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建廠
後面就是對廠房進行選址,正好許家村後山有一塊空地,許建設找村長商量了一下,隨後以每年一千塊錢的價錢租下後,並且逐年遞增五十的價格,將這塊空地給租用了下來。
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了許少華。
許少華畢竟是在工地上工作比較長的時間,對於工地上的事情比較熟悉,再加上對於廠房的建設,飯店那邊請了專業人員來進行設計各方面,這些方面,基本上就用不着蘇小娥進行看管。
等到廠房建設好以後,已經是半年以後了。
而養殖兔子的事情,之前已經分了十幾戶人家,經過六個月的時間,現在已經有五六十戶人家開始養殖兔子的事業。
雖然對於現在來說,這五六十戶人家養殖兔子還供不上廠房的用量,但是前期因爲名聲還沒打出去,所以用量也不算太大。
這麻辣兔子僅僅只是在各大飯店之間流傳。
就算是這樣,這麻辣兔子也作爲各大飯店的招牌菜。
蘇小娥在這期間,除了照看小老虎以外,還是不是得去廠房照看麻辣兔子的製作過程,確保製作出來的麻辣兔子味道跟自己做出來的一模一樣。
不過,既然這屬於是招牌,蘇小娥還是留了一手,像是一些調料之類的,蘇小娥將那些調料都進行研磨以後,再給製作的人員。
就連特色的辣椒,也是蘇小娥找人在家裏研磨細碎以後,幾種辣椒混合在一起炒制而成。
慢慢的,進過幾個飯店的宣傳,這麻辣兔子的名聲一下子就響了起來。
很多人都慕名而來購買。
許建設也開始在廠房裏忙碌了起來。
因爲許建設是建立的人之一,雖然投資的錢不多,但是屬於技術入股,也拿到了30%的股份,而剩下的股份,則是由化肥廠和飯店還有衛東一起進行分紅。
僅僅是第一年,這廠房的盈利分工有有兩萬多,分到手裏雖然不算多,但是這卻是一個好兆頭。
隨着麻辣兔子的名聲越來越響,這裏邊的利潤也就越來越大,到了後面,整個許家村的人都加入到了養殖兔子的行列中來。
而蘇小娥和張琴芬卻沒有擴大養殖,依舊只是養着那幾十隻兔子。
現在的他們,主要做的就是收購兔子當中來。
對於這件事,張琴芬和蘇小娥做的那是得心應手,就連鄧鳳蘭也過來一起幫忙。
蘇小娥看在張琴芬啥事都親力親爲的份上,也給鄧鳳蘭開了工資。
鄧鳳蘭拿到手第一個月的收入的時候,那臉上簡直笑開了花。
“小娥,我這還有工資啊。”
“那是,你這不是天天過來幫忙,這忙前忙後,別的不說,就說小老虎的照顧,也多虧了。”
“我這不是看你們忙嘛,再說了,大勇也叫我多幫襯着點你,現在你們剛剛創業,啥都不容易。”
蘇小娥笑笑,朝着鄧鳳蘭說道:
“這事情我分得清的,只要你真心實意的做事,我肯定不會虧待你的。”
蘇小娥說完,回了一趟房間,隨後將一桶奶粉拿了出來,遞給鄧鳳蘭。
“這奶粉是我之前買的,你帶回去給妞妞也喝點,我記得她可愛喝了。”
鄧鳳蘭雖然嘴上說着不用,但是手還是誠實的將奶粉給接了過來。
隨後捏着手裏的五十多塊錢,歡快的朝着蘇小娥說道:
“妞妞有你這姑姑,真是她的福氣,回去我就給妞妞說去,讓她好好上學,以後來你們廠裏幫忙。”
現在想要進廠可不容易,雖然蘇小娥的廠是民營企業,但是這福利也不錯。
以後傍上這個姑姑,何愁沒有好工作。
蘇小娥聽到這句話,眉頭卻是皺了起來。
“這件事以後再說吧,妞妞要是以後有本事,我自然會幫着安排工作。”
蘇小娥並沒有完全答應,這以後的事情還早着呢。
鄧鳳蘭聽了這話,卻是有些不高興了,但是手裏還捏着錢呢,也不好的說什麼,只是尷尬的回了一句後便回了家。
鄧鳳蘭走後,張琴芬才朝着蘇小娥說道:
“妞妞這姑娘我喜歡,回頭大了,可以給她在廠裏找個清閒的工作。”
“媽,這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妞妞現在還小,說這些都太早了。”
張琴芬聽了以後就沒說話了。
晚上,許少華和許建設到了九點多才回來。
一回來兩個人就忙着喝了口水,隨後才朝着蘇小娥和張琴芬說道:、
“你們知道我們今天接了什麼單嗎?”
“什麼?”
“就H省的一個企業,一下子就給咱們廠裏訂了三百噸的量。”
這麻辣兔子的一包是一公斤,這一噸就是一千包,這好三百噸,那不得好三十萬的量。
這一包兔肉的利潤扣除掉所有有三分錢的利潤,這三十萬的量,一下子就有9000塊錢的利潤。
去年一年也就才兩萬的利潤,這一下子這個單,就拿了去年利潤的一半。
這叫許建設和許少華怎麼可能不高興。
“但是這麼大的單,他們怎麼進行拿貨?”
蘇小娥在一旁喂着小老虎喫的,一邊朝着許建設問道。
“他們讓三天送一次貨,一次送三千的量過去,正好是三個月的量。”
這分幾次拿貨,蘇小娥還能理解,不然一下子拿那麼多,雖然現在的真空包裝技術可以使產品保質期適當延長,但是時間久了賣不出去,也是很頭疼的問題。
此時聽到許建設這麼說,蘇小娥也就放心了。
“看來今年廠裏的利潤不用擔心了。”
除了這些單子,廠裏已經陸陸續續接到不同省份的發來的訂單,只不過其他的訂單沒有這個量大。
“那是,現在廠裏已經有些供不應求了,要不是現在養殖的兔子供不上貨,我們還可以再接點單。”
對於第一次做生意的許少華來說,能夠賺錢,那是再高興不過的事情了。
而許建設作爲廠裏的廠長,那更是要把控廠裏各個方面的事情。
蘇小娥心裏粗略算了一下,加上投入進去的,廠裏這一年多的分紅,已經有七八千了。
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