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雞鳴,丑時
小德子搖頭,低聲呢喃:“不可能。”
他踉蹌兩步,癱坐在地,擡頭望着沈謙,表情無比複雜。
“不可能!”他大喝一聲,“乾爹他不會這樣對我的,他怎麼能這樣對我!?他怎麼可以,嗚嗚嗚……”
他將那碎花的包袱按在自己的懷裏,又哭又笑:“我只有那一個弟弟,我只有他了,乾爹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怎麼能啊。”
十六七歲的孩子,想不明白真心未必換真心的道理,甚至對利益置換知之甚少。
田安宜從沒把自己當人,自然也不把和他一樣的閹人當人。
有利用價值了,給個甜棗,沒價值的,立馬殺掉。
“他許諾我照顧好我弟弟,我才樂意幫他做事,他怎麼可以出爾反爾,背信棄義?”
小德子又哭又笑,長久以來支撐他的東西,像是被蟲蛀的蘋果,突然坍縮變壞,發出臭味。
他痛苦難受,坐在地上將自己蜷縮起來。
片刻後,卻又像是想到什麼一樣,掙扎着爬到沈謙腳下,扯着他的衣襬,驚恐道:“我爹呢,我爹孃呢?”
他仰起頭,通紅的眼眸自下而上望向沈謙。
他眼眸裏帶着祈求,帶着懇切,只是那道光,隨着沈謙長久的沉默,慢慢暗淡了下去。
小德子緩緩鬆開手,他癱坐在地,扭曲的、自嘲地笑起來。
“我真蠢……我真蠢啊!”
沈謙往後退了半步。
他轉身,臨走時側目道:“我沒有長公主的慈悲心腸,也不需要你作證些什麼,你自以爲是物證的東西,本身就毫無價值。張德,來世別再入宮了,要堂堂正正留在宮外,才能真的保護你想保護的人。”
說完,他大步離開。
身後,暗影落下,血濺當場。
小德子本名張德,出生時正是李家爭奪天下時最關鍵的那幾場戰役。
他自小就聽孃親唉聲嘆氣,話裏話外都是埋怨。
埋怨這打不完的仗,讓他們無家可歸,讓張德父親染一身病,讓她一個女人扛起全家的擔子。
都是因爲李家要打這一場又一場的仗!
他不懂,也不知道換個人坐江山,生活能有什麼變化。
反正坐江山的不是他,換了誰,天上都不掉銀子,也不解決今天晚上喫啥。
反而因爲這羣人的打打殺殺,他們一家居無定所,當了四五年的流民,連個安定的機會都沒有。
賺不到銀子,治不好爹的病,娘一個人撐着全家,身上還揹着一個喫奶的弟弟。
張德是恨的。
管他誰贏,他都看不順眼。
推行什麼好政策,在他眼裏都是別有用心,都是亡羊補牢,沒用。
現在知道關心他們,打仗的時候怎麼想不起他們有多困難呢?
這羣政客,坐江山的人,都是馬後炮!
他越是如此憤恨,越是舉步維艱。
不屑於去老爺家裏做書童,也不願意沉下心來種田,亦或者花點銀子拜師學藝。
他覺得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都是因爲打仗。
如果李家人不反,如果現在還是大梁,他定能謀一份不錯的生計,何至於淪落至此?
所以當田安宜第一次看中他,準備把他推薦給邵思昌,上個學堂,未來好送進朝廷當楔子的時候,他是不願意的。
他破口大罵,卻不是罵戰亂和李氏,他罵的居然是前梁不行,連區區一個李氏都擺不平。
田安宜笑眯眯瞧着,拍手稱快,但轉頭就讓人把他一家打到半死。
他踩着張德的頭,給出兩個選擇。
要麼,一家子整整齊齊死在這。
要麼,認他做乾爹,入宮當太監,興許在未來,說不定有機會發揮點作用。
張德莫名感受到一股滿足。
被人壓在地上摩擦,卻從心底生出一股暢爽淋漓的感覺。
他覺得這纔是強者,是值得追隨,可以追隨的人。
這樣的人,一定不屑於碾死他這樣的螞蟻,只要跟隨,未來定會是一片光明。
定會是的。
張德倒在血泊裏時,他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彷彿又回到了那個下午,他被田安宜踩着頭,被那般不屑的唾棄。
他想起來了,田安宜在他獨自暗爽的時候,還說了一句話。
他說:你什麼也不會,徹頭徹尾的毫無價值,死了就死了,居然還有臉說天地不仁……你也沒以真知灼見回報天地啊!
面頰下流出溫熱的血,張德覺得自己心跳的聲音越來越大。
他想起來,手臂用力撐着地面,努力了幾次,卻都站不起來。
張德怕了。
死亡的恐懼席捲全身,他想喊,喊不出口,想說他錯了,再給他一次機會吧,卻絕望地發現四周一個人也沒有。
怎麼辦,就這麼死了,好丟人,好沒臉。
抱怨一生,一事無成,如何去見列祖列宗?
他掙扎,彷徨,睜大雙眼,眸子裏慢慢失去光。
仲夏夜,皇城內的喊殺聲,成爲爲他送葬的催命曲。
門外,北息回頭望去,對上那雙死不瞑目的眼睛。
他遲疑兩步,好奇道:“……主子早就知道是他,爲什麼留他活到今天?”
沈謙沒回頭,只清冷道:“因爲李念信他。”
北息有些悵然,似懂非懂,收回目光。
打殺聲響起來時,皇城內院中,甘露殿前,有些一輩子沒上過戰場,沒見過血的臣子,當場嚇軟了腿。
高臺上,李念站在地圖前一言不發。
夏修竹見她一點想走的念頭都沒有,忍不住催促:“臣掩護您和聖上,你們先走。”
李念沒看他,依舊看着面前的地圖。
夏修竹着急:“長公主殿下,臣……”
“夏世子。”李念微笑側目,脣角勾起,這纔看過去。
她從容淡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我不走,聖上也不走。”
夏修竹下意識道:“這都什麼時候了……”他來回踱步,思量片刻,厲色駁回,“不行,臣必須把你們送出去。”
李念看他着急,笑起來:“你啊,急什麼。放心吧,你祖父三個月之前已經出兵南下。”
夏修竹不知此事,恍然收腳:“……我爺爺?”
“嗯。”李念指着地圖上下半段,“十日之前,最後一封軍情送過來的時候,已經拿下這裏,還餘下這五城。”
南方二十郡縣,被夏家軍攔腰劈成兩節。
上下分離,顯然是要逐個擊破。
夏修竹這才癔症過來,趕忙仰頭看圖。
“抱歉,這事情沒告訴你,如果讓你知道,你定然請戰,可現在這節骨眼上,獨獨你和沈謙兩人,都不能離京。”她直言,“你若離京,邵思昌一定會察覺。反倒是建安郡公,打着‘回老家致仕’的理由出發,更合情合理。”
夏修竹的手掃過地圖,他震驚的不是誰帶兵打仗,他震驚的是這大膽至極的攔腰截斷。
“這麼粗獷的打法,前所未見。”他震驚問,“是長公主殿下安排的?”
李念挑眉。
“……這是分合策略,‘我專爲一,敵分爲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衆而敵寡’。”
夏修竹頗驚訝,盯着地圖,連連道“妙”。
李念沒說話,她突然哼笑一聲。
到底也沒告訴他,這句話是出自千年之後流傳於世的《夏氏兵法》中。
而寫書的人,正是眼前的夏修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