏禀告,說那两個跨院也经修好了,家什第一批的也做好了,开始先开张了。 陈文蕙一听来了精神,忙对白氏說:“這边飞光早就准备好了,针线媳妇子也训练好了,母亲看什么时候开张?” 白氏听了对陈材說:“你上次推薦的陈庆很好,這回成衣铺开张,你也推薦個人。” 陈材說:“虽然成衣铺大多数都是飞光在主持,可是這管理裁缝,进货物,看店子等等都需要個男人做帮手,也就是要個男掌柜的。其实,院子裡的大小事情,我都是让陈庆的哥哥陈福去办的。我看着他办的很好,干脆就让他当這個掌柜的吧。” 白氏听了道:“你說的有道理,就让陈福和飞光一起当掌柜的。分工让他们自己弄。” 說完又对陈文蕙說:“這個成衣铺不同于酒楼,多是女人家的东西,這回就不让你哥哥们取名字了,你不是跟你父亲读了书嗎?那我就考考你,给我們的铺子起個名字。”陈文蕙听了,低着头想了一下,說:“翠锦楼”好嗎”白氏說:“恩,倒是還雅致,就叫這個名字吧。”又对陈材說:“你把让陈福当掌柜的事情和陈福說說,让他好好想想,明儿個给我来回话,我要看看,他准备怎么经营铺子。”陈材答应着退下了。 第二天,陈福穿了一身新衣服,来给白氏磕了头。白氏对陈福說:“你是姑娘的奶哥哥,就给你赏個座位吧。” 一旁的金莺听了,忙去搬了個小凳子,陈福谢了,做下。陈文蕙看着這個奶哥哥倒是一副干净干练的模样。 白氏說:“大管家推薦你当成衣铺的掌柜,你可有什么章程?”陈福忙从袖子裡拿出一张纸递给一旁的金莺說:“回夫人话,我思量了一下子,都写在這個上面了。” 白氏从金莺手裡接過来看了一下。眼睛裡闪出光芒:“看不出,你還是很有章程的,具体說說吧。”這下子连陈文蕙也好奇起来。 陈福本来有些忐忑不安,听了這话很受鼓舞說:“我想开业不用太大动静,因为這几日满城都在议论我們的酒楼,這個时候在来個成衣坊反而不好。就正常請一下四邻吃顿饭就可以了。至于生意客源,我另有想法。先从美衣說起。我想請陈管家借着开业的名头請往来各個府裡的管家们吃顿饭。席间請他们照顾下我們的生意。我們的美衣价格低廉,可以为各個府裡批量定做仆役的衣服。這样我們就能有第一批订单。然后,我想找本地货郎行会的,請一下他们的行头,先捡可靠的货郎赊给他们,让他们卖去。以我們衣服的品着,低廉的价格一定能打开销路,這样再反過来向城裡的成衣铺们批发。這样,我們只批发不零估,就不抢他们的生意,就不会受到同行们的抵触。然后是锦衣。這個要在我們請飞光姑娘设计几件好的,把衣服挂在我們的铺子裡,這样定期挂上最流行的新衣,自然能吸引客户。其实還有一個办法,只是姑娘在這我可不敢讲。” 陈文蕙听他对美衣销路的方法就很佩服,现在又听他這么一說,奇道:“什么话,我不能听。”白氏也奇怪,转念一想,明白了,說:“恩,我知道了,别說了,你的想法很好,尽管去做。還有宝衣呢。” 陈福接着說:“宝衣就更简单了,本来這個安城裡大户人家的衣服都是巧娘做的,现在巧娘是我們的二掌柜,這些客户自然還是我們的了。而且,安城的大户人家们這两年都是以夫人您的衣服为时尚,這次我們家开成衣坊,他们自然是愿意来了。” 白氏笑了:“你的嘴倒是甜,恩。你的這些想法都可以,就照你的意思办。当然,這個大掌柜可是你和飞光二個人的,所以,你的想法都要和飞光商议着来。好了,去吧。我這個翠锦楼就交给你们两個了。”陈福答应着出去。 陈材,陈福走了,陈文蕙腻上来,滚在母亲怀裡說:“母亲,是什么我不能听啊,他沒說你怎么就知道了啊,快告诉我啊。”白氏搂着陈文蕙:“這会子又变成個小孩子了,這些话你就别打听了,不是女儿家问的话。”陈文蕙沒法了,只得搁下不提。 這样,翠锦楼就静静的开业了。 陈福真是有商业头脑,事情都向他预料中的发展。他和陈材請了各家的管家喝了顿酒。县令家的管家請吃饭,各家管家都踊跃参加。席间陈材和陈福把翠锦楼的美衣单子拿出来,给各個管家一人一份。 管家们回到府裡,不敢瞒着,忙把单子给各家主母看了。果然,這些大宅子裡的主母们每年都为着四季仆人的衣服烦,现在不用自己做了,价钱還這么便宜,比自己做的還便宜,都心动了,纷纷派管家去下订单。为什么比自己做的便宜呢,因为各府裡都有吃油水的采买。他们买的衣料都量小,且又要吃油水,自然价格就高了,再加上做,几层剥下来,价格就抬高了。 对比下来翠锦楼的价格可是低多了。但是這样一来管家们就不高兴了,因为少了一层油水。陈福早就把這個考虑到了,所以這個的价格已经是比给货郎们的高了。等到管家们来定衣服的时候,陈福悄悄的把红包给了管家们。這下這些管家们喜出望外。于是回府后纷纷夸赞翠锦楼的衣服好,价格低,劝自己家的主母以后都在翠锦楼定衣服。 当然這样采买们的油水就沒了,油水给了管家。這一点陈福早就想到了。因为决定订单的是各府裡的主母,這些主母们一般都是直接和管家說话,采买们可是到不了主母面前的。所以,陈福直接把红包给了管家這样更能有利于销路,至于采买们,這個可不是他考虑的范围。 就這样,翠锦楼的生意热热闹闹的开始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姑娘们本来都在巧娘那裡做衣服,现在是巧娘和飞光一起进她们的宅子裡为她们量身定做。 這些夫人们看飞光通身气派不同,一打听是县令家裡的,都客气起来,等衣服做出来,看到那做工,和非凡的绣工,都高兴起来,纷纷向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一時間,上层社会的奶奶姑娘们都以穿翠锦楼的衣服为荣。铺子裡的锦衣生意也很好。因为每月飞光都依照京城裡最时尚的款式做出新衣挂着。 陈福派人送给安城青楼裡最红的头牌小姐几套衣服,那时新的款式,漂亮的绣花顿时征服了這些小姐的心,在她们的带动下,安城的姑娘媳妇们都已穿翠锦楼的锦衣为时尚。 一時間,翠锦楼的生意好得很。相应的人手就不够了。飞光回了后,白氏很高兴的派陈材家的再次去人市上招了三十個女工来。 這下子光翠锦楼就安排了六十個女工,陈远恒听說后很高兴,說,“要是能再多些就好了,這样就可以做为一项政绩报上去了。”飞光听說后說:“這個也有办法。我們這一段時間的生意很好,做的衣服多了,就有了很多边角料,现在都堆满了一间屋子。我寻思着可以再开一個鞋厂,招写女工,用這些边角料粘了,做布鞋,就做最简单的。一样批发出去。” 陈远恒一听很是赞成。立即让陈材又在那两個跨院的后边又买了一层院子,招了四十個女工,开始做鞋了。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