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趙楚之戰
“回王爺,魏國戰事已定,前方將士已經準備班師回朝。”
“與趙國接壤的邊境線,目前由董航將軍,以及張合將軍兩人駐守。”
“二人麾下共計十萬大軍,與趙軍對峙,雙方有過幾次交手,勝負各半!”
兵部尚書莫雲中在大殿內躬身說道。
聽完他的彙報,陳軒笑道,“既然如此,那邊儘快將犒賞事宜準備好。”
“等大軍迴歸,莫尚書再與我一起去營中犒賞三軍!”
“遵命!”
莫雲中答應一聲,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見他退下,陳軒再次開口,“如今魏國已被我大楚和趙國吞併,新佔領的區域,官員安排需儘快到位,吏部那邊加緊處理。”
“另外,新政事宜也要儘快推廣,戶部、工部、刑部,上些心,莫要耽擱!”
“臣等領命!”
被點名的四部尚書急忙答應。
處理完這些,剩下便是一些尋常事宜,譬如某某地方出現災害,某某地方出現盜匪,某某地方官有冤案出現。
陳軒處理好這些,朝會算是正是結束,大臣們退下後便朝班房走去,處理手上的公務。
下朝後,陳軒沒有着急處理奏摺,反而是先
回了一趟後宮。
“諸位夫人在哪?”
他開口詢問身邊的小太監,小太監趕忙回答,“王爺,夫人們都在御花園,陪着秦夫人呢。”
“好!”
得到答案,他快步朝御花園的方向走去。
剛進御花園,便聽到嘰嘰喳喳的說話聲,還有幾聲奶聲奶氣的娃娃音。
陳軒走進,只見齊嫣諸女正坐在一處涼亭裏,圍着面色蒼白的秦雨說話。
看着精神頭不好的秦雨,陳軒無奈嘆了口氣。
自從秦雨逃到楚國,每晚睡覺都會做噩夢,即便陳軒陪着也沒用。
秦王都父兄的死對秦雨打擊太大,即便過了兩個月,她依舊沒能緩過神。
見秦雨如此墨陽,陳軒只能拜託齊嫣諸女幫忙照看,平日裏多與她說說話,幫她從陰影裏走出來。
但現在看來,似乎效果並不是很好。
見陳軒出現,齊嫣笑吟吟的招手,“相公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今日不用處理朝政嘛?”
陳軒見自己被發現,快步走入亭中,制止了想要起身,卻大着肚子的龍青瑤,開口道,“過來看看,晚些還要去前殿處理公務。”
幾個女人相互對視一眼,然後揶揄的看向秦雨。
“呦,這是心疼
雨妹子呢!”
“就是就是,估計是怕咱們照顧不好雨妹子,專門過來查崗的吧?”
“哎,還是雨妹子受寵啊!”
三言兩語間,秦雨被揶揄的俏臉通紅,想要反駁卻不知如何開口,只能嗔怪的瞪了陳軒一眼。
陳軒知道這是故意那自己開涮,見狀也不生氣,坐下後笑吟吟道,“是嗎?”“那今晚,你們就都別走了!”
“我找個大點的宮殿,置辦一張大點的牀,然後……”
他意味深長的掃向身前諸女,“然後一起寵愛你們,這總行了吧!”
齊嫣等人又不是出經人事的女子,自然明白陳軒話中含義,立刻面紅耳赤的喝罵陳軒流氓。
見陳軒一臉得意的坐在原位,她們心中也明白陳軒這是找秦雨有事,於是三三兩兩,抱着孩子離開。
等所有人都走完,陳軒這纔看向秦雨那蒼白的俏臉,“哎……你看看你,臉都白成什麼樣了?”
“今日讓膳房那邊給你做些滋補的湯食,你好好補補。”
秦雨聞言低着頭,片刻後小聲道,“我……喫不下去。”
“我知道你在爲父兄的事情難過。”
陳軒抓住秦雨的小手,輕輕揉捏,“我也想盡快幫
你報仇,但大楚國力也纔剛剛有好轉,結束了魏國之戰後,大軍也需要修養一段時間,才能繼續作戰。”
秦雨身體顫抖了一下,然後淚眼汪汪的看着陳軒。
陳軒淡然一笑,目光真摯,“不過你放心!”
“待大軍休整結束,我會揮師入秦,奪回秦國失地!”
見陳軒如此開口,秦雨眼眶中的淚水再也止不住,簌簌的往下流。
“謝謝!”
“謝謝你,相公!”
……
三月後,楚軍主力修養結束,陳軒將新招募的士卒混在一起,集齊二十萬大軍,朝着秦國舊地攻取。
這次領軍的主將是鍾晉,周淵留在王都訓練新軍,爲以後的戰鬥做準備。
除了二十萬大軍入秦,原先齊楚邊境的大軍也開始發動猛烈攻勢,兩路大軍齊頭並進,朝着齊國的軍隊攻取。
齊軍經過休養生息,實力恢復至巔峯期的六成,不過相比之前,如今的齊國沒了軍神田炬,實力一滑再滑!
面對鍾晉、張淼、吳凱三人的進攻,齊國雖然守的很頑強,但依舊擋不住楚軍的侵略。
次年一月,鍾晉大敗秦地齊軍,徹底將齊軍趕出秦國。
同年二月,陳軒帶秦雨回秦國,秦國
百姓臣服,秦地徹底納入楚國的治理範圍。
又得一國之地,楚國朝堂的工作量又增加不少。
好在陳軒的新政已經施行了接近一年半,各方面人才也統合不少,秦國治理並沒有出現太大問題。
徹底收復秦國,楚軍的攻勢並沒有緩解,兩路大軍繼續朝齊國本土攻去。
齊國正值新敗,想要阻攔楚國大軍依然來不及,迫於無奈,齊國國君只能派遣使者入趙,想要聯趙抗楚。
趙國之前與楚國爭奪魏國時就有起過沖突,如今更是脣亡齒寒,自然不會拒絕齊國的聯手建議。
同年六月,趙國興兵三十萬陳於楚趙邊境,雙方小摩擦不斷,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全面衝突。
已經迴歸朝堂的陳軒得到消息,立刻讓周淵帶兵支援,新軍雖然沒有作戰經驗,但訓練時間很長,想要形成戰鬥力,並不會耗費太長時間。
趙楚邊境共計陳兵六十餘萬,兩邊俱是旌旗蔽空,氣勢磅礴。
雙方都知道,大戰一觸即發,都在拼命坐着最後的準備。
在齊國使臣第三次入趙之後,趙國知曉齊國那邊情況危急,心知不能繼續耽擱下去,於是找了個由頭,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