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狡兔窟(一)
繆易真率衆行出不遠,便碰上了尋找趙燕豪的邵風、酆淵和詹懷仁一行。繆易真見並無趙燕豪,卻多了一名被綁縛於馬背之上的老僧,既是驚奇,又是着急。
“燕豪呢?”
“暫時還沒找到。”邵風搖頭,有些惶愧。
“哦?……這老和尚是什麼人?”繆易真愁眉緊鎖。
“追殺趙大哥之人!我問過了,他乃普陀派的天風僧,乃是吳逸雲的師傅……”
繆易真聰明絕頂,立時就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不再就天風的問題進行追問,只是問:“他沒追上燕豪麼?”
“他說,追是追上了,還大打了一場哩;可他不敵,最後還是讓趙大哥走脫了!”
繆易真心下稍安,沒有再詢問詳情,便率衆到了鎮上的得月客棧。他先是幫謝掌櫃解了穴道,然後吩咐他安置衆人。
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客棧里根本就沒那麼多客房。於是,謝掌櫃安排繆易真住了一間上房,有身份的錦衣衛三人住一間,餘下的衆錦衣衛,擠在二十餘間客房裏,晚上休息時只能有的睡牀,有的打地鋪了。
繆易真復招來邵風,仔細詢問尋找趙燕豪的經過。
原來,邵風和秦海泉往下游走出不遠,便發現了仰躺在河畔的天風,但見他臉色慘白,昏迷不醒,於是將他搖醒詢問。天風因被趙燕豪砸暈於伊河之後,便一直昏迷不醒,所以,他也不知道趙燕豪的去向。
邵風將信將疑,將天風捆綁了,命秦海泉看守着;自己則沿下游一邊打聽,一邊尋找,足足行了十餘里,仍是沒有發現趙燕豪的蹤跡。
他一則擔心秦海泉看不住天風,二則也懷疑趙燕豪走的根本就不是下游,而是往上游去的,於是便返回了。往上游去的那三名屬下,搜尋了數裏之後,也是一無所獲,怏怏而返。他覺得再這樣找下去,也不過是徒勞無功,所以決定先將天風押解回去,並將具體情況報告給繆易真,由他來定奪。
歸來的途中,正好遇上了聞訊趕來的酆淵和詹懷仁一行,於是便一起趕往南宮山莊,半道之上,剛好遇上了大部隊。
邵風將事情的經過敘述完,最後問:“大人,您認爲:天風之言可信麼?”
繆易真一直在聚精會神地傾聽着,聞言沉吟了一會兒,沉聲道:“恐怕,天風並未說謊。……憑燕豪的武功,即便受了傷,若要自保,肯定是沒問題的。”
“哦,那就好。”邵風舒了一口氣,將一直高懸着的一顆心落了地,沉吟了一會兒,小心翼翼的問:“……大人,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呢?”
“多帶人手,繼續找尋。”繆易真目光閃動,“搜遍龍門山!若仍找不到,則繼續搜尋水路!”
“好。”
“多打聽,尤其是在關隘碼頭這類地方;還要多詢問過往的船隻,往來的客商。”
“屬下明白。”
有些事情,你想着挺簡單的,其實卻很複雜。比如易學,不過是一陰一陽而已,可真要想弄明白,卻又很難。想不明白太極的道理,就無法理解河圖、洛書的意思;理解不了河圖,洛書,自然也無法理解五行,八卦的道理;理解不了五行,八卦,自然就更不能明白諸如二十四山,六十甲子,分金等的涵義了……
可有些事情呢,想着挺複雜的,其實卻很簡單。就比如說,邵風一行尋找趙燕豪這件事吧,他們遵照繆易真所囑咐,一直搜尋至次日日暮時分,仍是杳無音訊。可正當他們就要絕望之時,趙燕豪卻又突然回來了。
※※※
暮藹沉沉,輕煙般的籠罩於江面之上,蔚藍的江水逐漸變作鐵灰色,不時有三兩隻水鳥,輕盈的繞船低徊着,不時發出歡快的啁啁聲。兩岸的景物逐漸模糊起來,嫋嫋四起的炊煙,倒還清晰可辨。
“趙老弟,來,喝口酒吧!”侯老漢揚了揚手中的酒葫蘆,遞向斜靠在船艙中的趙燕豪。
“謝謝!我不會喝酒。”趙燕豪擺擺手,眼望着正在船頭撐船的那小男孩,夜色下那矮小而枯瘦的身子,顯得無比地喫力。
趙燕豪忽然感覺很心酸。
“侯老爹,小侯還那麼小,怎麼就幹起這種大人乾的活來啦?”
侯老漢搖搖頭,滿面的皺紋盡是哀傷,他又喝了一口酒,嘆息道:“有什麼辦法呢?他不來幫我,緩上一口氣,眼看着我這把老骨頭累趴下麼?”
“他的父母呢?”
“唉!……死啦!都死啦!”微光之下,侯老漢的眼角隱隱有淚光,“……他老子是當兵的,死在了疆場之上;他娘呢,得了癆病,在他七歲那年,也死去了。留下了我們祖孫倆,相依爲命。……哎,可憐的孩子呀!”
背對着二人的小侯肩頭微顫,擡手抹了一把淚。
“哎,我是活不了多久的啦!”侯老漢看着孫子的背影,重重嘆息一聲,喃喃道:“快快長大!快快長大吧!……”
趙燕豪的眼角也溼潤了,溫言安慰道:“侯老爹,別那麼悲觀。我看您的身體呀,還好着呢。――再活它十年二十年的,肯定是沒問題……”
侯老漢擺擺手,輕喟道:“不用安慰老漢啦!自己的身子骨,自己還不知道麼?……別的呢,倒都沒什麼;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呀!”
“別擔心,我會照顧他的!”趙燕豪脫口而出。
侯老漢定定得望着他,過了良久,搖首道:“謝謝!謝謝!年輕人,你有這份心,我就感激得很!……放心罷,他已慢慢得長大啦;還有貨船哩,餓不死的……”
趙燕豪點點頭,沉默了一會兒,誠摯的道:“侯老爹,如果以後實在過不下去了的話,讓他到嵩山少林來找我。”
“你……你是少林的?”侯老漢面露驚喜之色。
“恩。”趙燕豪微笑道:“以後,他若肯來少林,少林所有的人,都會對他很好很好的。”
“……真的?”侯老漢的目光,驚喜之中帶着一絲懷疑之色。
“當然!”趙燕豪不無自豪的吹噓道:“只要是我求肯之事,住持方丈都會應允的;只要是我所說的話,闔寺上下,決沒有人會有異議的!”
侯老漢大喜過望,忙拉過孫子來,命他拜倒。
趙燕豪忙將他拉起來,摸了摸他的頭。小侯滿面喜色。
不多時,貨船抵達埠頭。趙燕豪剛踏上岸,便見幾個執着火把之人興奮莫名,叫嚷着朝他跑過來,他認得其中的一人,乃是邵風的屬下,心頭大喜。
不一會兒,邵風帶領着一羣錦衣衛蜂擁而至,如獲至寶般的將他圍在覈心,七嘴八舌的詢問着。
趙燕豪簡要的說了此事的過程,並不住拱手道謝,之後又向邵風討了數十兩銀子,給了侯老漢,喜得祖孫倆合不攏嘴……
終於找到了趙燕豪,繆易真自然欣喜不已。衆錦衣衛早自發的騰出一間客房來,給趙燕豪靜養療傷之用。繆易真又命謝掌櫃安排了兩名夥計,整夜伺候着。
趙燕豪得知俘獲了天風,心下過意不去,懇請繆易真將之釋放。繆易真不願怫其意,從之。
天風甚是沮喪,兩日後便僱了一輛馬車,帶着地信的骨灰及重傷的吳逸雲和地靈,返回了普陀山。崇王心下過意不去,在他們臨行前送去了五百兩黃金,作爲撫卹金。
地靈只被打斷了兩根胸骨,臟腑受傷不重,半年之後便傷愈了;吳逸雲可沒那麼幸運,武功全廢,好在衣食住行之類的事情,倒還能自理。
吳逸雲萬念俱灰,曾有好幾次萌生過自殺的念頭,俱被天行住持及時地善言勸化,罷了念頭。後來,他重新振作,剃髮爲僧,皈依佛門,法名地厚,一生精研佛學,終成一代高僧,九十八歲高壽之時,方始圓寂。
曾有不少人問過他這個問題:“地厚大師,趙燕豪當年廢了你的武功,你如今還恨他麼?”
地厚道:“阿彌陀佛,恨即不恨,不恨即恨。人生在世,有得即有失,有失即有得。有道是,咎由自取;設若貧僧當時不存取他性命之念,他也未必就會有傷我之心。佛曰:因果報應,種下了因,就會有果。你說,我該恨麼?一生能斬斷紅塵,摒絕雜念,得悟大道,乃我輩僧人最大的幸事,你說,我會恨麼?……”
相信多年以後,趙燕豪也會與他有相似的心境。
只是,對於現今來說,吳逸雲的塵緣已盡;而趙燕豪呢,塵緣未了罷了。
可不管怎麼說,紅塵之中,有聲有色,有功有利,有愛有恨,有笑有淚,還是最令人留戀的。
人生最大的幸事,莫過於能在俗世紅塵之中:
風風火火地幹它一場,不管成敗;
威風凜凜地殺它一場,不管錯對;
轟轟烈烈地愛它一場,不管甜苦;
徹徹底底地悟它一場,不管得失;
……
便如,趙燕豪的一生一般。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