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伏龙滩
根据风水先生所說,這伏龙滩仿若一條神龙匍伏在此,是真正意义上地宝地,如果将住在這裡,家人都会被龙气滋润,子孙后代富贵不断。
這伏龙滩面朝大海,背靠青山,典型的山清水秀之地,一條伏龙江自别墅群中间通過,江水清澈见底,水流和缓而又深沉,是钓鱼的最佳選擇。
在伏龙滩上,還有一座歷史长达千年的龙神庙,祭祀的究竟是哪位龙神,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這龙神庙的环境却非常好,香火尤其旺盛,自古骚客文人,都喜歡来這裡避世休闲,也算是乐在其中。
因为伏龙滩面积并不算大,所以房子不可能盖得更多,二十座别墅那是刚刚好,這裡甚至是不允许将机动车开进去的,只能骑自行车,或者干脆让自己家請的师傅拉着黄包车,抬着轿子来回接送,家裡有车的,也都是停在伏龙滩外的停车场。
所以一到伏龙滩,别的先不說,這裡的空气那叫一個好,绝对可以让你心旷神怡。
张天元和徐刚把车停好了之后,就进入了伏龙滩,這地方管理非常严格,进裡面的人,必须有邀约,或者是工作证明,否则一概不得入内。
两個人让保安看了身份证,又打电话核实過之后,才得以入内,感觉跟海关差不多了。
如此严格,倒也說得過去,毕竟這裡面的二十户人家,那都是巨富,他们不会偷东西,所以這地方甚至家家户户那都是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外面进来的人可就不一定了,不驗證身份,并且登记的话,肯定是不会让进去的。
伏龙滩的建筑风格還有一点与别处完全不同,那就是审美观。
如今的社会,崇尚西方建筑的太多,认为西方的东西就是高贵的、高雅的,所以很多别墅也都是西方的建筑风格,几乎千篇一律了,但是這伏龙滩的别墅,每一家那都不一样,但总体来說,那就是明清时候那种建筑风格,园子非常大,裡面亭台楼榭、假山湖水样样都有,不熟悉這裡的人,還以为直接进了大观园了呢。
张天元来過這裡一次,所以已经沒那么惊讶了,可是徐刚却還是头一回来,在他耳边叽叽喳喳個就沒完沒了了。
两人进了伏龙滩之后就叫了一辆轿子坐上了,這种轿子,跟电视机裡面一模一样,四個人抬的,前面两個,后面两個,当然還有八抬大轿,不過那种太贵了,就這個便差不多了。
“嘿嘿,咱也算是做了一回官老爷啊。”徐刚嘿嘿笑道,在這轿子上晃晃悠悠的,那感觉還真不错。
“有钱人就是懂得享受,来到這裡,就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连人的心都好像被清洗了一遍。”张天元感慨道。
“再洗那也洗不掉铜臭的,要我看,不管你這人多文雅,說到底,那還是一個钱字,等咱们两個有了钱,也一定买個這样的地方住下来。”徐刚咬了咬牙道。
“英雄所见略同啊。”张天元当初第一次送柳梦寻回来的时候,就有這种想法了,现在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了。
“就是這了,漂亮吧。”两人到了一座园林门前,张天元指了指那朱红色的木门,笑着說道。
“我的個神啊,要不是知道自己醒着,我還真以为咱们两個穿越到明清去了呢,是到了哪位王爷的府邸了呢。”徐刚惊叹道。
园林的面积非常大,从左看不到右,从右叶看不到左,门口两個石雕的貔貅,看起来威风凛凛,朱红色的大门,也是古色古香。
“哥们,我想到了一诗!”徐刚突然說道。
“你還能想到诗?”
“别小瞧我好吧,好歹也是高中生啊,你听着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打住打住,你這不是在骂人嘛。赶紧别得瑟了,进去吧,估计你老婆和梦寻都等不及了。”张天元拍了徐刚一下,說道。
“你說也怪哦,這么大的院子,怎么就连個看门的都沒有?电视裡头那门前不都站着仆役嗎?”徐刚左看看,右看看,讶然问道。
“沒什么好奇怪的,伏龙滩别墅区建成二十年来,从未生過一次失窃的事情,你觉得有那個必要嗎?”张天元笑着解释道。
“這么夸张……,不過仔细想想的话倒也合理,這裡哪家会缺钱啊。”
两人聊着天,拐来拐去的,竟然直接迷了路。
“丢人了啊,這院子实在太大了,我們两個這是到了哪儿啊?”徐刚四下一看,除了碧波如洗的湖水之外,就是静悄悄的假山亭榭,一個人影也沒有啊。
“打电话问吧,我也沒想到這地方居然這么大。”张天元拿出手机拨通了柳梦寻的电话。
很快,柳梦寻就和牟莹一起出现在了一座长廊的尽头,朝着张天元和徐刚招手呢。
“呵呵,你们两個可真够笨的,居然会迷路,也不知道进来之前就打电话问一下啊。”牟莹笑着說道。
“莹子,快别笑我們了,這地方這么大,谁能想到啊,有钱人就是奢侈啊,看来我之前說的那两句诗還真沒說错,這世上有许多人都住不起自己的房子呢。”徐刚這人快人快语,缺点就是往往不注意场合。
林羽直接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对柳梦寻道:“别听這小子瞎胡咧咧,我可是直到的,你们柳氏集团一直在做慈善,每年捐出去的钱也有好几百万了。”
“沒事儿,刚子說的也是事实,走吧,我請了几個专家,咱们商量一下去云南密地的事情。”柳梦寻笑了笑,看不出她有丝毫的不快。
這有钱人和有钱人也有很大差别的,有家教的,像柳梦寻這样的,那就是知书达礼,沒家教的,那就像贾政经,典型的坑爹富二代了。
跟着柳梦寻和牟莹绕過了一座人工湖,张天元和徐刚终于是看到了一片古朴的建筑,从外面来看,這些建筑完全就是仿照了明清的风格,那些雕梁画栋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走进大厅,也是一样的老式风格,正对着门的前面,挂着一幅颜真卿的字,根本不用张天元去驗證,這东西绝对是真迹了,像柳家這样的大富大贵之家,是不可能把赝品摆在那裡的,因为太丢人了。
這是一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不知勤学早,白方悔读书迟。”
据說柳家祖上读书甚少,靠盗墓为生,却因为不懂许多文化,结果吃過不少亏,又一次险些连命都搭进去了,故而对于后辈管教甚严,特别喜歡的就是颜真卿的這一劝学。
在颜真卿的真迹之下,是一张四四方方的紫檀木桌,两旁则是两把太师椅,用料都极为讲究。
张天元利用鉴字诀看了一下,从墙上的字到下面的桌椅板凳,那无一不是老物件啊,少說也是民国时候传下来的。
走进门,可以看到左手边的墙壁上是一條长卷,绘制的是八仙過海图,而右手边同样是一條长卷,却是百花仙子图,這两幅长卷人物生动,风格独特,用笔恰到好处,虽說不是古物,但却也是当代大家的作品,如果论市场价的话,只怕比明清时候有些画家的真迹還要值钱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