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下第一品 作者:未知 [[[cP|w:210|H:140|A:c]]]一股清凉的气息,在王观的手顺流直上,来到眉心之的松果体盘踞起来,让他感觉到十分的清爽,毛孔舒张,通体安泰。 王观惊讶的察觉,這股气息比全部古墨的气息加起来,還要浓厚。不過,融入了眉心后,却如同滴水入海,不泛丝毫波澜。 “王观,快打开看看,是什么东西。” 就在這时,俞飞白又迫不及待的催促起来。 “好。” 宝物气息到手,王观也不再迟疑,小心的剥开了包裹在外层的褐黄色绸布。很快,一块长方形,通体漆黑的墨锭,就呈现了出来。 墨锭的一面,上端是两條描金的蟠龙,张牙舞爪,气势非凡。在两條龙的间,是御墨两個漆金字,彰显华贵之气。 而且,在龙尾的下端,则是一方漆红颜色的篆字钤印。不過,可能是年代太過久远了,钤印上的篆字,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墨锭的另外一面,则是铭刻了一行楷书。 王观细看,勉强辨认出来,轻声念读道:“显德六年,仲秋,圭。” “显德,好像是年号吧。” 俞飞白猜测起来,在旁边仔细打量墨锭,有些惊奇道:“墨上的纹理,有些奇怪。难道就是德叔說的漆衣断纹?” “拿来我看看。”高德全說道,伸手接過墨锭,第一感觉就是坚硬细密。 仔细摩挲墨身,反复打量描金蟠龙与字。看了片刻,他的脸色就变了,眉目皱起,带着几分茫然、惊喜、难以置信…… 许久之后,高德全好像是不敢确定,又拿出了高倍放大镜,对照着墨锭,一点一点的反复观察,时不时伸手轻敲墨块,聆听声音。 看见高德全這么慎重的模样,俞飞白就知道,這墨锭恐怕不简单,不由好奇问道:“德叔,這块墨锭,有什么来历?看样子,应该是宫廷御墨。” 其实,這也是废话。毕竟,墨锭之上,描绘了金色蟠龙,以及御墨两字。 在古代,只有皇家,才能够使用這样的东西。其他普通百姓,包括了官员,绝对不敢冒犯皇家权威,私下使用。犯了忌讳,不仅要掉脑袋,還要诛连全家。 不過,這也是初步判断,毕竟也有后人仿冒的可能性。然而,看高德全的反应就知道了,這個可能性不大。 又過了一会,俞飞白忍不住又叫道:“德叔……” “别吵,我在看呐。”高德全挥手道,又继续专注的研究起来。 十几分钟過去了,俞飞白有些无奈,摊了摊手,悄声对王观說道:“看来,你又拣到了個不得了的宝贝。” “侥幸,這回真的是侥幸。”王观笑道,谦虚起来。 “是啊,真是侥幸。”俞飞白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叹气道:“我为什么沒有這样的侥幸。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 最后,俞飞白干脆哼起歌词来,不過他害怕打扰高德全鉴定,也不敢大声。 “呼……” 這個时候,高德全长长的吐了口气,慢慢的放下墨锭,眉头紧锁,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德叔,怎么样?”王观见状,连忙上前问道。 不仅是急于知道墨锭的来历,更是不想再听俞飞白鬼唱歌了。說实话,他的歌声,跟哭狼嚎差不多。听几句還行,多了,也是一种折磨。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不再干嚎,也快步凑了上去。 在两人的注视下,高德全揉了揉疲倦的眼睛,迟疑說道:“這块墨锭,我捏拿不准。” “什么?” 两人愣住了。 王观不清楚,俞飞白可是知道,高德全可是瓷都非常有名的收藏鉴定家,眼力比他高明的人不是沒有,但是绝对不会超過個位数。 虽說,古墨鉴赏不是高德全的强项。但是物收藏,不是纵向发展,而是横向联系的。只要经验积累够了,触类旁通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然,刚才高德全鉴定一箱古墨的时候,也不会說得头头是道了。可是现在,他居然說,捏拿不准這块墨锭,难免让人觉得奇怪。 想到一個可能,俞飞白若有所思,迟疑道:“德叔,這东西是……是不是不对?” 毕竟,古玩收藏行当之,有些话不好直說,尽量的表达委婉,免得让人听了不好受。估计高德全也是出于這個考虑,担心王观接受不了,干脆绕起圈子来。 “不对?”王观皱起了眉头,問題在于,墨锭上的紫色宝光,好像火焰一样升腾耀眼,他不可能看错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王观相信自己的特殊能力,如果高德全說這是假东西,那肯定是他看走了眼。 “不是不对,這东西肯定是老的。” 然而,高德全的水平,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真才实学,马上摇头反驳了俞飞白,然后依然皱着眉头,沒有把握道:“可是,這东西老到什么时候,我真的很难确定。” “呵呵,东西是真的就好。” 俞飞白笑道:“至于年代嘛,又不是让德叔你精确到几年,說個大概的年份就可以了。墨块上不是有漆衣断纹嗎?看纹线的密集程度,应该可以判断出来吧。” “飞白,這块墨沒有漆衣。” 高德全吐了口气,郑重其事道:“而且,墨锭上的纹路,不是断纹,而是墨锭成型时候就形成的。你看仔细看,這些纹理,到底像什么?” 王观与俞飞白认真打量,纷纷摇头。沒有一個确定的参照物,他们真想不出来,纹理到底像什么东西。 看他们說不出所以然来,高德全也不在意,手掌托着墨,慢声诵道:“古代,有一种墨,被人称赞为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其色如漆!号称天下第一品,那是什么墨,你们知道嗎?” “天下第一品。”俞飞白闻声,眼睛发亮,惊喜叫道:“难道這個,就是老头子时常挂在嘴边的李廷珪墨?” “所以我才說,很难确定啊。” 高德全叹声道:“我国用墨的歷史很长久,有人估计至少要四五千年了。早期的墨都是天然石墨,书写后极易脱落。人工制墨大约始于西周。大规模制墨则是在汉代以后。到唐朝时制墨技术已臻于完善。” ................ 新書上传,求推薦收藏,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