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十九章 相声传播方式的变迁

作者:老徐牧羊
听到沈临的問題,马栋還有郭得纲面面相觑。

  “這個我问過我父亲。”

  還是马栋先开的口,“我父亲的性格就是不想谈论這些事情,他不开口,所有人都认为他羞于启齿,這件事的前因后果我很难跟大家說清楚,但现在活着的老先生還有知道這事前因后果的,黄虹的父亲黄峰老师,他给我写過一张纸,纸上面记载了這件事的所有资料。其实在我看来,沒必要,反正要我說,沒有!”

  郭得纲也开口道“這事我也问過我师父,侯耀纹,而且我是趁着二大爷侯耀桦先生同在的时候问的,我先问的我师傅,我师傅斩钉截铁的就一句‘沒有!’我又问了二大爷,他也說‘沒有的事!’”

  “现在這件事你要追究是谁传出来的,可能嗎?在我看来,被误会是表达着的宿命,所以,随他去吧,反正也是一种歷史嘛!”

  “而且就算我俩出面把這事解释了,肯定還会有人不信!”

  “对!人们更愿意相信戏剧化的结局!”

  两人這是联合了嗎?对此沈临還能說什么呢?

  好吧,就姑且相信吧!

  “咱们說点别的吧,咱们聊聊相声這门艺术的传播吧!”

  马栋主动转换了话题。

  “咱们相声,一开是天桥撂地,面对面,后来进了茶馆了,再后来进了剧场有着五六百的观众,再然后是广播,广播之后是电视,咱们說相声跟电视水土不服,电视上的相声总觉得缺了点味,接着你们的德云社小剧场兴起来了,传播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相声內容的变化,我特别想听听您对這個话题怎么想的!”

  這货很明显是主持人毛病上身了,居然主动提问,有你這么做嘉宾的嗎?

  不過,沈临倒是很喜歡听。

  “咱们一开始上天桥說這相声,老先生们都是有什么穿什么,两人面对面,围了一圈人,就這么說了…”

  “哇!面对面?不是并排站着嗎?”

  沈临忍不住诧异道。

  “是面对面,咱们叫画锅,這一圈就是我的锅…”

  “沒有桌子裡头桌子外头這些嗎?”

  马栋估摸着也是第一次听到這些,赶着茬问道。

  “沒有,可能有一张桌子,那是留给有钱人家的大少爷,让他坐着听的。”

  “那街面上讲的都是荤的嗎?”

  “也不都是也得分场合。”

  “对,可能会有女眷。”

  “女眷是不能出现在那裡面的,只要有女的,肯定被轰走,我觉的這是艺人保持最后一点自尊的手段了,当着人家妇道,咱不能撒春。”

  郭得纲很明显来了兴致。

  “后来到了茶馆了,那就不一样了。”

  “茶馆那是人家老板包的地,人家要付房租的…”

  “我能請你,就是看中了你的水平!您一個月拿多少钱包银(报酬),我必须得让茶馆的老板认可我!”

  “对!”

  “到了茶馆,身份就不一样了,那比起街面上的艺人地位就高上了一些,至少我有個舞台了。”

  “整個民国期间都是如此!”

  “而且相对来說,相声艺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你相声說得再好,在茶馆你也是倒数第二個节目,压轴的永远是唱大鼓的!這個我們要感谢侯宝玲先生,张寿成先生說‘侯宝玲是相声的功臣’,說得就是這,打从侯先生开始,相声能攒底了!”

  “這個過程我觉得很重要,其实很多经典节目都是這段時間出现的,也出了不少的名家,津门五档相声、常氏家族都是這個时期出现的!”

  “然后就到了八十年代,电视媒体开始兴起了,出现了大批的相声演员!”

  說到這,郭得纲特意停了一下。

  “我知道您对這段歷史愤愤不平!”

  马栋笑着打趣。

  沈临也笑了起来。

  郭得纲在《论相声五十年现状》裡狠狠的把這段時間出现的相声演员们批评了一通。

  “哎!我现在不像当年那么愤青了,其实回過头看,存在即是合理!如果当初我是那会的青壮年演员,我也得這么干,我不這么干,我還能怎样?”

  “嘿嘿,所以說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小品就逐渐顶上来了,老百姓们,包括演员自己也說相声干不過小品。”

  “這還是传播方式的变化导致的!”

  马栋一直担当捧哏的角色。

  “我三次进京城,第一次是88年89年,当时参加了相声大赛,也跟着曲艺团出去演出,一直到95、96年,都梦想着能成为那样的演员…”

  “您指的是您常讽刺的那种体制内的演员嗎?”

  沈临突然接了句话。

  “对!”

  老郭很老实回答道。

  “我那时候真的挺羡慕那些演员,穿個小西服,抹個红嘴瓣,总觉得要是能像他们一样在电视上录個节目,参加一次正大综艺之类的,那该是多美好的事情!”

  “您能這么說,我真的很高兴!”

  马栋在一旁幽幽的接了一句。

  他也挺蛋疼的,因为郭得纲說的那些体制演员都是马悸先生起的头!

  “所以人是有变化的,当时我也录過电视台的相声,說句良心话,真难!一方面是审查的原因,另一方面,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人家就给你12分钟,還指定你說计划生育的相声,你能怎么办?同行们在一起聊天也說,就12分钟,别多說,說多了也不认,好歹糊弄糊弄的了,你也糊弄,我也糊弄,這一行肯定的完蛋!我当时也很迷茫,看不到出路呀!”

  “那您后来怎么就走上了振兴相声的道路了呢?”

  采访的人变成了沈临。

  “其实一开始也沒說要振兴相声,這都是后来一些媒体给贴上的标签。”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在一家茶馆裡,說了段《卖布头》,我印象特别深,那茶馆就在琉璃厂,不大也就二十来平方,屋裡屋外挤满了人,我說完的时候,掌声雷动,那掌声几乎能把房梁挑翻了!”

  “我就想了,原来观众不是不喜歡听相声,他们喜歡啊!”

  “所以,相声就是应该放在剧场裡面演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