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太后赐婚 作者:鬼十则 次日一大早,遵循着老太太的作息時間,锦言踩着時間点儿去宁心堂請安。 聊了一会儿闲天,老太太笑得慈眉善目:“四丫头啊,真机仙长是個有本事的,把你教养的很好,不過,仙长向来是不太理红尘俗事的,作为世家女子,有些個规矩你還是要学学的,从今天起,你就跟着這两位嬷嬷学学规矩,可好?” 老太太身旁立着的两位嬷嬷冲锦言微微曲曲膝。 “這两位都是从京裡請来的,你大姐姐和家裡其他姐妹的规矩都是這两位嬷嬷教导的,你向嬷嬷见個礼吧。” 于是从這两天开始,锦言每天上午跟着“青花瓷”学,下午跟着“景泰蓝”混,除中午用餐外,课程排得紧锣密鼓。 “青花瓷”是吴嬷嬷,喜歡穿青花瓷感的衣服,总是白配蓝蓝搭白,锦言心底将其标注为青花瓷,教言行礼仪,起卧立走等等一切外在的视觉內容。 “景泰蓝”陈嬷嬷教授下午的课,女红算术管家理事之类的内在技能,开始“景泰蓝”還负责教授诗词歌赋,“青花瓷”也有教授弹琴鼓瑟之內容,是卫老太太看過课程表后,大笔一挥把這两块內容都去掉了: “就算四丫头再聪明,能在两個月内学成這些东西?這些個一时半会儿用不上的都不用学了,能把這些必须的学個两三成就够了。” 锦言知道此事内情后深深佩服老太太的一针见血,你說,她又不是超人,怎可能在两個月内变成個全才,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关键是通過這样的短期强化培训,能做到看上去挺美就是胜利的目标。 分割线 “老二,這两天派去公主府的人该回来了吧?” 老太太這些天心一直悬着,虽說锦言接回府了,似乎有那么一点底气了,但天家的事儿谁都說得准呢?一日沒有消息一日就在火上烤着。 “估计就是這一两天吧,母亲也别太過忧心了,我看锦言這丫头通透得很,模样也好,她嫁给永安侯,比锦云更合适些。” “但愿祖宗保佑……原以为高攀了门好亲……這永安侯,小时候就是有才华的,文章做得好拳脚也厉害,谁知,竟是個混的!” “母亲!……”老二爷张了张口,欲言又止,這永安侯可不是卫府能在背后编排的。 “我知道!我知道!” 老太太不客气地打断他:“這不是在家裡,就咱娘俩嘛夺鼎1617!那可不就是個混账东西!說是文韬武略,瞧着光鲜!說起来,世家子弟有几個沒点小毛病的,但规矩礼法上总是大差不离,像他那样行事的有几個!若不是为了家族前程……我原想着全家下了大心血养着锦云,就算是耗了她一辈子,为了卫家,为了她自己的父母亲人,她也能生受了……谁知這丫头!說什么心悸,哪有什么心痹之症,定是一心寻死不知偷用了什么药……” “啊!”卫二爷吃了一惊:“不会吧?” “怎么不会!這個不懂事的,好在還有個锦言,要不然一家人都得被她害死!” 老太太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得了得了,心痹就心痹吧,一死百了,我看她娘也是個不知情的,這事儿就不要再追究了,不過,老大家裡教养出這样不识大体的孽障,总归是她不贤!既然身体不好,以后就将养着吧……只是,锦言這丫头,若是让她顶了這门亲,会不会不妥当?” “能有什么不妥当,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她能违了去?”卫二有些不以为然。 “话虽如此,她可不是在這府裡长大的,這些天我仔细端祥着,這丫头說话行事极有分寸,进退得宜,两位教养嬷嬷說她虽不及锦云聪明,却是個认真好学的。我观這丫头,性子看似温和绵柔,实际未必是個好相与的!那真机道人可是有七窍玲珑心的,锦言跟着她不可能是根木头!养了二十年的都靠不住,這刚接回来的還指望着能一心一意?……” “她就是有想法又能怎么样?一個小丫头還能翻上天?沒有家族庇护,她有什么?”卫二爷冷笑道。 “哼!家族庇护!這十五年家族沒庇护她不也长大了?你别忘了她可不是在卫府长大的,說起来真能沒有怨恨委曲?若真逼急了,她铁了心要跑回观裡做道姑修行,府裡的脸面還要不要了?” 卫老太太有些恨铁不成钢:“老二,你呀你!别以为内宅事小,要是公主府同意继续联姻,锦言却抵死不嫁,你在外面再厉害能干,有用嗎?能绑着她上花轿?你当长公主府是吃素的!” “母亲教训的是!”卫二爷脸有愧色。 “四丫头不是锦云锦萍锦莼,她们几個自小养在眼前,心性脾气都一清二楚,這四丫头看着乖巧纯良,天真一片,是真是假都两說着,公主府答应婚事,就得哄着她高高兴兴嫁了,若亲事不成,凭她的人材模样,也能联门好姻亲”。卫老太太谈笑间已经规划好了锦言的终生大事。 “可是,就算她愿意嫁,嫁了之后如何行事,我們還是插不上手呀,也沒什么拿捏之处。”卫成清觑了下眉头。 “拿捏什么?你当长公主府是什么地方,她就是欢欢喜喜地嫁過去,也不可能让她当家掌权,只要她做了侯夫人,這门亲事就是做数的,外人眼裡,卫家就是长公主府永安侯的岳家!” “要說拿捏的,不是還有李氏在!沒有养恩,還有生恩呢,她能不管自己的亲娘?”卫老太太咬牙一笑:“這李氏总算是有点用处!也不枉白养了她這么多年。” 卫成清忍了忍還是把话咽了回去,就算当年三弟娶李氏不对,可這锦言毕竟是成风的亲生骨肉,若是三弟知晓他的女儿被放在观中不理不睬又被算计嫁了,会是何种反应? 這么多年過去了,成风一直音讯皆无,家族对他的妻女如此对待,若有一日,成风真回返了,依他的那個脾气,這個家怕要闹個底儿朝天吧? 成风对李氏,那不是一般的夫妻情谊!可谓情比金坚。 不過,說起来這亲也沒什么错,锦言是长在观裡,但出落的也不错,這门亲事原是太后与老太妃定的,也是一顶一地好。 至于李氏,卫家的主子们从上到下从沒有真正认可過,即便是這样,不也接进府裡养着了呢…… 总不能要求他们真把李氏当成府裡的三夫人相待吧? 卫成清仔细想了想,似乎也沒有什么对不起的,就释然了重生之文娱全才。 “母亲,說起李氏,锦言入府也快二十天了,从未提過她的父母嗎?按理說,她应该在入府认亲的时候就要问的呀,为什么這么多天不吭声儿呢?”卫成清不解地问。 是呀,为什么呢? 卫老太太也很是费解,难道她在等着要我們先开口? 分割线 去公主府送信的嬷嬷、管事回来了! 带回长公主的亲笔信——太后娘娘会下懿旨赐婚,长公主府永安侯改聘卫四小姐锦言,婚期不变。 又過两日,懿旨到了,赐卫府嫡四小姐卫锦言与永安侯任昆结为良缘。 虽說婚期不变,又是姐亡妹嫁,长公主府還是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請期,一一按礼仪重新来過,虽然時間紧些,却无一遗漏。 說起来,婚期都定了,再来請期,纯粹是多余,为的是表示公主府对改聘新娘子的尊重——虽然都是出自卫府,但毕竟房头不同。三房的卫成风是下落不明,当初可是名满天下的状元,对其嫡女不可太過怠慢。 只是最后的迎亲,事先言明永安侯差事在身无法亲迎,由永安侯的伯父并堂兄及长公主府的总管家与长公主身边有品阶的心腹嬷嬷亲迎,卫府這边,定了二老爷卫成清和四少爷卫决明前往京城送亲。 面上老太太对长公主府這般抬举锦言是极为高兴,這都是给卫府的体面。 私底下裡却多了一份担心,如此虽說是抬举三房,实际却是打了大房一脸,說来說去,长公主還是因锦云的死对卫家,尤其是长房存了份不满。 婚期定在十月初十,送亲的队伍走得慢,算下来,九月初就得动身,這嫁衣嫁妆之类的都還沒办置呢。 嫁妆還好說,紧着人手還赶得出来,但嫁衣来不及绣了,若是卫府的四小姐出嫁穿的是在绣坊裡买的嫁衣,一应被褥铺盖用品也都出自坊间,传出去到底是会伤了府中脸面,哪個大家女子不自己绣嫁妆? 老太太忙得心头冒火。 二太太使出了浑身解数,還是按了葫芦起了瓢,事情真是太多了。 按說以卫府的家底要在月内置办份嫁妆倒也不难,只因锦言是要嫁进长公主府,寻常的东西拿不出手,但真正的好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所以但凡是稍有家底的人家,都会早几年开始给女儿置办积攒嫁妆,更有甚者,女儿一出生就开始置办的。 卫府亦如此,只是姑娘们先后嫁出去,打家俱做床榻的好材料基本上用了七七八八,别的好东西虽也不少,但未必都适合做嫁妆,况且除了原先送来给锦云的如今成了锦言的聘礼外,公主府又加了一份,照着這聘礼,嫁妆又怎么能含糊了? 真是一波不平又起一波,老太太盯着自己的私库单子挑挑捡捡,這桩婚事必须得体体面面的,不能再生半点波澜。 得先跟锦言把婚事摊牌——赐婚,青灯古庵出家之类的话是沒用的,除非死了,否则绝无更改。 老太太有点拿不准,锦言這丫头会有什么想头? (咦?居然有推薦!谢谢……开心雀跃下) qududuc高速,本章節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節還不错的话請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 這篇小說不错推薦 先看到這裡书签 TXT全文下载 如果您认为不错,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的連載更新 請进入《》发表您对该作品的建议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读读、、、、、等类型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