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稀缺资源 作者:未知 次日清晨。 海n省,三y市。 随着朝阳升起,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内,工人们纷纷走出工棚,开始各司其职,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中,随即各种大型机械也开始启动,一時間,机器中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某楼盘第十九层,杨鹏带着安全帽,手裡攥着活口扳子,正站在一处有瑕疵的脚手架前面,叮叮当当的敲打着。 “杨监理,季总都交代過好几次了,說不让你干這种危险的活,你怎么又上来了呢?”一個小包工头认出杨鹏后,迈步走到杨鹏身边,递過去了一支烟。 “沒事,今天安监局的人要来工地检查,我提前做個准备工作。”杨鹏咧嘴一笑,转過身,用不太灵活的手指,继续修补着松动的螺丝。 “我真是服了,你說你一個管财务的监理,不坐在办公室喝茶,反而成天跑工地,還专门干這种又脏又累的活,你图啥呢?”包工头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呵呵,既然老板信得過我,我就得好好干。”杨鹏很实在的一笑:“我跟他保证過,来了這边,肯定不给他掉链子!” “這個工地上,老板家裡的实在亲戚,至少有四五個,說实话,我感觉他们几個绑在一起,都沒有你对工地上心。”包工头看着杨鹏被汗水沁透的跨栏背心,由衷的称赞了一句。 半小时后,杨鹏围着工地转了一圈,確認沒有了什么安全隐患后,乘坐吊梯下楼,返回办公室,拨通了杨东的电话。 …… 另外一边,刚刚赶到l顺口区园林规划处门前的杨东,看见杨鹏的电话打過来,顺手按下了接听键:“哥!” “诶!”杨鹏听见弟弟的声音,脸上绽出一個温暖的笑容:“我最近刚到工地,也沒腾出時間给你打电话,你怎么样,挺好的吧?” “嗯,挺好的,我把快餐店关了,现在跟罗汉還有天驰合伙,一起做了点小买卖。”杨东笑着回应一句,也沒多說工程的事。 “如果当年我沒赌博,你现在大概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医生了吧。”杨鹏听說杨东自己做起了小生意,眼眶微微泛红:“小东,哥沒出息,让你受委屈了。” “哥,你跟我說這些,见外了,于我而言,只要你能安稳下来,我比大学毕业還开心。”杨东淡然一笑:“你放心,即使不做医生,我也能活的挺好。” “嗯,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杨鹏說话间,眼睛随意向外一瞥,发现安监局的车已经驶进了工地:“行,我這边有事,先不跟你說了!” “好,那你自己注意身体!” “放心吧!” “嘟…嘟……” 二人结束交谈后,杨东挂断电话,跟林天驰并肩向园林处的办公楼内走去。 …… 园林处,规划科办公室内。 “孟科长,你好,我是三合绿化的杨东,咱们之前通過电话!”杨东见到负责绿化项目的孟科长后,主动做了個自我介绍。 “林天驰!”旁边的林天驰說完自己的名字后,将手裡的黑色塑料袋递了過去,露出了裡面成條的中华香烟:“孟科长,我們初来乍到,劳烦您過关照!” “嗯,我知道了。”孟科长坐在办公桌后,不咸不淡的点了下头,伸手在桌上翻找出了一份文件,向前推了一下:“你们看一眼,如果沒异议,就把字签了。” “嗯,谢谢!”杨东拿起桌上的规划书,粗略扫了几眼后,顿时皱眉:“孟科长,你们這份文件,是不是打错了?” “打错了,哪啊?”孟科长斜了杨东一眼,语气生硬的问道。 “在此之前,我們在附近的工地转了一下,发现所有的绿化树木,都是乔木属的银杏和木棉,可我們這份文件裡,写的怎么是油松树呢?” “沒错,就是油松。”孟科长点了点头:“按照上级的要求,這次的行道树绿化,需要有三种以上的树木种类,除了银杏和木棉,還得栽植一批油松,而新帆绿化接手的工程,又迟迟沒有开工,所以這第三种树木,自然要落在你们头上。” “可這样一来,我們的工程造价势必会跟着升高啊。”自从涉足绿化行业后,杨东也恶补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识,虽然不知道一株油松树木的具体价值,但绝对要比银杏之类的树木售价高昂。 “当初招标的时候,标书上已经写明了,本次增植行道树的树种由园林处指定,你不知道啊。”孟科长皱眉呛了杨东一句,继续道:“截至今天,是中标单位签字的最后一天,你抓紧時間琢磨,如果感觉這個活你们公司能干,就把字签了,如果不能干,算你流标,我們重新分派。” 杨东看见孟科长的态度和语气,本能一愣,心中当下了然,自己手裡這份合同的改动,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给自己支上了反关系。 “到底能不能签!你說句痛快话!”孟科长见杨东一直在原地犹豫,呵斥了一句。 “能!”杨东咬着钢牙,粗略扫了一眼文件上的其他款项,確認无误后,拿起笔,在末页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盖上了公章。 …… 园林处门外。 “咱们的合同,被人动過手脚了。”杨东站在门前,看着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脸色阴沉的开口。 “你是說,刘宝龙啊?”林天驰顿时通透。 “肯定是他,前几天他找我谈的时候,說给我三天期限,当时我還不以为然,以为他会跟咱们玩浑的,沒想到他竟然用了官方的关系。”杨东犯愁的嘬着牙花子:“這么一来,咱们连招架的力气都沒有。” “要不然,找找吕建伟呢?他干了這么多年绿化行业,在官口肯定有关系。” “算了吧,吕建伟這個人是只老狐狸,而且還是一只胆小如鼠的老狐狸,现在這种时候,咱们找他也是白扯,他不会管的。”杨东摆手打断了林天驰的话:“這件事,還得咱们自己想办法。” “咱们能有什么办法?”林天驰烦躁的搓了搓脸:“前一阵子我联系了很多树木经销商,但是从来也沒听說,有谁是卖松树的呀!” “走吧,先去工地,回去再研究。”杨东话罢,一边向面包车的方向走,一边拨通的王旭的电话。 …… 洪水湾,工地帐篷内。 杨东、林天驰、罗汉、王旭四人,坐在简易床上,商讨着项目的事。 “油松?你们怎么還签了一份這种合同回来呢?”王旭看着杨东拿回来的规划书,感觉脑瓜子嗡嗡直响。 “不签不行啊,刘宝龙在背后支了关系,我們已经被架住了。”杨东看见王旭的表情,露出了一個无奈的笑容:“怎么,不好办啊?” “不是不好办,而是办不了。”王旭看着合同上的條款,满面愁容。 “办不了?不就是种树嗎,有什么不好办的?”罗汉闻言,不太在乎的询问道。 “這件事要远比你们想象中的繁琐许多,最直观的地方,首先体现在价格上。”王旭叹了口气:“油松树這东西,在土壤水分過多和土壤水分不足,以及通气不良的地方,都比较难以生长,即使可以存活,生长速度也比较慢,别的树种十几年能形成的胸径,松树往往需要三四十年,甚至四五十年才能成材,也正是因为油松树的生长周期太過漫长,所以造价偏高。” “大约能差多少呢?”杨东皱眉问道。 “不好說。”王旭苦着脸摇了摇头:“东子,实话跟你說,我倒腾树,都倒腾五年了,但松树的生意,我一次都沒接触過。” “为什么?” “在咱们本地,我還真沒听說過有哪個苗圃,是做油松培育的,這种树的生长年限太久远了,可能一個人三十来岁把树栽上,一直等到人沒了,树都還沒长成呢,你說,谁会做這种赔本买卖啊?” “如果去外地呢,能买到這种树嗎?”林天驰不死心的追问道。 “难。”王旭直言开口:“油松树的生长年份太過漫长,虽然卖价很高,但细算下来,所产生的利益,并不如种植乔木划算,這么跟你们說吧,市面上的油松树,大多都是盗伐的林木,很少有人专门去种植,即使真有這种愿意去培育松树的人,我也想不出来,有谁能提供出五百棵之多。” “也就是說,咱们想花钱,都买不来树呗?”罗汉终于意识到了問題的严重性。 “那倒不一定,如果愿意花钱,還是有希望的,但咱们原定的开工日期,肯定会顺延一段時間。”王旭并沒有把话說死:“想要一次性购进這么多树木,肯定沒戏,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在多家采购,即使這样,能不能凑出五百棵,也不好說。” “王哥,现在我們已经把活接了,计较别的也沒用,這样吧,最近几天,你多受点累,帮忙联系一下树木采购,尽快把第一批树拉過来。”杨东看着王旭,果断开口:“不管怎么样,咱们都得先把招牌立住,所以這第一批树,价格高点,我也能接受。” “嗯,我尽力而为。”王旭点头应和。 众人话音落,林天驰看着外面停放整齐的机械,還有坐在帐篷口晒太阳的几十名工人,面露愁容:“东子,现在工地這边的人工,加上机械的费用,一天就差不多一万五,要不然咱们先把人散了,等王哥把树联系上了,再把人叫回来呢?” “不行,越是這种时候,咱们越不能让外人看出咱们手裡沒树,否则被刘宝龙钻了空子,再想雇人,恐怕就更雇不到了,现在這些工人和机械,一個都不能走,即使沒活,工资也照开不误,這些人,咱们咬牙也得养着。” “东子,既然事說定了,那我就不留了,你们忙,我去处理树的事,尽量帮你抢点時間。”王旭看见杨东犯愁的神色,拿着手包站起了身。 “好,我送你!”杨东略微点头,带着林天驰和罗汉,陪着王旭向帐篷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