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古代养鱼理念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正文卷 正文卷 随后,便是那玉雕的盆栽,胡杨将裡面的玉雕取出来,把“盆”分离。 “离开老成的档口,你们就找到這宝贝?”孙志东问道。 华仔代为回答:“对呀!花了八万多。” 孙志东沒有急着看“盆”,而是观察取出来的玉雕,是一株翡翠雕琢的植物,翡翠的品质只能說一般。 “胡哥說,這是花青种翡翠。”华仔补充。 孙志东微微点头:“算是吧!” 算是吧?這什么意思? 见华仔将信将疑的目光,孙志东解释:“只能說勉强算是花青种翡翠,属于品质比较普通的花青种翡翠。” 花青种翡翠属于中低档翡翠,因此品质一般的花青种翡翠价格并不高,在千元之内就能买到花青种大部分用于做中档的翡翠挂件、把玩件、摆件等。颜色和种水较差的花青种翡翠挂件价格在千元内,颜色或种水略好一点的挂件价格在几千到一两万元间。 良好的种水可以提高翡翠的通透感和温润度,同时還可以提高颜色的活力和穿透力,提升花青种翡翠的价格。 “真正颜色比较纯正的花青种翡翠,几十万也不是不可能。”孙志东告诉华仔。 眼前的這件花青种植物雕件那么大,加上雕工,才八万多,只能說翡翠本身的品质确实一般。 看完翡翠雕件,孙志东才把注意力放在“盆”上面。 根据胡杨的介绍,那是宋朝的一個鱼缸。刚听到這种說法的时候,他也很意外。 他玩這一行,也有十年以上,但古代的鱼缸,他孙志东還是头一回遇到,况且還是宋朝那么久远的鱼缸,就更加感觉不可思议了。 就连周老也笑着摇头:“我老头子也是第一次见宋朝的鱼缸,以前只是听過相关的传闻。” 不過,這么小的鱼缸,似乎也沒有听說過。 在古代饲养观赏鱼是一种比较奢侈的兴趣,一般都是一些达官贵人,或者是家裡有一点地位,有一些财富的,才会有闲情雅致去饲养观赏鱼。 饲养观赏鱼,或者說是养金鱼用的鱼缸,一般都是在家裡的大院子裡面,有一口比较大的鱼缸,或者一個比较大的水槽,一般是露天的。 周老将自己的看法說出来,所以這么小的鱼缸,他有点拿捏不准。 說到底,他并非专业的古董玩家,对古玩的研究還达不到专业的水准,只能說是一個收藏家。 “那周老有所不知,您說的情况确实沒错,只是缺了一些信息。”胡杨跟他說道。 “哦?但闻其详!” 胡杨侃侃而谈:“在古代,观赏鱼通常都是金鱼,正如您所說的那样,一般都是养在院子的大缸中,或者干脆在院子挖一口池子,引入活水,甚至高雅一点,在裡面弄点假山什么的。 但是,主人家不可能每次都到院子观赏,有些时候,他们在书房、客厅等地方心血来潮,想要看的时候怎么办? 這时候,往往会有一個专门负责照顾鱼的庸人,把好看的金鱼捞到一個小盆子裡面,然后给自己的主子去欣赏。到了晚上的时候,又把它们放回到原来的那口大缸子裡面。” 周老和孙志东不约而同看向那口定窑白瓷小缸:“就是這种小盆子?” “我沒料错的话,应该就是了。”胡杨点头。 這就是古代人欣赏观赏鱼的一种方式。因为在一口大缸子裡面能把鱼养出状态,但是不方便欣赏。所以呢,为了平时欣赏比较方便,就特地在准备了一個小鱼缸。 “古人,比较注重仪式感,這或许也算是一种仪式。”周老想了想,自己脑补。 不過,這种脑补也不是沒有理由。在古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确实蛮注重仪式感,用今天的话来說,那就是装逼。 直播间的观众则不以为然:“那不是折腾嗎?玩多几次,鱼都要被玩死。” 也有人觉得合情合理:“无论是古代,還是现在,大家会在意一條鱼的生死嗎?养鱼不就是为了将逼格提高?” 胡杨解释:“也不能這么說,我個人還蛮欣赏古人的养殖方式。比起固定在一個小小的鱼缸裡面,平日将其放在一個室外大环境中,不是更好嗎?鱼都有精神很多。” 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很少人能奢侈到在室内弄一個很大的鱼缸来养鱼,那样太浪费空间。 “哪怕同样是在鱼缸中放养,古代的很多鱼缸设计也比现在的好。 京城的朋友可能见過,一些贵族王府,都在院子裡放几個大缸养金鱼,這种大缸比普通盛水的水缸要浅,但口径更大,是为了缸口和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可以溶解更多的氧气。等到冬天,就会将這些大缸抬到花房花窖裡,防止金鱼冻死、大缸冻裂。” 当然,那种设计,也是沒办法的事情。古代不像今天的科技那么发达,可以有增氧器。哪怕是一個小空间,只要弄個增氧器进去,也能让养鱼裡面有足够的氧气,让观赏鱼生存。 鱼缸的话题打住,周老认真观察那件定窑白瓷小缸。 “汝、官、哥、定、钧”窑被称为宋朝五大名窑,其中“定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已是收藏界、学术界、拍卖行业等公认不争的事实。 “看這刻花,应该是宋朝中后期的物件。”周老說道。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 這判断,和主播之前說的一样,都觉得是宋朝中后期的东西。 不過,胡杨之前分析的角度不一样,并不是看刻花,而是所谓的“泪痕”去分析。 可不管怎么样,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那就是宋朝中后的定窑白瓷。 于上次的笔洗不一样,這次周老沒有主动开价,而是问道:“胡小哥,你打算多少转让?” 因为宋朝定窑白瓷的价格高低不定,最高的,有上亿的拍卖纪录,一千几百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胡杨想了下,他现在的寻宝眼還处于低级的阶段,能看透這件宋朝定窑白瓷,說明它的价值在五百万以下。 這鱼缸,其实有個缺点,胡杨沒有說出来。 “两百万,您老看如何?” 這价格,比周老意料中的要低,所以他爽快回应:“嗯!行,就按照胡小哥你說的办吧!” 直播间又是一阵嚎叫,看主播发财,实在是太過瘾了。 最后的鸟笼,周老就只是看看,沒太大兴趣,胡杨也就不强求,反正孙志东信誓旦旦,一定能在一周内帮他找到买家。 如有侵权,請联系:##g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