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原子钟 作者:明渐 好书、 第二天中午。 午休的间歇。 商业客机制造公司,一车间内。 “郑工,手上动作轻点!小心操作,千万别把表的内部结构弄坏,這块表是我儿子送我的礼物,千万千万别碰坏了,不然我不太好交代。” 操作台边,陈刚在一旁反复提醒道,虽然這块表只值80块。 “知道了,别在旁边烦我了,我是国家特级技工,我手下有分寸,你要不放心就去找别人。” 郑工放下手裡的螺丝刀,一脸不悦,斜瞪着旁边的陈刚,很烦他的叽叽歪歪。 他是起落架设计部门裡资历最老、技术最好的技术工人,虽然沒什么学历,穷苦出身,但在一线生产车间裡,他的话语权比谁都大。 便是飞机起落架总设计师肖劲松见到他,也得礼貌地叫声“老郑”。 今天副总师陈刚找到他,說想請他帮個忙,破解一样“东西”,他觉得陈刚人還不错,是個有水平的知识分子,所以愿意帮他這個忙,却沒想到他有這么多的名堂。 “抱歉抱歉,郑工,你尽管动手操作,我不开腔了。” 陈刚赶紧赔着不是,其实他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弱,但那块机械手表的边缘,他用放大镜看了,有8颗肉眼无法分辨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螺丝固定,他這個近视眼根本操作不了,只能請整個车间眼神最好、手最稳的郑工出马。 见陈刚闭上了嘴,郑工的脸色好了不少,然后拿起最小号的微型螺丝刀,聚精会神地,准备打开面前的机械手表,看看其内部结构。 盯着郑工的手上动作,旁边的陈刚屏住了呼吸。 脸上带着期待。 心裡则是无比的忐忑和激动。 真相……很快就能揭开了。 他到现在都无法相信,一块从地摊上花80块钱买来的山寨表,戴在手上将近两個月后,時間误差,居然一直是0秒! 即与标准电子時間一直保持着一致。 但它可是一块机械手表! 采用扭动弹簧蓄力,先天误差就大的机械手表。 比如国际著名品牌劳力士手表裡的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在±30秒左右。 瑞士最顶级的零件采用大量手工订做、制表大师手动调校的浪琴手表,一個月的误差不超過2分钟。 但跟陈刚戴的這块80块的山寨机械手表相比,上面那些国际名表,全部都是辣鸡。 因为這块山寨表走了快两個月后,時間误差是0! 实际上,這块走时精准的山寨表,陈刚戴了两個礼拜的时候,就觉得不太对劲,但是沒太放在心上。 一個月后,時間显示還是那么精准,他终于注意到了這块山寨表的异常之处。 接下来的近一個月,则是他内心谜团不断扩大、好奇心不断增强,最终折磨的他不得不采取行动的過程。 要知道作为一名研究飞机起落架的高级工程师,他从事的事业,可以用“高精尖”三個字形容,同时這個职业的特点,又让他对精度特别敏感,很容易注意到一些细节上的东西。 而手表上的時間,他每天都会去看…… 所以這一個来月,他的精神,被這块80块的山寨表折磨的够呛! 现在,他要终止這种折磨,探究山寨表走时精准的真相! 郑工的微操能力真不是盖的。 大概两個小时后。 手表边缘的螺丝被全部拧下。 碳纤维材料的后盖,被缓缓打开。 内部的机芯、齿轮、摆轮游丝等等结构,呈现在陈刚等人面前,散发出银亮的金属光泽。 负责拆解的郑工首先就惊呆了:“這……這手表裡的零件,恐怕有上万個之多!” 而许多更细小的零件,得借助工业显微镜,才能看的清楚。 微观视野下,许多肉眼无法看见的零件,宛若大型工厂的内部机器,完成它们各自的工作。 观察到一個特殊的、不到拇指大的神秘装置后。 眼中满是骇然的陈刚,找到了這块山寨机械手表走时精准的原因。 “原子钟,這块手表裡面,内嵌了一個用于修正误差的原子钟!” 原子钟的表面有個米粒大小的显示屏幕,屏幕上显示的一行数字:9192601770,表示的是铯原子一秒钟内的振动次数,大致算出這枚原子钟的時間准确度,10万年以上的時間误差,不会超過1秒。 “這不可能!” 陈刚猛地摇头:“原子钟怎么可能做到這么微小的程度,世界上最小的原子钟都有一個首饰盒那么大,体型是這块表的十倍,怎么可能被压缩到這种程度?” 此刻的郑工,却是一副深受打击的模样。 手都有些发抖,嘴裡喃喃說道:“這就是我們Z国,与国外的真实差距么?怎么可能追赶的上?难道過去三四十年夜以继日的拼搏還不够,還得继续奋斗三十年,才有追上西方最发达科技的可能?” 問題是他已经年過六十了,那裡還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看到Z国超過西方的那天? 只能继续在灰心失落中渡過? 原来山寨表上面的英文,让郑工以为這块表是西方技术最先进的代表作。 同时也代表了Z国与西方强国无法在短期内追上的巨大技术鸿沟。 他为此深受打击,心头涌出苦涩的自卑。 好在现在是工作時間,其他人都在工作,這個车间内,只有陈刚、郑工两個人在旷工,受到打击的暂时只有他们两個。 而陈刚受到的打击较小,他更多的是惊讶和疑惑。 惊讶于這块手表,居然在地摊上就能买到。 還只要80块…… “手表是工业化产品,产量绝对不止一块!既然能买到一块,是不是就有可能买到第二块、第三块……” 再联想到這块表蕴含的巨大价值,陈刚拿起了手机,拨打了一個电话。 “必须从儿子那裡问清楚情况,一定要找到那個摆地摊老板的下落!” 工商局内。 老妈提前打了一通电话后,工商局果然给陈今开了绿色通道。 原本需要三天左右才能办好的营业执照,今天一天時間内,绝对可以拿下! 负责招待陈今的,是工商局内一位办公室主任级别的女领导,她就是老妈在工商局的朋友,姓董,名字叫董蕾,四十多岁,是個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 而且這位女领导非常健谈、非常热情。 引导陈今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她问了许多問題: “小陈啊,你为什么想到要开珠宝店啊?” “珠宝店真的是你一個人打理么?300平米的大店,你一個初次创业的年轻人,能打理的過来么?” “你家裡人会不会帮你啊?” 這些問題,陈今都给了答复,說珠宝店是自己一個人开的,资金也是自己解决的,沒有要家裡一分钱,自己招募人手打理,很多地方他确实不会,但是会跟着有经验的前辈学,争取取得成功! 董蕾点了点头。 通過這小伙子的表现,她坚信了自己脑中的判断! 何丽她的這個儿子,绝不是什么妈宝男! 而是有想法、有头脑、有胆魄的有志青年。 当然从他的学历上看,他并不是非常优秀,但他很有礼貌的态度,說话有條有理,让她对這個小伙子的印象,比那些高学历海龟、年轻俊朗的富家子弟,留给她的印象更好。 因为他不夸夸其谈、不高谈阔论、不讳谈自己面临的問題……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接地气。 董蕾很喜歡這個小伙子。 但是心裡又充满疑惑。 “這個小伙子,真的是妈宝男?” “琳琳是不是对他有一些误会?” “税务局的何主任,那么精明的一個人,怎么会把儿子教成那样?” “我想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董蕾是過来人,知道男女关系中,第一印象可能并不准确,一棍子把人打死十分不妥。 而她亲自考察一番之后,觉得這小伙非常不错,配得上自己女儿琳琳…… 于是在营业执照办好之后,把相关证件递到陈今的手中,又掏出手机,热情地对他說道:“小陈,来,加個微信,以后你遇到什么問題,可以随时问我,咱们随时联系。” 陈今脸上大喜:“诶谢谢你了董姨,等我的珠宝店开业那天,我一定請您吃饭!” “客气什么,好好干吧,我祝你创业成功。”董蕾笑着說道。 “那我就告辞了,董姨,您去忙您的事吧。” 陈今郑重把营业执照放在公文包裡,一脸乐呵地走出了工商局。 “铃铃铃” 刚走到门口,口袋裡的手机忽然响了。 老爸打来了一個电话。 “儿子,你能不能過来我公司一趟,我有几個很重要的問題要问你!” 看過《》的书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