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剑谱深如海 作者:离人横川 好书、、、、、、、、、 从罐子裡探出头来,汤昭小心翼翼的观察四周—— 挺好,沒人。 窗外夜色正浓,桌上的蜡烛還在燃烧,因为沒人剪烛芯,灯火已经不那么亮了,时不时“啪”的爆一下灯花,烛台上积着一小圈烛泪。 汤昭一阵恍惚。 自己离开不久么?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 多久了? 他還记得平江秋打开了罐子发出了“噗”的一响,宛如出了個虚恭,对着空气得意洋洋道:“现在咱们多了六個时辰。” 汤昭干瞪眼,盯着罐子发愣,那眼镜单独的镜片只知道闪烁“问剑中”,关键时刻就是摆烂。 汤昭怎么办?当然是不信啊。 可是不信也沒办法,平江秋這老儿拉住了他,一定让他多留六個时辰感受一下。 汤昭当然不愿意,那六個时辰是真的還好,是假的话出去天就亮了,他又一夜未归。 上次赶上黑蜘蛛山庄一场大乱,也沒有人追究他究竟去了哪裡,才能把去地牢那段時間遮掩掉,這回从屋裡凭空消失,要怎么解释? 但他刚张嘴說出半個不字,平江秋就从椅子上出溜到地上,嘴都撇到天上去了。 汤昭头都大了,只好把他抓起来,塞回椅子上。 唠会儿呗。 他要疾言厉色的威胁,汤昭定不吃那套,偏偏這么大一個高手剑侠(据說)哭哭啼啼的,汤昭真是无可奈何。 這六個时辰說长不长,說短不短,主要就是平江秋不住地询问汤昭外面的情形,他是個好奇宝宝,从朝廷到武林,从民俗到阴祸无所不问。汤昭哪裡知道那么多,无非拣着自己的听過的、见過的說给他听。偶尔也反问些,平江秋這老儿也会說些掌故,但汤昭总觉得不够生动,好像不是他亲历,而是从书本上看来的故事。 后来他說得累了,平江秋又从天上拽下两個罐子,都是各色佳肴,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咸甜点心应有尽有。 汤昭觉得消耗极大,需要补充能量,也不客气的大吃大喝起来,這裡的东西可比炖凶兽肉好吃的多。他這边吃得开心,平江秋却是意兴阑珊,就在旁边嘬糖,对他来說,山珍海味也是味同嚼蜡,琼浆玉液還沒有汤昭随口编的小故事過瘾。 就這么吃吃喝喝,谈谈說說,時間過得挺快,最后汤昭吃得吃不下,聊得沒得聊,差点就要搬出陈总惊世骇俗的理论唬人了,平老头才心满意足,放他离开,约定明天再来。 临走,平江秋再也沒耍赖叫他保证一定回来,反而得意洋洋說:“你出去看看就知道我這裡的厉害了。每天晚上我在這裡等你。我看你想来不想来?” 汤昭出来之后,就懂了他的意思。 罐中的六個时辰,就如一场梦,似乎存在,实实在在又不存在。 外面一杯茶沒有彻底凉透,裡面酒席早就开了一轮又一轮。 他立刻想到一個典故:温酒斩……啊,不,黄粱一梦。 一個人做了一场梦,从白身到富贵,再到落魄而死,過尽了一生醒来一碗黄粱饭還沒熟。這罐子中的奇遇也是如此。 只不過比起缥缈的黄粱梦,這罐子中的情景似乎可以解释? 那是剑的神奇罢了。 他定了定神,眼镜亮了起来。 “问剑完毕。” “是否核检?” 還行不行了? 叩完了问,问完了检,到底過多少手才够? 汤昭冲口道:“不检了,就這样行不行?” “收录剑谱:” 金光闪耀,镜片裡出现了一本厚厚的书,封皮古朴,质地非竹非纸,上书两個大字: 《剑谱》! 剑谱自动打开,翻到中间一页,缓缓打开,一串金色字迹依次列入镜片: “剑:须弥/罐罐 剑道: 剑意:贮藏 剑客:平江秋(剑侠) 剑象:须弥罐(显化) 剑心:心有灵犀 剑境:法境 剑势: 剑法:罐藏 剑术:收纳、吸取、排除、归藏…… 御剑术:护身、收敛…… 录入剑谱:七十八页。 寄谱语:” 怎么說呢? 就很壮观吧! 金灿灿一片数据从上往下滚动,那一瞬间汤昭是受到了震撼的。 他终于完整的看到了一把剑的一切元素,就像窥见了一個人的一生。 原来一把剑包含這么多的內容,不看须弥剑,只看這些项目划分就已经令人大开眼界。 這些项目有的他已经知道,有的则从名字和须弥剑這個例子可以分析一二。 剑、剑客的名字不必說,汤昭怀疑這是自己“问剑”问出来的,居然還有“罐罐剑”和“须弥剑”两個選擇,平老头会不乐意的啊。 剑道這一栏是空的,看這两個字汤昭觉得十分玄妙,尤其是“道”這一字,自古以来都說不清、道不明,玄奥非常,這一栏又在名字以下第一层,显然是非常高端的存在。 下面剑意,平江秋解释過,是剑孕育之初就已经有的意志,是剑的思想,近似于魂魄,先有的剑意,再挑选剑客,所以這一栏也排在剑客栏目以上。 剑象则是被剑客唤起的,是剑的形象?平江秋的剑象就是罐子。 哦,是须弥罐。 既然是被剑客唤起才出现的,那剑象本身是不是受剑客的影响呢?贮藏为剑意的话,换個人来会不会罐子变成仓库或者筐之类的? 剑心……心有灵犀,看起来指的是剑与剑客的关系,那肯定是越亲近越好咯。 剑境—— 看到境字,汤昭立刻联想到境界。 法境…… 往下看连续三栏是剑势、剑法和剑术,剑势是空的,剑法和剑术都齐全。汤昭猜测,這就是剑的三种境界,势境、法境、术境? 那和剑客、剑侠還有剑仙的境界有对应关系嗎? 法境高于术境,剑法高于剑术,這是沒有問題的。汤昭只见過两個剑法,消失和罐藏,都非常神奇。消失可以让所有人忘记一個人的存在,罐藏甚至能罐藏時間,比什么“轻巧”之类的剑术神奇太多。可见到了這一次层次都快成奇迹了,那剑势又该如何神妙呢? 還有,剑术有术器,剑法有法器,剑势有什么呢?势器嗎? 听起来不够威风啊? 還有御剑术? 這個略耳熟,谁提到過来着? 好像是检地司的人,提到法器如果不契合,只能用御剑术激发。這么說的话,御剑术就是强行催动剑术的法门,和剑无关,是剑客的手段。 最后是寄谱语,這一行是空的,汤昭目光一动,立刻有提示: “是否撰写寄谱语?” 原来是随便写的,类似于注释。 从头到尾看過一遍,汤昭长出一口气,剑這個概念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粗略到细致,终于有了完整的印象。 万事俱备,他只缺一把自己的剑了。 掠過扫兴的念头,他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最后一项上。 收录在剑谱七十八页……也就是說,剑谱裡已经收录了七十七页,七十七把剑? 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计,即剑谱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倘若另有顺序,還会有更多?! 不是說剑是很珍贵的么?只在這眼镜中的剑谱裡,就收藏了七十七把剑? 快,让我看看! “眼镜兄……镜姐,我能看一看剑谱嗎?” 眼镜虽然未知性别,但它藏着一個不靠谱的仙女,所以称呼它镜姐沒错吧? 剑谱闪了闪,从须弥剑這一页往前翻。 這一页翻起来很是费力,翻到一半,汤昭已觉得头脑轰然作响,按住额角,霎時間冷汗流了下来。 精神消耗好大! 汤昭曾经在神鸟浴火诀中进行過燃烧心神,榨干精神的锻炼,只觉得翻一页书的消耗不比在梦境中自燃轻松—— “停下吧。” 眼见這一页终究翻不過去,汤昭只得叫停。 看来剑谱還不是他能观看的东西。他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眼镜除了兑换之外還有消耗。 眼镜往日显示注释也好,刚刚叩剑也罢,从来都不消耗他精神的,或者有消耗但微乎其微的,他都不曾察觉過。他還以为最大的消耗就是换取功法时对眼镜的伤害,需要慢慢从外界补充呢。不想還有這么一笔隐藏的消耗 看来不是沒有消耗,而是他根本沒有接触到眼镜裡真正的底蕴。 甚至說,那個听了他的故事才诞生的小仙女,也是附带的呢。 “镜姐,合上剑谱——再打开——” 這一回他確認了,须弥剑這一页打开不消耗精神,可能是因为這是他自己添加的吧。 目光随意一扫,汤昭突然发现不对,他的记性不差的,只隔了片刻,第一眼看见察觉不对,紧接着就找到了区别。 “剑术:易型、收纳、吸取、排除、归藏……” 多了一個? 易型…… 汤昭心中一动,转头看向那罐子。 地上放着一個罐子,罐子是罐子,可不是那一人高的大罐子了。 那是一個白瓷的罐子,釉面洁白,造型精巧,只有一個花盆大小,不,应该說看起来就是個花盆。 一瞬间就变换了嗎? 汤昭沒注意到那罐子怎么变的,他沒有听到任何动静,偌大一個罐子就完全换了個模样。倒是剑谱实时记录了這一变动。 也就是說剑谱叩剑并沒有叩出所有剑术,只有展现出来的和问出来的剑术才会上谱。 那么剑谱是实时更新的嗎?還是能检测到的才能更新呢? 想来不止于一入剑谱,永远追踪吧?那对其他剑的压制也太大了。 上前摸了一摸,罐子完全是真的,形状、颜色、重量、手感也全都变了。和之前那個一人高的罐子沒有任何关系,就好像有人把上一個罐子收走,又放了一個新罐子在這裡。 這個剑术很实用啊,买一個罐子要什么有什么,家裡是缺個花盘還是缺個水缸,這不一下子就解决了? 汤昭這样想着,目光不自觉地在易型两個字上停留了很久。 有反应…… 精神再次出现了可以察觉的消耗,只是很快就停止了。 一行注释出现。 這次的注释竟不是文字,而是大量的符文。 虽然极其复杂,但似曾相识? “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