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值钱 作者:未知 ps:拜求推薦收藏! 還不到下班的点儿,气鼓鼓的李妈回家就床上躺着去了,看到李逸笑眯眯的进来,手上居然還拿着那幅画,不由怒道: “怎么還沒扔?” “妈,刚才我沒仔细看,后来准备扔的时候看了一眼,发现了一点小秘密,這幅画很可能真的是一件宝贝!” “真的?” 李妈一跃下床,身手矫健的根本不像是一個年届五十的老太太,以至于她和李逸都愣住了,這還是那個天天喊疼,爬個四楼都要挪半天的老妈嗎? “先不說這個,你给我說說,那么多人都沒看出来,你又是从哪裡看出来這幅画是個宝贝的?” 李逸将画打开, “這幅画大家都沒看错,就是一张民国时的印刷品,不是宝贝。但是這幅画的背后另有玄机,来,你先摸摸,是什么感觉?” “感觉?纸面比较粗,還有就是有些厚……是不是那时候的纸都這么厚?” 李逸不由的伸手给老妈点了三十二個赞,如果那些店主看這幅画的时候旁边站着一個非专业人士,估计早就发现端倪了。因为這些人很可能不知道装裱,所以也就不会踏入這個思维误区。一旦产生了怀疑,再细细的查看,這幅画的秘密就无所遁形了。 “印刷的纸比一般的纸要厚一些沒错,但是也厚不到哪儿去。這幅画這么厚是因为装裱的原因,装裱那個人在這幅画的背后又贴了一层纸。那么問題来了,第一,這只是一幅市面上很常见、很普通的印刷品,有沒有必要装裱呢?答案是很显然的,否。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来……” 一番說辞下来,老妈点头认可,可是紧接着又提出一個問題,既然你都能发现這幅画不该装裱,那为什么别人发现不了? 李逸忍不住又给老妈点了個赞,這下终于可以确定了,他上学时不用功成绩却始终那么好,绝对遗传自老妈! “這又是一個思维误区,因为看到這幅画的都是现代人,他们认为拥有這幅画的人可能不太懂古画,以为是民国的就值钱,所以才拿去装裱。也就是說,他们其实是判断错了装裱的年代!” 這下老妈终于懂了,也兴奋起来, “你的意思是說這裡边很可能還藏着一幅画或者一幅字?然后就是,既然能让人這么精心的隐藏,那么這幅画或者字一定很值钱?对不对?” “宾果!全中!” “那我們把它打开吧!” 李逸的意思是等老爸下班一块开,否则老头子岂不是看不到您英明天纵的一面了嗎?老妈欣然点头以为然。然后李逸就看到她拿起手机,一個电话就打了過去。 十分钟后李爸到家,进了门就一個劲的埋怨, “搞什么神神秘秘的,還有一個半小时就下班了都等不及,非要我請假!” “那個破班有什么好上的?你過来,有好东西给你看!” 李妈指着观音像把李逸刚才那套說辞叨叨叨一通說,說的李爸一愣一愣的,然后伸手摸了摸李妈的额头, “你沒发烧吧?這是什么逻辑,人家装裱的厚一点還有問題了?我看你是想钱想疯了吧?” 李妈差点就被气疯了,抓起枕头就锤了老头子两下,還好李逸喊了一声“开始搜宝行动了”,否则李爸今天指定沒命吃饭! 李逸用裁纸刀先把卷轴的一端切去,然后沿着画面一点点的向下摸,摸了一遍,感觉好像都是差不多厚,沒办法,只能一点一点的往下破坏。 破坏之后就发现,這画果然是三层,不過装裱那個人很狡猾,怕人发现厚薄不一的情况,在這幅画尺幅不到的地方又填上了白纸,怪不得刚才从头摸到尾都是一样的厚度。 找到了头自然简单,不一会儿,李逸就将画取了出来,先看落款,一共三個钤印,“苦瓜和尚”、“冰雪悟前身”、“石涛”。這下轮到李逸挠头了,明明是张大千,怎么会又蹦出来個石涛? “石涛是谁?他的画值多少钱?” 李逸還在纠结张大千和石涛的問題,顺口答道: “石涛好像是清朝的大画家,据說在国画史上地位很高,他的画……我知道一幅,当时好像拍出了四千多万!” “四千多万!” 李妈和李爸的声音都哆嗦了,半晌,李妈才用颤抖的声音說道: “小逸,這也太值钱了,要不,咱给人家送医院去吧?” 李逸苦笑一声,老妈实在是太善良了!刚才還气的跟個啥似的,這会儿听到画這么值钱,却要還给人家! “這可是四千多万啊!你确定?” “确定……嗯,不确定吧?老头子你說呢?” “我听儿子的。” “妈、爸,還回去是不可能的,這事你们不懂,這是行规!” 李爸迷恋的看了一眼画面,悠悠道: “也沒觉得画的多好啊?怎么就能值四千多万呢?不過這画保存的确实不错……” 一道闪电划過李逸的心头,糟了,忘了這么回事了,這种几十年前的东西刚刚拿出来接触空气,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会很快坏掉的! 怎么办?怎么办?找装裱行?被人给换了或者弄烂了,哭都沒地儿哭去,那……他眼睛一亮,找胡老! 飞快的拿起电话拨過去,如此這般一說,胡老也急了, “你别来我這儿,我不会装裱也沒工具,我给你個地址,你赶快去,我們那儿见。” 李逸将画小心的夹在老妈找来的硬纸板中,一溜烟的跑下楼,李妈不放心,死活让李爸跟去给他开车。车上,李逸将收到的地址告诉老爸,三十分钟之后,在白河南的一個独家小院门口,李逸拿着画下了车。 听到车响门就开了,胡老和另一個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在一起迎接父子两個, “快,什么也别說,先把画拿去处理!” 几個人匆匆忙忙的走进西厢房的一個房间,這裡也有一個大木案子,比李逸在胡瑾泉那裡看到的那個要小些,不過布置的却差不多。 “老周,怎么样?” “沒事,這幅画之前做過处理,而且保存的也很精心,我再处理一下就沒事了。不過以防万一,還是要尽快的装裱。” 几個人眼看着周老给画刷上了一层早就调好的溶液,然后周老和胡老凑在一起看画。 “观音图带了沒有?” “带了。” 李逸把弄的破破烂烂的观音图放在了木案上。 周老仔细的检查了一会儿,還捏起一片碎纸放到嘴裡尝了尝,然后說道: “从工艺手法、胶水配方以及纸张情况看,应该是40年之后,49年之前那段時間装裱的。老胡,对這幅画你有什么看法?” 胡老苦笑一声,說道: “我对這個沒什么研究,只是觉得這幅画画的還不错,至于是不是石涛的真迹,我有点确定不了。” 周老点点头,說道: “从這幅画所用的纸张和装裱時間来判断,我认为這是一幅张大千的仿作!大家都知道,张大千在仿古书画這方面是一等一的高手,他最初成名,人们吃惊的不是他的画作如何,而是他临摹石涛的作品惟妙惟肖,和真迹几乎一模一样。” 李爸呆了,张大千他听說過,可是周老說了,這幅画是仿作,仿作也就是假画,也就是說,這幅画它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