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待定 作者:未知 PS:起码還能两更,求张票。 “宋徽宗的花鸟画,最细致的就是翎毛和眼睛了。” 此时,一個专家侃侃而谈:“据說他在画翎毛的时候,习惯用双勾谨细,使得毛羽洒然,形体生动而自然。尤其是描绘禽鸟眼睛的时候,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 “這幅写生珍禽图的鸟儿就是這样,充满了形神兼备的高妙写生,已从朴实真诚之趣,变而为精微灵动,也就是形似以物趣胜,神似以天趣胜……” 在评点之,王观等人也纷纷点头。画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直观的感受,自然比较偏向东西是真迹的立场。毕竟所谓的存疑,有时候却是有些人的投机。 這不奇怪,无论古今,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有投机者的存在。鉴定师這個行业也是這样,在给东西挑毛病的时候,未必就是觉得东西有問題,或许是为了标新立异,又或者是赌一把。毕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以前觉得是真迹的东西,现在也可能断定为仿作了。 基于這個理由,一些人自然投机取巧,想要赌运气。如果碰巧让他說对了,那么這件事情就是他的荣誉、骄傲,肯定时常挂在嘴边。也就是這個原因,才使得行业之充斥了各种不同的声音,牛鬼蛇神一大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时常发生。 所以說,外人觉得古玩收藏的水很深,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毕竟只有乱了,他们才能够浑水摸鱼,大捞好处。 不過周老等人却很有操守,有一說一,东西对就对,不对就不对,自然不会有什么私心。经過细致的鉴定之后,一致认为东西就是真迹。 “肯定沒問題。就它了。”一個专家笑叹道:“有了這三件宝贝,真是不虚此行。” “你要求太低了,好东西還在后头呢。” 与此同时,旁边的专家呶嘴示意道:“看见沒有,玉玺!” 玉玺,当然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而是清代皇帝的印玺。 毕竟清代的皇帝除了二十四宝以外,還刻了许许多多印玺。比如說乾隆皇帝。一生刻印无数,据說在万枚以上。這些玉玺在清末的时候,大多数被掠夺流失海外。近些年来,世界各大拍卖场上,沒少看见這些皇帝玉玺,而是价格被炒得很高。 有人說,這是掠夺一次不够,看见国人有钱了,所以变着法子进行二次掠夺。這话尽管有几分偏颇。但是未尝沒有道理。 不過,现在的情况好点,有人打开秘库保险柜大门,让大家随便挑东西。這样的情况可不多见,周老等人自然不会错過這样的好机会,眼睛肯定是有多大就睁得多大,不放過任何一件珍贵的宝贝。 玉玺。自然是宝贝,尤其是皇帝的玉玺,更是难得的宝贝。现代的人可能缺乏代入感,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印玺相当于身份证,犹如一個人的权势地位象征。 在一些古代献资料往往可以看到這样的事例。在攻破某座城池之时,直接把城官员杀掉,然后再用官印号令军民,而且军民也十分服从。 再有就是某某官员在赴任途,或是病死,或是被大盗砍杀,然后有人冒名顶替去做官。有官印为证,却根本沒有什么人怀疑。 对于這样的事例,估计现代人当成是传奇故事。实际上,這却是真人真事。要知道古代的交通非常落后,尽管沒有老子小国寡民,乡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夸张,但是有些人真的一生沒有走出百裡范围之内。 這也就是所谓的乡土情结,故土难离。主要是一离开,很多时候就再也沒有机会返回乡村之了。客死他乡,葬送在别的地方,這样的情形也不少见。 交通的落后,自然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沒有相机电话络的时代,符印自然就成为了检验一個人身份的信物。那么有了官印,自然可以冒名顶替。也就是說,官印是权力的象征,大家认印不认人,印比人重要。 就是明白這点,周老等人自然更加清楚玉玺的价值。不仅是经济价值,更包括了背后的传统化价值。所以在发现有玉玺之后,就纷纷围了過去打量。 细看之下,只见玉玺的玉质偏向于暗黄,看起来十分古拙的模样。而且是一般的方形印玺不同,這枚玉玺却是圆状,就好像一根柱子。在柱上却是简单的雕刻,类似于山体状,却磨去了棱角。 此时,一個专家把玉玺拿了起来观赏,着重打量印面的字。尽管印面的字是反向的,但是专家经验丰富,稍微打量就辨认出来:“五福堂。” “哦,是雍正皇帝的印玺啊。” 旁边的人一听,马上就有了结论。毕竟每個皇帝,在皇宫之都设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然后取了各個雅的堂号。比如說乾隆皇帝的三希堂,那是收藏字画的。至于五福堂,却是雍正平时休闲放松,修身养性的地方。 “可惜了,只是堂号玺。” 与此同时,一個专家叹道:“如果是雍正御览之宝,雍正赦命之宝,为君难,敬天尊祖,亲贤爱民之类的玉玺,那就更加珍贵。” “有堂号玺就不错了。”周老笑道:“毕竟雍正可不是乾隆,他叫人篆刻的玉玺不算多,而且在战火纷飞之,能够存留下来的更少。现在能够看到一块,也是比较幸运的事情了,不要再做其他奢求。” “也对……”這样一想,大家也深以为然,不再纠结印內容,而是观赏玉玺的质感,以及篆刻的手法。毕竟印玺的好坏,很大程度体现在材料、雕工、篆刻方面。好料配好工,這才相辅相成。要是雕工和篆刻不行,那纯粹就是糟蹋东西。 不過,皇帝的玉玺,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担忧。 玉料就不說了,哪怕雍正为了给康熙皇帝擦屁股,收拾一大堆烂摊子,为人比较节俭。但是身份摆在那裡,再怎么节俭也不会缺少一块好玉料。至于雕工和篆刻,更是由宫廷大匠出手,篆字铁钩银画,在苍劲的线條之,又带着洒脱轻盈的美感,非常漂亮。 皇家出品,本身就是精品的保证。毫无疑问,东西肯定是难得的珍品。 “這個……待定!” 就算是属于皇帝的玉玺,但是毕竟只是私人印章一流,而不是皇帝诏告天下的钦命之宝,在化价值上肯定比刚才的几幅字画稍逊一筹,所以只能列入待定的范围内。毕竟交换的东西数额有限,肯定要慎之又慎,不可能匆匆决定。 “对了,這個是什么。” 就在這时,有人在玉玺的旁边,发现了一块奇怪的东西。 “什么?” 众人也顺势看去,只见东西犹如圆盘大小,材质却不明显,有点儿稀奇。一时之间,大家也多了几分兴趣,周老更是直接把东西拿了起来打量。 “咦。” 稍微掂量,周老就微微一惊:“好像是龟甲。” 与此同时,大家也看清楚了,东西好像圆盘,刚才是盘心向上,自然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可是现在却是盘背向上,大家自然看见了一些纹理。从纹理来看,就可以知道东西是龟甲,而且不是一整块龟甲,却是一块龟甲片。 另外在龟甲片上,還有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绘刻,又是线條,又是圆点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其的意思。 如果是之前,大家肯定是不解其意,但是经過昨天拜访徐老之后,现在再看到這一块龟甲片,众人的眼难免多了几分异色,有种无巧不成书的感觉。 “是它嗎?” 适时,一個专家悄声道:“感觉好像啊。” “不仅像,我觉得就是它。” 旁人示意道:“你们看,這些线條与点,简直一模一样。不過边角好像被打磨過,不知道人为蓄意切分,還是惨遭意外破裂分开……” “不管是哪個原因,东西却只有一片,太可惜了。” 听到這话,众人纷纷点头。残不如整,這是公认的事情。尽管常說管窥豹,那也是无奈的事情。如果有條件,谁不想拥有全部? 要知道残片只是残片,就算可以通過残片了解一些情况,但是有时候也会发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事情。就是明白這点,大家才会這样叹惜。 “再看看有沒有另外的龟甲……” 這個时候,也有人不死心,在各個保险柜翻找起来。可惜却沒有什么收获,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龟甲片沒有找到,那人却发现了另外一件比较稀奇的物件。 “你们過来看看,這是什么?” 在那個的招呼下,大家自然望去,只见东西居然是一块石头,不過在石头上却隐约有蟠龙浮现,鳞甲、头角、足爪、颈毛都看得一清二楚。最重要的是,石头上的龙形图案并不是人为雕刻上去的,而是天然形成的纹理。 “龙纹奇石。” 乍看之下,大家却是啧啧称奇,却是把龟甲的事情暂时置之脑后。 一番检验之后,大家也可以确定,石头纹理真的就是天然成型,龙图天成,妙趣横生。如果放在古代,肯定是祥瑞的征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