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饱和式攻击
比如大型农场的耕作设备搭载了我們這项技术后,那么不管是从播种,還是到喷洒农药,灌溉,施肥,收获,运输都可以实现整座农场的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
比如无人驾驶技术,如果实现所有的无人驾驶汽车信息互连,数据共享,那又将是一個什么样的场景。
其实在民用领域,這样的技术還弄用于很多场景,我這裡就不一一列举了。”
說完這些,吴浩给下面众人一個稍微思考和讨论的時間,他本人也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继续道。
“接下来,我要来說一說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另一大重要运用领域。”
只见吴浩后面的大屏幕上显示了两個字—军事。
“大家知道,无人机集群技术一直是各国量研究的重点领域。”
“根据我們知道的公开资料,我国已经成功进行了112架的无人机集群放飞实验。而目前世界记录是米国空军所进行的169架的集群放飞实验。
之所以各国和各科技企业花大力投入研究,完全是看到其远大的发展前景。
别的不說,就是這项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也将带来一场在军事装备甚至是现在作战上的一场技术和战术革命。
提到這,我們就不得不說一個在军事领域非常热的名词。饱和式救援,不,应该是饱和式攻击。”
吴浩耍了個花腔然后继续讲道。
“所谓的饱和式攻击,其实是指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時間内,向同一個目标输出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火力。使其反抗击能力在短時間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
其实饱和式攻击這套力量并不新鲜,它在冷战的时候就被提了出来。只不過一直以来,饱和式攻击這种方式存在了太多诟病,并不被重视。
通常一些发达国家或者說大国的军事力量认为,饱和式攻击实际是小国或者小武装力量在应付敌人超强拦截力量时不得已采用的落后打击方式。
說白了,它其实就是以数量来弥补质量,以大概率来弥补准确性。以规模来对抗防御拦截能力。
虽然比较实用,但效率低,耗时耗力。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不会实用這种方式来进行攻击的。
比如在本世纪初,我国为了应对某国强大的海军力量,和日益逼近沿海的挑衅行为。在沿海装备和部署了大量的岸基机动导弹发射车,以及一种以高速隐身突防为特点的导弹艇。
为的就是在冲突的时候,采用這种方式,对敌方先进舰艇采用“狼群战术”加“饱和式攻击”的方式,从而打击和摧毁敌方挑衅力量。
随着我們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的日益强大,這种作战方式也就逐渐被抛弃。原来的高速导弹艇逐渐退役或者转换功能,成了近海巡逻艇。
不過,饱和式攻击的這种理念或者說作战思维還是被保留下来了。不仅還被一些国家的弱小军事力量当作战胜先进军事力量的制胜法宝,還被众多先进国家重新进行研究。
一方面研究如何应付和对抗這种饱和式攻击,另一方面则是研究如何在饱和式攻击這套理论下进行新的技术创新,使其重新换发生机。
于是,一种基于饱和式攻击理论下所提出来的蜂群式攻击,蜂群战术,成为了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
所谓的蜂群式攻击其实可以看作是饱和式攻击的一种进化或者說翻版,只不過相比于简单的饱和式攻击,蜂群式攻击更加复杂,也更加灵活。
简单来說,蜂群式攻击以及所衍生出来的蜂群战术更加的灵活,更加智能。它并不是简单的数量集合,而是一套基于巨量攻击单位下的优化打击系统。
在這套系统的指挥下,众多的攻击单位可以灵活的改变阵型,随意组合,适时更新作战计划,更改目标等等。
而无人机技术,尤其是无人机集群阵列技术,则被看做是最接近這套蜂群式攻击的实用技术。
毕竟从某些领域来看,导弹和无人机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现在也已经有了基于无人机发展而来的导弹,或者更加粗狂的在无人机上安装导弹的技术。
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热点战区,武装分子也会利用简单的无人机来进行侦查攻击。”
讲到這,吴浩看了一眼台下感兴趣的众人,随即缓了下语气道。
“当然了,无人机技术或者說目前用于无人机集群阵列光影表演的技术,和军事上的无人机集群飞控技术,也就是蜂群式攻击技术還有很大的区别。
目前用于无人光影表演的机集群阵列技术,只是在固定的三维空间中,来进行变化,组合,飞行,控制。
而军方所看中的无人机集群飞控技术,是在实时的三维空间,也就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形,不同环境下,所进行的无人机或导弹编队的组合变化,飞行控制。
二者仅仅是在時間上和空间上的变化,技术难度却相差甚远。至今還在被各国进行研究和实验,并沒有投入装备和运用。
即便是看似较为简单的无人光影表演的机集群阵列技术,目前发展的還在基础阶段。
众多的无人机阵列光影表演节目,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图像组合和光影闪现,并不能进行灵活的组合变化,和飞行控制。距离真正的无人机阵列和集群飞控技术,還有很长的路要走。”
說到這,吴浩顿了一下,然后看着众人道:“我想說的是,我們這套系统将会改变這一切。”
“嗯?”
台下众人一下子轰动了起来,就连一直在听他演讲介绍的那位白发鬓鬓老人,在听到吴浩的這句话后,直接站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