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传战甲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韦正义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這次会有贵人相助,遇到這样的好人,让他相信這個世界始终還是好人占多数。 他刚出来,還沒来得及摆摊,东西就直接全部售空,而且還得到了一笔捐款。不仅把学校需要的资金全部补上,甚至還有剩余做其他事情。 可以预计,這次学校总算能弄好一点,让大山裡的孩子们学校條件得到改善。 或许,会有杠精的人說,现在读书還有什么用?大学生不如狗,研究生、博士生之类也不值钱了。 山区出来的孩子,能读到大学,就了不起了。但读到大学,有什么用?现在根本不吃香。 可韦正义始终相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而周围的人,也听了韦正义的故事,尤其是将韦正义赶走的那位,也不由心生敬佩,感到惭愧。那家伙居然主动道歉,表示不知道此事,不然肯定不会刚才那么做。 “沒关系!沒关系!是我初来乍到,不懂规矩,不好意思!”韦正义连忙摆手道。 为了让胡杨的捐款放心,韦正义還主动表示,等回到山裡,就跟胡杨视频,到时候剩余的资金,每一個开支,都将公开。 胡杨无所谓,笑道:“现在網络很发达,直播很流行,比如我现在,就是在直播。以后,遇到這种情况,我觉得大山裡的山货之类,還是很受欢迎的。要筹集太多资金,或许有点困难,但只是像這次那样的小困难,完全可以开個直播卖货,不需要大老远回到這边卖东西。” 他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凡事,還是得靠自己比较实在。 韦正义才知道,原来胡杨這是在直播。刚才,看到另一個男子拿着的设备,就有点奇怪,是第一次看到。 听了胡杨的话,有点心动。 這次,有胡杨的帮忙,解决了大問題。但下次呢?偏远的山区,总是会碰到各种問題。 其实,现在即便很深的大山裡面,也已经有信号,进行直播应该是沒問題的。要真是如同胡杨說的那样,卖点山货,改善一点大山的條件,或许是個不错的選擇。 “這东西,贵嗎?”犹豫、纠结了好久一会,韦正义忍不住问道。 得!原来,這位年轻老师担心這個事。 胡杨忍不住笑道:“得看什么级别的,你用的话,其实也沒有必要用专业的直播设备,直接用手机也可以的,无非就是消耗一点流量而已。反正我們已经加了好友,我這有上百万的粉丝关注。下次要是遇到困难,或者孩子们需要点什么,直接开播,和我连麦,到时候我帮你。” 听到這话,韦正义更是感动,感觉這才是主播应该有的品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而直播间的观众们,虽然有种被利用的感觉,但并不反感,反而挺高兴的,感觉自己也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纷纷表示支持胡哥。 “好的!那么我就先谢谢啦!老实說,山裡的條件实在是太差了。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教育條件,還有群众们的生活條件。不過,胡哥你說得沒错,山裡的资源其实有不少,只是大家不懂有序地开发而已。”韦正义高兴道。 又和胡杨等人聊了一会,了解到胡哥他们這次還有别的事要忙,也就不打扰了,韦正义对逛這裡的东西沒有兴趣。 得到了捐助,他觉得首要任务就是通知山裡的人這個好消息,此外,剩下的钱怎么花,才最有益,才能对得住胡杨。 不過,他還是邀請胡杨等人,晚点到他家做客,吃顿饭什么的。他表示,自己家就在附近的村子,不是很远。 对此,胡杨沒有拒绝,点头答应了。 因此,韦正义還沒来得及逛這裡,又匆匆跑回家。 他爸妈還觉得奇怪,這小子不是出去卖那些木雕的嗎?這么快就回来了?别說卖完,那玩意,沒有一百,也有好几十個,怎么可能這么点時間就卖完? 可是,韦正义還真告诉他们,东西已经卖完了,而且還是两百元一件的。 “遇到了好人,不仅如此,人家得知山裡的情况,還捐了十万元。”韦正义振奋地和自己爸妈說道。 韦正义的爸妈大吃一惊,沒想到自己儿子還能遇到這样的好事。 “对了,我請了人家中午到我們家吃饭,所以……” 沒說完,就被他老妈打断:“行了,行了。你去做你的事情吧!我跟你爸会处理,对了,有多少個人?我們准备一下。” 既然是儿子的贵人,自然不能怠慢,得好好款待。 接着,韦正义给山裡打电话,大山裡面,虽然已经有手机信号,但手机也并沒有完全普及,告诉村子的人好消息。 他顺便把胡杨的提议說了一下,立即得到村长的赞同。 要是那样的话,就最好不過了。就是山裡的东西寄出去不方便,需要人工搬到镇裡去寄寄邮政。 但不管怎么样,這也是一條出路,对他们村子来說,意义重大。 随后,两人商量着,山裡有点什么可以开发的。 胡杨他们继续往裡面走,各种古怪的物件都有,完全就是一個古玩市场嘛!甚至比普通的古玩街,這裡的东西還要丰富,甚至来自全国各地。 藏区的法器、新.疆的弓箭和马鞍、云南的银器、景德镇的瓷器、石头、家具等等。 华仔看着眼前摊位,被挂起来的一件盔甲战衣,不知道要說点什么好。卖家非要說是自己祖先明朝时候就留下来的。 中国古时候朝代众多,战争频发,作为战斗时最主要防御武器的铠甲也是千式百样,种类繁多。 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有秦朝的铁甲。 秦代铁甲是兵马俑中最常见的样式,這类铁甲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 不過,铁制品容易生锈,保存几十年都艰难,留到今天几乎是沒有的。 然后,就是汉代鱼鳞甲,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過程,从用较大的长條形的甲片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 “唐代当数明光铠为代表,唐代是中国歷史上最辉煌和伟大的时代,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在当时来說应为世界第一。”胡杨跟大家解說道。 胡杨记得,唐朝有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可谓是品种齐全。 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而且造型相当美观。 然后就是宋朝的步人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沒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明代有山纹甲,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 清朝的则是八旗军铠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钟铠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绵大衣一样。 “很明显,這就是一件清朝的棉甲,臃肿。”胡杨說道。 “那么,也就是古董啦!”华仔回应道。 虽然不是明朝的,但清朝的也有两三百年了吧? 老苏笑道:“問題是,谁会收藏這种战衣,又不是将军级别的,沒有什么收藏价值。” 要是将军级别的战甲,制作精良,還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价格也還算可以。可普通的战甲,不要說清朝的,就算是秦朝的也不一定值钱。 而眼前的這家伙,非要买两万多。虽然围观的人多,但沒有一個人有兴趣,仅仅是看看热闹而已。 胡杨却說道:“其实,买下来也不亏。” 呃!老苏皱眉,并不是觉得胡哥唱反调不高兴,而是惊疑不定,认真想是不是自己看错什么。 胡杨补充:“战甲不值钱,但战甲上挂着的短刀,似乎挺不错。” 這种短刀,是清朝八旗子弟把玩的典型猎刀。 大家也知道,在清朝,八旗子弟就是混吃等死的份,一個個纨绔得要命,整天琢磨着怎么玩,怎么享乐,那怕家裡并不富裕。 清朝這么腐朽,事实上,跟這些八旗子弟有很大的关系。每年,清朝都要拿出非常多的财政收入,去养這么一群庞大的八旗子弟,能不被拖垮嗎? 听了胡杨的话,老苏猛地将目光落在战甲上挂着的短刀,很不起眼,刀鞘好像是皮革做的,所以很多人可能不会注意到。 既然胡杨這么說,那么他就沒什么兴趣拿下,老苏就不客气了。 最后,他好說歹說,终于两万元买下来。在围观的人看来,這家伙是個冤大头,两万元买一件清朝非常低级的战甲,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