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截胡老劉的媳婦?
“不能棄。”
“棄之則自斷退路。”
“一旦袁術引兵自北岸而來,孫策于丹陽來攻,在江南並無立錐之地,只能退居曲阿,插翅難飛。”
廣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爲了保證廣陵不丟,陳舒需要派遣一位大將坐鎮廣陵城,西御袁術,北防呂布。
劉備需要親自渡江南下。
下邳前車之鑑,張飛亦不合適。
糜竺糜芳並無統兵之能。
孫乾,簡雍僅一文士。
至於陳舒自然要隨軍出謀劃策,否則劉備渡了江,基本上是會摸瞎,被孫策打得找不着北。
老劉兵不過萬如衛霍。
可一旦指揮超過萬人以上的軍馬作戰,大概率是會撲街的。
算來算去,最終的人選只有一個,也是最合適的一位——關羽!
歷史上。
關羽面對曹魏大軍,亦能打出威震華夏的襄樊之戰。
此情此景,與數十年後的局勢相差無幾。
有盟友。
一個是江東碧眼狼。
一個是當今第一“教父”。
同樣有大敵。
袁術。
與曹操。
袁術這廝,能和曹操相比?
紀靈,雷薄等,能和曹仁,于禁相比?
不能!
所以守備廣陵,與今後守備荊襄的難度差了好幾個等級,陳舒十分放心將這個重任交給關羽!
“雲長!”
“守備廣陵,便交給二弟了!”
劉備毫不猶豫,同意了陳舒的選擇。
如今他的賬下僅有兩位武將,張飛得從軍南下,只剩下一個關羽可堪重任,不相信兄弟他能用誰?
“雲長,必不負大哥、軍師重託!”
關羽眼神灼灼,肅然應下。
“雲長,你領廣陵太守,坐鎮廣陵郡。”
“憲和,公祐,子仲,子方,你等四人皆留守廣陵,輔佐雲長!”
劉備幾經冊封,將官職都灑了出去。
現在下邳雖然被呂布佔了,可他還是名義上的鎮東將軍,和宜城亭侯,佔了廣陵,東海,敕封幾個官員收攏人心自無不可。
制定了戰略方針之後,衆人應下,各自返回,整兵備戰。
這一次。
劉備給關羽留了一萬兵馬,五千精銳,五千新兵,沒有任何一個袁術麾下降兵,混雜起來重新整備。
張飛則是着手訓練,整編剩餘的兩萬兵馬。
以陳舒的安排,張飛親自統率三千精銳老兵,剩餘兩千老兵分散丟到一萬五降卒,和新兵之間。
時間不多,只能如此!
陳舒也沒有第一時間把兔子練兵法傳授下去,別的不說,單是喫飯這件事情就足夠人操心的。
餓着肚子,怎麼讓人好好修煉?
這項議程得等到土豆大規模種植之後,才能提上日程。
等衆人離去。
夜色早已爬上高牆。
皎潔的月光灑在紅磚綠瓦上,顯得格外靜謐,安寧。
府衙外。
早有一輛車馬等待。
車馬前,有一人駐足等候許久,見到陳舒出現,當即上前拱手道。
“竺,拜見軍師!”
來者,正是糜竺。
他身材高大,姿容俊美,身着長衫文質彬彬,雖是商賈,卻沒有任何金珠玉氣,反而有儒生樣。
“原來是糜家大哥。”
陳舒聞聲,看向糜竺,兩人對視一眼,微笑以對。
剛纔還多虧糜竺給自己解圍呢。
“先生,可以喚我吾子仲。”
糜竺伸手,邀請陳舒上車。
“家中備了一些好茶,想請先生品鑑一番。”
陳舒微微挑眉,沒有拒絕。
喝酒的話,就算了。
這個年代的酒都沒什麼味道,陳舒也不愛喝。
“夜色正好,不如。”
陳舒沒有上車,笑問道。
“先生有雅緻,子仲願意作陪。”
糜竺即將步入不惑之年,大了陳舒近一輪多,卻不見容顏衰老,反而俊朗十分,與陳舒並肩,如兄弟。
陳到在後,亦步亦趨,眼神時刻注意周遭環境。
“先生怎知子仲會備齊兵馬,糧草,前來助軍?”
糜竺並未遮掩,十分坦誠問道。
“子仲可喚吾明德。”
陳舒年紀小,與糜竺平輩相交已然是佔了便宜。
區區稱謂,陳舒不會太拘泥。
“明德先生。”
糜竺微微拱手。
陳舒笑而不語。
下過雨的天,總是美的。
無論是雨過天晴,還是萬丈霞空,或者今夜千星耀目,都是陳舒在後世很難見到的沁心美景。
涼風帶着大江的水汽,吹進廣陵城內,帶來些許微寒,衝散了多日的燥熱,讓人心情愉悅。
廣陵城內,也有許多百姓,商賈,罕見出門,各自攀談。
“子仲心中,可有答案?”
陳舒笑呵呵的問道。
糜竺之智,不在軍略,政途,而在商道,亦在人生。
他能劉備落難海西之時,選擇出手相助,足以說明糜竺心有大智慧,可值得一提的是,上次糜竺並未傾盡家產。
甚至陳舒都未曾見到歷史上,會在此時嫁給劉備的糜家三妹,也是歷史上的糜夫人,長阪坡解鎖趙雲高達形態的鑰匙。
可見,糜竺當時還心存疑慮。
如今劉備再戰廣陵,輕鬆拿捏橋蕤,此番戰績,徹底堅定了糜竺將身家寄託在劉備身上的想法。
第一次是兩三千家奴。
這一次,可就是真正的傾盡家財了。
陳舒也瞭解到,糜竺這次送來的一萬家僕,家奴中,有一千精銳僕從,還有不少從北地吸納的流民。
對於糜家來說,都有些傷筋動骨。
“子仲心中,確有猜測,但還需明德先生解惑。”
糜竺直言不諱。
他第一次助軍,僅是“客套”,糜家此前也有“資助”過陶謙,可陳舒是如何得知他會將身家全部投在劉備身上?
“舒只有一句話。”
陳舒緩步踏上一座拱橋,落於橋中,扶着石欄,望着水中之月,淡然笑道。
“見微知著。”
這四字是指見到細微的苗頭,就能預知事物發展的方向。或是說,能透過微小的現象看到本質,推斷結論或結果。
“此句出自《韓非子·說林上》。”
“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陳舒研究過一些古策,歷史古籍,對這句話印象深刻,這也是大多數謀天下之士應該要做到的一點!
“見微知著嗎?”
糜竺聞言,站在陳舒身邊久久不語。
橋下溪水潺潺。
橋上人沉默不語。
久而久之,忽然開口。
“明德先生,吾有一妹,年方二八,嫁與先生,如何?”
聞言。
陳舒眉頭一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