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古瓷片 作者:未知 当然,那是普通人的想法。 收藏的书籍,王观可沒有白看,他却是知道,起码有几十种手段,能够让一件新东西,在极短的時間内,变得又古又老,十分陈旧。 现在,摊子上的古玩,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是假的,就需要他驗證了。 說起来,這些摆摊卖古玩的摊主也有意思,一條大街几十個摊位,却很少看见摊主在摊位待着,等候客人上门的。 反而,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打麻将或下象棋。对于偶然過往的行人,他们都是在出牌或摸牌的同时,只用眼睛余光作一番是否来买货的审视。 毕竟,来逛古玩市场的人,也知道這裡的真东西少,假东西多。一般情况下,只是看,不会轻易买。所以,只有当客人真正拿起古玩,打算问价的时候,才会有摊主上来招呼。 以前,王观逛古玩城,也是只看不买。 现在,为了驗證自己的能力,少不了摸摸碰碰了。 走近一個摊位,王观目光游动,做成新手的模样,一脸好奇的在摊拉上挑挑拣拣。 一连触摸了十几件古玩,却一点奇异的反应也沒有。 “怎么回事?” 王观有些迷惑,慢慢的站了起来,向下個摊位走去。 思考片刻,王观觉得可能有三個原因,要么是自己的奇异能力,只是一场幻觉。要么是,摊位上的古玩,都是假的。要不然,就是触发奇异能力,需要一定的條件…… “难道說,這些种能力,只对瓷器有效?” 想到刚才的事情是在瓷碗上发生的,王观脚步一停,改变方向,朝一個摆满了瓷器物件的摊位走去。 這個摊位上的瓷器,也是多种多样,盘碗碟瓶,一律不缺。此外,還有各种观音佛像,猪牛猴马等等造型独特的陶瓷摆件。 而且,形状多样化也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历朝历代的瓷器,在這個不大的摊位,都全部齐全了。 夏、商、周朝时期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秦汉时期的瓦当、汉砖、陶俑;隋唐朝时期的青瓷、白瓷,以及唐三彩;五代时期的秘色瓷。 当然,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的瓷器,自然不会缺少。至于元明清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瓷、粉彩瓷,更是应有尽有。 一個小小的摊位,近百件瓷器而已,就已经囊括了国五千年的陶瓷发展历程。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王观肯定是不会信的。特别是,触摸了摊位上大半瓷器,却沒有丝毫感觉,他就知道,自己该转移阵地了。 又转了两三家摊位,尽管沒有收获,但是王观的兴致不减,不過他忽然看见一些摊主的眼神不对,立即意识到,自己好像是犯了忌讳。 毕竟,常人逛商店,哪怕也是多看少买,但是人家至少会买。不像王观,转悠了半天,而且在那裡挑挑拣拣,十分专注的模样。 可是最终,竟然连问价的意思都沒有,就拍拍屁股走人了。這样的行为,哪裡是来买古玩呀,分明是在捣乱,寻开心。這也是由于王观在每個摊位上待的時間不长,不然那些摊主,早就开口斥喝,或者挤兑他了。 大家都知道,去买东西的时候,挑拣了半天,却沒有买,肯定会受人白眼的。骂一句穷鬼還是轻的,說不定会在暗地裡诅咒呢。 “或许,不应该在街头摊位上耽误工夫,应该直接进入那些正规的古玩商店看看。反正只是观赏,也不妨碍他们……” 王观自己也意识到了,再這样下去,恐怕会犯了众怒。当下,向街道的店面走去。毕竟,正规的古玩店,哪怕其掺有假货,也应该会有不少的真东西。 “对了,差点忘记,還有這個!” 才准备走进古玩店之时,王观突然看到了什么,立即加快脚步,拐過一個街头,来到一個摊位之前。這個摊位,摆放的不是古玩物件,而是一片片残缺不全的碎瓷片。 “残而不失其真,残而不失其美,残而不失其价,残而不失其师。”王观记得,這是一個收藏大家,对于瓷片收藏的评价。尤其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說,可以通過拣集、整理、观赏、对比瓷片达到提高眼力的目的。 当然,真正吸引王观走来的,却是他知道,在千年瓷都之,完整的瓷器可能会有假。但是绝大部分古瓷片都是真品。 因为,十几年来,在瓷都发掘了很多古代御窑、民窑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古瓷残片。 這些古瓷残片,除了受重点保护的窑址区,被严格禁止拾拣之外。其他的一些窑址遗迹出土的瓷片,并不禁止它们在民间流通。 况且,想禁止也禁不了。整個城市,就是建在古代窑业废墟上的。无论什么基础建设,只要动土,就可能会出土大量古瓷片。 早些年的时候,有人在路边踢开一层泥土,就能看见大堆的瓷片。包括现在,還经常有人在昌江旁边,拣到各种珍贵的古瓷片呢。 古瓷片的货源,相当的充足,而且价格也不贵。几元,十几元不等,不過有些珍贵的,也能买到上万元。 而且,瓷片是残的,能够让人清楚的看到胎质的情况,想要造假也很难。再說了,就算伪造成功,惟妙惟肖。需要的成本,也要远远高出卖出去的价格。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造假的人不会去做的。 所以,整個古玩市场的古瓷片,绝大部分都是真品。然而,瓷片具体是什么年代,到底值多少钱,就要看你自己的判断了。 “老板你好,你随便看看,看了什么,告诉我一声。” 与摆古玩的摊主不同,這個卖古瓷残片的小贩,却是十分的热情。看见王观走来,立即洋洋洒洒的說道:“我這些瓷片,都是在湖田、湘湖、银坑坞等窑址挖的。那些都是官窑厂的遗址,瓷片的品质就不用我多說了……” “你看,這是宋代的影青,元明的青花,清代的珐琅彩、粉彩……老板你喜歡什么朝代的瓷片,尽管告诉我,我帮你拣出来。” 這個小贩的化程度或许不高,但是对古瓷片的认知却非常的专业。对于瓷片的年代、纹饰、款识等方面描述,相当的准确。 尽管王观听不出真假来,但是感觉這個小贩,与一般的专家,沒有什么区别了。.................新書,請大家多支持,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