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小麥哲倫紀元20萬年
對社會公佈的原因是人類文明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銀河人類手裏掌握無視距離即時通訊智子科技,就算兩個人類文明位於不同星系,也可以隨時聯繫。
這個決定很大程度上考慮到16萬年以後被二維宇宙追上,可以分別前往巴納德、ic10星系生存,這是銀河人類最優選擇。
但真正的原因是政治因素,銀河人類社會內部的矛盾已經無法阻止!
全世界聯合、目標一致只能發生在少數羣體之上,人越多矛盾越多。
乾脆利用這個機會將銀河人類一分爲二,既提高人類文明在宇宙對抗風險的能力,也能有效緩解社會矛盾,沒有比這更完美的選擇。
談到人類社會矛盾,這一切都離不開歌者文明贈送的自我二維改造技術。
自從歌者文明贈送銀河人類這項技術,這項能在二維宇宙生存、並且附帶永生的技術就引起無數人的貪婪。
當初要不是章北海、褚巖、卓文等人態度強硬,憑藉自己過人的威望選擇在三維宇宙發展,銀河人類很可能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這裏面隱藏着誰該永生、誰該去死的問題。
假如李林沒有心血來潮告訴銀河人類、歌者文明宇宙輪迴論,人類文明大概率會選擇將自己全民轉化爲數字生命進入二維宇宙,重返太陽系與歌者文明當鄰居。
當初的數字生命派最響亮的口號就是重返太陽系家園!
既有思鄉情節,也有安全原因,免費白嫖歌者文明當保鏢,真香!
章北海和褚巖一眼察覺銀河人類社會並非真的想前往二維宇宙,他們更關心的是數字生命化後帶來的永生。
當初大部分銀河人類都被永生這兩個字矇蔽雙眼,章北海做過一次社會調查,50%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永生!
然而這個數據是章北海對外公佈數據,還存在一個被隱瞞的真實數據,近乎90%的人都希望永生!
爲了杜絕一些不想看見的社會現象,章北海只能對外宣佈50%這個虛假數據,因此拖延了不少時間,等到李林提出宇宙輪迴論壓下永生。
但是時間無情流逝8w多年,盯上永生技術的人並不會隨着時間減少,但是很多人已經忘掉宇宙輪迴論這個威脅,數字生命派又開始增生!
因爲銀河人類並沒有發現李林口中的歸零者組織、宇宙迴歸聲明......怠惰之心驟升!
8萬年,章北海和褚巖能拖8萬年.......這超乎想象,他們將人類對永生的貪慾壓制8萬年,但這就是極限。
分別移民前往大/小麥哲倫星系就是以章北海、褚巖冬眠者爲代表的發展派和期望永生的數字生命派之間達成的妥協。
最終結果:數字生命派前往大麥哲倫星系,發展派前往小麥哲倫星系。
選擇永生技術的人很多,這是人類想要不斷活下去的本能,但放在宇宙角度來說是短視的體現。
但章北海和褚巖等人也不虧,願意跟隨他們前往小麥哲倫星系的都是認可銀河人類需要發展的科學家、藝術家職業。
雖然章北海手裏分到的人口更少,但他們帶走的科學家多。
在分家過程中,過去有少部分科學家在臨死前選擇將自己數字生命化,算是最早的人體實驗,他們爲銀河人類做巨大貢獻,也正是因爲這些數字生命科學家的存在,證明創造力的缺失。
數字生命科學家有一部分選擇章北海發展派,他們意識到數字生命派完全虛擬化後停滯不前的未來,更願意追尋科學真理。
這些數字生命科學家簡直就是天生的教師人選,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銀河人類提高教育效率。
小麥哲倫紀元20萬年!!!
距離上次李林見證銀河人類分裂爲大麥哲倫人類和小麥哲倫人類已經過去20萬年。
大麥哲倫人類在抵達全新星系後,很快就投票通過數字生命化改造,對外宣傳是爲了因對大宇宙二維化,先是小心翼翼進行嘗試。
一開始提議具有傑出能力的科學家,他們有資格獲得永生權利,因爲科學家爲大麥哲倫人類作出巨大貢獻。
沒有人反對!
緊接着是科學家家屬也獲得永生權利,不能讓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寒心,與家人生死相隔,那段時間科學家成了婚姻市場上的搶手貨。
沒有人反對!
然後就是掌權的政治家,他們推動數字生命科技變革,讓大麥哲倫人類全都有望永生,自然也該擁有永生權利。
而且政治家和科學家不同,政治家是靠經驗、閱歷喫飯的職業,他們並不需要虛無縹緲的創造力。
大麥哲倫人類人人期盼永生,政治家只是提出他們內心期待已久的想法,所有人都暢想着美好的永生國度。
人們全力支持政治家!
就這樣一步一步從上往下蔓延,整個大麥哲倫人類向着全民永生急速前進,全民永生速度快得不可思議,居然在200年內,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全民永生。
人類文明發展出了全新的社會,虛擬紀元時代降臨。
通過智子和大麥哲倫人類保持聯繫的章北海等人默默無言,親眼看着最後一個碳基人類選擇數字生命化,他還有盛大的慶祝儀式,可謂是全民歡呼慶祝!
唯有章北海等人明白,大麥哲倫人類已經失去未來,他們拋棄了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特性,科技加速發展!
這是任何文明都夢寐以求的特性。
最後,章北海等人通過智子在口頭上慶祝大麥哲倫人類完成社會進化,沒有作出提醒與警告,何必當個壞人。
歌者文明當初隨手丟下的閒棋成功了,歌者文明和大麥哲倫人類現在都已成爲永生的數字生命,完全可以合二爲一成爲一個組合文明。
在李林眼中,這纔是數字化生命提高創造力發展文明的方式,通過融合其他文明與自己文明進行科技碰撞,從而創造出全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