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0章 選擇

作者:未知
清鸣书院中,一群人围着桌子,半日也沒讨论出個所以然来。 “钱老夫子去了這好几日,怎的一点音讯都沒有?再不回来,人都要被良山那群人给抢光了!”一人拍着桌子道,“通共就那么几個好苗子,他不在,我們不敢拍板,若是误了功夫,谁来担這個责任?!” 有人便安抚他道:“今日才放榜,你這倒是急得什么似的,厚斋先生說明日便回来,一点都不耽搁事情,你在這厢喊,人家在州衙裡又听不到。” 原来那日批完卷子,钱迈连书院都来不及回,便与谢老带着那几册季清菱仿制的《困学纪闻》并這一回顾延章做的文章,一同去了蓟州府衙。 他早写了书信去洛阳,請几位好友来蓟州帮着驗證手上這几册旧书的真伪,又因得了顾延章两篇极好的文章,索性一同带去,诸位共同鉴赏一番。 也是恰巧,当日在书铺之中,两边通了姓名,不知为何,顾延章竟沒报自己的大名,只以小名自称。钱迈阅卷一毕,立时就带着人、书去了蓟州,是以直到现在,书院中這许多人,居然還沒一個知道這一回考了第一的顾延章,便是那几册让他们为之疯狂的《困学纪闻》的主人。 此刻,几個负责去游說考生的先生正聚集在一起,为该出什么條件而头疼。 书院挑学生,学生也一样挑书院。 清鸣书院并不是一家独大,蓟县之中,良山同他水平仿佛,谁也不比谁强上多少。唯有一点,清鸣之中的掌院乃是钱迈钱厚斋,近些年清鸣拿他亲自教授的名头外出招徕,帮着不少下不定决心挑哪一边的考生做了决定。 “良山今年当真是不要脸了!”一人愤愤道,“他们孙掌院昨日居然亲自去了那顾家,哪有這种规矩!掌院的赤膊下阵,一点体面都不要了!” 有人叹道:“怨不得他這般着急,你且看那顾延章写的策问,只要好生调教,說不得過几年就能带出一個状元……這是何等的荣耀!” 他這话不說還好,一說,昨日跟着一同去顾宅的几個同伴顿时就来了气,场中的火顿时被点着了。 “谁不晓得那是好苗子,可抢人也要讲规矩吧?院考也考了這么多年了,沒见過他這么不讲究的时候!” 有人一时着恼,也跟着气不择言地骂道:“青楼中的清倌還晓得顾忌身价,知道要独倚高楼偎明月,等着下头一帮子龟公帮着起哄抬高,他老先生倒好,比個妓伶都不如,竟自下了场!這是给我們饭吃的德行嗎?!简直是砸场子!” 自古文人骂人,比起街头的泼妇也毫不逊色,用词虽不粗俗,却往往尖酸刻薄。這一回清鸣书院中的先生们关起门来骂起对手的掌院,那叫一個刻寡。 书院抢好学生,年年都如同打仗一般,今年出了個两院第一,墨义全中的顾延章,更是引得清鸣、良山白刃拼杀,唯恐這等人才落入对家之手。 骂了半日,诸人都累了,只得催堂中书童道:“去问问厚斋先生甚么时候能回!” 招徕学生,能给的條件就是那么一些,除了免束脩、免食宿,给补贴,最重要的就是拼先生。 如今良山的掌院都亲自下场了,沒有钱迈在,他们几個人怎么上?级别都不对等,怎么可能拼得過人家! 且不說清鸣书院之中,一群人对钱迈翘首以待,只盼他快些归来,顾宅之中,季清菱看着面前的一册旧书,许久都回不過神来。 她過了好半晌,才把注意力从书籍身上挪开,抬头看着对面的顾延章,艰涩地开口道:“顾五哥,你想好了嗎?” 顾延章闭上眼睛,好一会儿才呼出一口气,道:“是良山书院让人送来的?” 季清菱点头,道:“這应当是大柳先生年轻时的手札……” 虽然早已经知道清鸣、良山两院会为了顾延章的归属而各显神通,可昨日才放了榜,今日便收到了這许多的惊吓,季清菱這才发觉,自己实在是低估了身旁這一位的身价。 与清鸣学院送過来的纹银二十两,另又开出的束脩、食宿全免,每年补贴现银十二两的條件比起来,良山书院的回应实在是低调却又霸气—— 他们只送過来了一册书,一册让人完全沒有办法拒绝的书。 只因书上署的名字。 柳伯山。 這個良山书院中已经许多年沒有收学生的教授,他曾在国子监中任职多年,宦海浮沉,学识過人。 他還曾经是清鸣书院如今的掌院,钱迈钱厚斋的先生。 這一册书,有是他年轻时的游历笔记,有他研习经义的心得,其中隐喻,实在让人触动。 长者将亲自整理的手札送于学生,往往只有一個寓意—— 尽以衣钵托之…… 十多年沒有收徒的柳伯山,今日破例特意给顾延章送了一册這样寓意深重的手札。 季清菱屏住了呼吸,许久都說不出话来。 清鸣,還是良山? 选清鸣,等于一切按照歷史来走,顾延章应当可以由钱迈收入名下。数年后,钱迈入京,成为帝师,顾延章自然而然也有了枝脉极深的关系網,钱迈带入京城的一众学生,师出同门,同气连枝,也可以成为顾延章将来为官做宰的臂膀。 选良山,一切都是未知数,以后的一切,可能都会发生改变。顾延章沒有了钱迈這一位老师,又会变得怎么样? 季清菱不敢說话,更不敢帮他做决定。 顾延章出了许久的神,将那册手札放到面前,认认真真地从头翻到尾,抬起头,对着季清菱道:“大柳先生年轻时胸怀天下……” 季清菱点头。 她自然知道。 這一卷手札,前半卷尽是柳伯山四处游学的记录,东至泉州,西至昆州,北至延州,南至琼州,也曾乔装扮成商人潜去北狄,南蛮,记录山川、河流、地势、人文,了解民生、赋税、耕田、桑植。 书虽只有一卷,却又厚又重。 季清菱以身代之,觉得如果是自己,全然无法拒绝這样一位先生。 她抬起头,对面的顾延章果然已经珍而重之地把书合上。 “我给先生递個拜帖吧。” 书信千言,不如见上一面。 ******分割线****** 多谢qingshanwx亲的打赏:)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