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入伙和闲言 作者:糖拌饭 前几天,贞娘已经跟水伯讨了些煤渣来,和了黄泥,做成煤球就放在柴棚裡。(最稳定,给力文学網) 這会儿就一溜小跑的进了柴房,将煤球拿了出来,又到厨房裡抓了一把小树枝的树叶,将煤炉烧着,又把铜壶装了一壶冷水放在煤炉。 到了晚饭的时候,一壶水就嘟嘟的开了。 這时,不用贞娘解释,這用处就明显着。 “贞娘,這個煤炉能不能象保温桶那样卖。”一边赵氏两眼放光。 “娘,媳妇儿瞅着一准成。”杜氏抿着嘴道,也是一脸兴奋。 “不過這东西咱们自個儿做不出来,得大哥做。”喜哥儿人小鬼大,脑子活的很,一下子就說到了关建。 “可不是嘛,大郎一天挺累的,還干這個,怕是吃不消。”赵氏皱着眉头道。 “娘,一双筷子轻易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這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啊,這活儿跟上次的保温桶不一样,那個就点手工活啊,折腾不起来什么的,但這煤炉发展好了,那可以算是家裡的一份基业的,但大哥一人势单力薄,保不齐就被人吞了,我瞅着大哥不如找找九叔公家的正身哥或者是正言哥,拉他们入伙,大家一起干。”贞娘在一边道。 赵氏和杜氏面面相窥,都看着坐在八仙桌边上喝茶闷不啃声的李老掌柜和吴氏。 這八房九房那可是有死结的。 “你這死囡子,出什么鬼主意,找打不成。”赵氏见公公婆婆闷不啃声,便瞪了贞娘一眼。 “娘,我看找正身应该行,他日子怕也是不好過,前几天還找我借钱来着。”這时,李大郎道,他实诚的性子,有话說话。 “那你借了嗎?”赵氏瞪眼,一边杜氏也是恨铁不成钢。 九叔公家的李正身,虽然不象贞娘阿爹那样是個赌鬼,但這小子年纪轻轻的就迷上了炼丹修道的,整日裡跟些個道士混在一起,气的他爹景东伯每次见到他就恨不得打断他的腿,九叔公更是放出话来,說李正身若是不脱下那层道袍就不准回家。 也因此,這李正身成日都在外头斯混,半点不着家门的。 所以,借钱给正身,那是有借无還的。赵氏一個钱一個命的,這会儿能不瞪眼嗎? 再說了,九叔公早放出话来了,让大家都不要错钱给正身,本意就是逼着他放弃炼丹那些個不切实际的东西。 因此這借钱给李正身,根本就得不了好。 “那天正好发工钱,就把工钱给他了。”李大郎闷声的道,一边杜氏气的直掐他,嘴裡嘀咕着:“我前两天還问你来着,该是发工钱的时候了,怎么沒拿钱回来,沒想到你全给了正身,咱家日子不過啦。” “你啊,钱借了就算了,拉伙的事情就别提了,那正身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扑在炼丹上,连他爹娘的话也不听,难不成還能听你,再說了万一又惹出什么,两家关系更是雪上加霜。”赵氏皱着眉头。 “娘,不能這么說的,女儿觉得,若是为着两家的关系,就更该拉正身哥入伙,正身哥现在虽然迷炼丹,但正身哥现在也缺钱哪,凭着這一点咱们就拉他入伙,可一入商海便身不由已,到时候再让大哥看着点,說不准就能把他从炼丹那條路上拉回来,到那时,九叔公不也得感着咱家的好。”贞娘道,不遗余力的劝說。 实在是道士這一行对于未来来說是一個高危行业。一個不好,說不准要危及整個李氏家族的。 本朝嘉靖帝着迷炼丹,对于方士更是礼遇有加,可問題是,嘉靖帝明年就要完蛋了,而新登基的隆庆帝却是恨死了這些方士道士的,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朝方士道士们祭起了屠刀。 只因为嘉靖帝信炼丹方士的话,什么二王不相见,因此自隆庆得了太子之位后,嘉靖就从此不见隆庆。 想想,一個做太子的,却见不着父皇,又是在皇权争斗的漩涡裡,搞不好哪一天太子位沒了還是小事,命丢了都不知道怎么丢的,那日子過的怎一個诚惶诚恐,那心裡早将那些個方士千刀万剐了。 所以,决不能让正身哥在炼丹的歪路上折腾下去了。 再說了,自家大哥太老实了,而正身哥却是牛鬼蛇神的都认识些,這做生意,路子广才做得开,可以說,拉正身哥入伙那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這事正良自己看着办吧,倒是可以一试。”這时,一边的李老掌柜的发话了。 李老掌柜的话是一锤定音,這事就這么定了。李大朗便趁夜裡出门,白天李大郎油坊裡有事,這煤炉生意還不知道怎么样,這油坊的差事一时半会儿也是不能丢的,而李正身白天更是不知在哪個山旮旯裡转悠着,所以,還是晚上去一找一個准儿。 第二天,贞娘又是早早起来,昨晚上的煤炉闭着火儿,铜壶裡還有滚烫的一壶热水,并不需要早早起来去老虎灶打水了,只是贞娘早起惯了,到了点儿,自动醒来,却是再也睡不着了。 起床后,又出了门,朝老虎灶那边去,帮水伯干点活儿。就当是晨练溜弯儿。 到了老虎灶前,果然這时候是最忙的,贞娘熟门熟路的挤到那灶前,坐在小板凳上添柴火。 “贞娘,你的铜壶呢?”水伯看到贞娘空着手過来,便问道。 “家裡有热水呢,水伯,我上回跟你說過的那個烧煤的炉子样炉已经起来了,等過两天让我大哥再帮你弄一個。”贞娘笑咪咪的道。 “成成成。”水伯开怀的道,便忙活着给别人打水去了。 贞娘自坐在灶头,一边添柴,一边听得打水的人聊着八卦。 “福嫂,你這眼睛怎么了?”边上有人问穿着青衣大褂的妇人道。 “還怎么,叫家裡的男人打了呗,這些個男人一個個都是黑心肠的,外面受了气,或是喝饱了黄汤,回家裡就拿自家老婆孩子撒气。”边上,快嘴的大娘愤愤不平的道。 “沒法子,咱女人就這命,你若是那有钱的,干脆招個夫婿进门,看他叫得起来不。”边有又有人道。 “呸,你以为招個夫婿进门他就乖乖听說了啦?沒门,搞不好還弄得你人财两空呢,知道郑家不?”那快嘴大娘又道。 “哪個郑家?”边上人问道。 “就是街口郑氏货行那個郑家。”快嘴大娘道。 “郑家咋嘀啦?” “郑家不咋嘀,不過,昨儿個我在郑家听了一個新闻,郑家有個儿媳妇是李村李六老人爷子的二闺女,這二闺女的妹子,因着性情太過软弱,家裡人不放心,就是招婿入门的,那李村的李六老爷家底子是丰厚的,女婿进门,那也一向勤勤恳恳,可谁料到了,头两年那招进门的女婿跟了郑家的人去了苏州做生意,在外面就偷偷的讨了一房媳妇儿了,听說那媳妇儿连小子都有了,前些日子,李六老爷子才有所察觉,便托了郑家人打听,這才打听出来,可不是叫人给坑死了,你說這招上门的夫婿又有什么稳妥的,天下男人一般样。”快嘴大娘嗤着声道。 “那李六老爷子還不得气死呀。”一边人摇头叹气。 贞娘在边上听得分明,才知說的竟是自家六爷爷家的事情,她金花姑父的事情還是当日她去六爷爷家才提醒的。 本来還以为六爷爷打听消息沒這么快,沒成想,這事竟已经传的满城飞扬了。 倒是不知這事情,六爷爷会怎么個处置? 請到m.qidian閱讀。 紧张时放松自己,烦恼时安慰自己,开心时别忘了祝福自己!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节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书店或網店购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