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后悔 作者:未知 洪训导不比那些個老儒,他资历学问還不到能出题阅卷的程度,正好闲了下来,思来想去,回忆起当日钱迈說的话,自己带個仆役,一路找了過来,居然還被他找对地方了。 此时听得季清菱這样一问,他這才突然发觉,自己這样孤身而来似乎真的有些不妥,踌躇片刻,才把书院中關於那几本《困学纪闻》真伪的认定說了,又道:“几位老先生此刻正忙着出题,因我得空,便来问上一句。如果有其余书籍,可否請出一观?” 他這话一說,季清菱還未有什么反应,顾延章心中已经打了個咯噔,他担忧地看了季清菱一眼,想要說什么,還是忍住了。 季清菱也吃了一惊,她心中虽然早有准备,却沒想到這小小的蓟县之中当真卧虎藏龙。她原本只打算把书册卖出古书的价格,并沒有打算夺人眼目,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她与顾延章只是两個无权无势的小孩,在沒有相应的能力之前,实在是不适宜這样招摇過市。 她想了想,便道:“我們出来得匆忙,只来得及带了几册书,其余仍旧留在延州,想必已经被北蛮抢掠一空了。”又說,“洪训导,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听家母說,這是祖上留下来的副本,并不是什么原作。” 洪训导一愣,失声道:“副本?” “对啊。”季清菱笑了笑,一副小孩儿不懂事,童言无忌的模样,“我娘說,祖上受人所托,收了别人的东西,只是寄放,却不好就這样传下来给家裡人,便征得对方同意做了一個副本,不是原稿。” 又道:“我家虽不算什么大家士族,却也做不出把别人的原稿,挪来自用的事!” ****** 送走了疑惑重重的洪训导,季清菱见顾延章一副想问又不好问的模样,笑道:“顾五哥,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只管把心放在肚子裡,我自有分寸,不会把事情闹大的,也不会太過引人注意,明日便要院考了,你且去练练手感,其余交给我便是。” 才来了一個清鸣书院的训导,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给打发了,顾延章的心又怎么能放回肚子裡。 方才在堂中,那洪训导死活不肯相信之前的四册《困学纪闻》乃是副本,不仅如此,還把他们一群老儒群策群力研究出来的几個关键细节之处给說了,力图說服两人,那四册书定是原作。 两人在此地无亲无故,更无后台,顾延章如今回想起来,竟有些后悔,当日实在不该让季清菱把书拿出去典卖的。她喜歡做,在家中做着玩便是。 不過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再去想這些,也沒有什么用了。如今最重要的還是专心备考。 他应了一声,回到桌前把文稿重新誊写了一遍,心中還却是有些焦躁,索性抽過一张纸,写起大字来。 虽然季清菱从沒有给他压力,可顾延章也清楚,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次若是考不中,下一回也不见得能上。時間拖得越久,他心理上的压力就越大,如果不能顺利入学,就意味着将来不能第一時間回到延州,许多打算便要衔接不上。 顾延章握着笔,也不去看书帖,只随着心意一口气写了七八页草书,這才把心情平复下来。 他放下笔,吐出了一口长长的浊气。 只恨从前不懂事,但凡在延州时能稍微用功一些,此刻也不至于匆忙至此。 不過,這几個月他当真已经竭尽全力,虽沒有十分把握,却也做好了准备,一切都看明天了。 他抬起头,院子裡季清菱不知正与秋月說些什么,手上拿着一册书,小脸被暖阳映照得透着粉红,再往远方看,天空中碧蓝如洗,连一片云也不得见,偶有一两只鸟雀一掠而過,发出的鸣叫声又尖又细,让人听得心中烦躁。 明日起,由蓟县县衙统一组织,长达半個月的不同书院入学考试就要开始了,数月的努力,能否有所得,便看此遭了! ****** 蓟县丛桂路的一处小院内,李婶子放下手中的篮子,把裡头的两個小陶罐掏了出来,一個陶罐装了盐,另一個则是猪油。她将陶罐放到厨房的灶台处,盯着那白花花的猪油,唉声叹气了好一会。 正出着神想事,她丈夫吊着一條猪肉、一條大鱼进了门,冲她道:“发什么愣呢?赶紧過来接了,今晚做点好吃的,明儿娃儿就要进考场了!” 李婶這才回過神,忙去接過那几样菜,边归置边說道:“他当家的,前几日接的那一户,我给推了。” 她丈夫愣了愣,问道:“哪一户?前几日……莫不是廖家介绍的那户?你不是才說那家人口简单,活又少,十分好說话嗎?怎么给推了?” 他一连发了好几個问,气都沒顾得上喘一口。 家中一儿两女,儿子自小读书,偏生怎么读也沒能读出個头来,后来走了七拐八绕的关系,這才进了一個书院,每月交高价的束脩不說,逢年過节,還要给那走通的关系送钱送礼。除却這些,笔墨纸砚书,样样都是個无底洞。早年還能将就着,如今两個女儿眼见就要說亲的年龄的,却连嫁妆都還沒影子。 他每日挑個担子上街卖小货,赚多赚少,全看老天,幸好婆娘這边因有一手好厨艺,還能补贴点家用。正算着加了這户新兼的人家给的工钱,攒個一年,好好歹歹,勉强能把大女儿的嫁妆给凑了,沒成想,婆娘竟然有钱不赚,把活给推了! 李婶叹了口气,道:“我看那家只有两個小孩,又都是不管事的,想让他们把买菜的钱都给我去调用,谁想平常顶顶好說话的一個人,說翻脸就翻脸了,连梯子都不给一個下,让我想反悔都沒個理由……” 她丈夫啐了她一口,骂道:“叫你贪!不行就再让廖家的帮你接一家。” 李婶也很是后悔,道:“哪裡找這一家這样的,又不管事,在這一户厨房裡做工,我們一大家子的油盐都能省了,直接从他们那拿便是。每日去买個一斤肉,我都能留個四五两的回家……” 她叹一口气,道:“罢了,我找廖家的說一說,看能不能帮忙递個话,上回你說的那一户秀才,家中好是好,就是贼小气了,活又多,若不是看在他们家儿子能帮着咱们老三读书考书院,我真不耐烦做。一家子十几個人,我一個人做饭,一個月才给半吊钱!给我三十個铜板,让我买一天的菜,怎么不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