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封邑 作者:沙漠 类别:歷史军事 作者:沙漠书名: “如何不同?”/p 段沧海道:“旭日镖局虽然人都死了,但是镖车却都還在,不過车裡的货物不翼而飞,什么也都沒有留下。”/p “货物飞了?”杨宁双眉一紧,轻声道:“這就奇怪了,如果是要将货物劫走,直接将车子拉走就是,为何還会留下镖车?难道是将货物换到他们自己的车子上?”摇头道:“如果要劫镖,自然是速战速决,越快越好,要将货物重新搬运,耗时不少,那帮劫匪难道脑子进水了不成?”/p “哦哦,世子,脑子进水是什么意思?”段沧海感觉這句话很是新鲜,立刻虚心請教。/p 杨宁瞥了他一眼,道:“脑子裡都是脑浆,进水之后,脑浆子和水混在一起就糊了,泡久了,就沒脑子了,這你听不明白?”/p 段沧海心下赞叹,暗道世子爷這個比喻当真是新奇有趣,心下却有奇怪,暗想世子爷的脑子以前并不灵光,可是今次却是一针见血,瞬间就能发现其中关窍,這脑子可比平常人要好用的多。/p 自打世子回到府裡之后,比之从前已经是大不相同,暗想是不是因为世子被绑架過一次,受到刺激,反倒是让世子爷变得聪明起来?如果真是如此,那還真是因祸得福,坏事变成了好事,冥冥之中,或许是锦衣侯和齐家的祖上在保佑這位世子。/p “世子說得对,這就是問題所在。”段沧海道:“镖车尚在,货物却都飞了,這還真是蹊跷得很。”又道:“齐峰听人议论,不少人還在怀疑這两支镖队是同一伙人所劫,不過我看应该不可能。”/p 杨宁点头道:“作案手法不同,而且這种大案,一旦干完一桩,想到的就是立刻隐藏起来,很少還会想着继续干第二桩。”心裡却是想着,四海镖局遇难,只是命不好,那帮飞蝉密忍并不是真的要劫镖,此后镖车失踪,自然是飞蝉密忍善后处理而已,他们是要追杀萧光,自然不可能去找旭日镖局的麻烦。/p 记得自己离开的时候,那灰袍长者還在与飞蝉密忍厮杀,却也不知道是死是活。/p 段沧海竖起拇指,“世子爷一针见血。”随即道:“如今真是怪事连连,死了那么多人,這两家镖局虽然实力雄厚,可這一次也要大出血了。”/p 杨宁想着“货物飞了”那句话,脑中光芒一闪,眼角微微跳动。/p 劫镖却将货物调车,這当然不符合逻辑,在杨宁看来,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劫镖那伙人担心赶着镖车会被人追到线索,所以将货物调车,而且前提還是货物容易搬运,并不会耽搁太长時間。/p 不過即使换车,稍微聪明一些的劫匪也绝不可能在事发现场耽搁,定会将镖车拉到远离事发现场之处再行换车。/p 除了這种可能之外,另有一种可能,便真如段沧海所言,货物自己会飞。/p 如果只是平常货物,当然沒有這個可能,可是如果货物是活的,当然可以自己走动。/p 想到此处,杨宁身体微微一震。/p 如果真是這样,那旭日镖局就很有可能是与萧易水联系的镖局,小蝶也便是被旭日镖局从会泽城外带走。/p 那么货物飞走,也就有了可能。/p 杨宁心下跳的厉害,他希望自己的判断沒有出错,照這样說来,小蝶她们很有可能并沒有被送到京城,而是半道已经走脱。/p 他既是欢喜又是担心,如果說是有人半道杀了镖局的人,将小蝶那群姑娘救走,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可如果只是黑吃黑,小蝶刚离虎口又入狼窝,那么处境依然是凶险之极,反倒不如被镖局带到京城。/p 镖局将小蝶带到京城,自己借助侯府的势力,暗中打听,未必不能查到小蝶的下落,毕竟就這短短時間就已经查到旭日镖局,再细查小蝶应该也不会太過困难。/p 可小蝶如果落入另一伙人手中,再想找到,可就真的不容易了。/p “世子爷,你怎么了?”见到杨宁表情阴晴不定,神情怪异,段沧海自然不知道杨宁所思,担心起来。/p 杨宁回過神来,道:“沒事,就是想今天還有沒有人過来。”/p 段沧海道:“该来的這些日子也都来了,再有人来,也只是外地的,等到将军出殡,人会多起来。”/p 杨宁点点头,问道:“邱总管去哪裡了?半天沒见着人影,对了,他借到银子了嗎?”/p “用当铺做抵押,要从钱庄借几千两银子并非难事。”/p 杨宁“哦”了一声,“是从钱庄借银子?段二叔,你說咱们侯府這么大,也算是大楚一等一的豪门,怎地连银子也不够使?就算一时不凑手,也用不着拿当铺做抵押去借债吧?”/p 段沧海道:“這些事儿,我懂得也不多,不過钱庄的规矩,便是一两银子,也要有东西抵押,莫說几千两银子了。”/p “咱们侯府就不认识有钱人?”杨宁道:“京城是最繁华的地方,王公贵族那么多,咱们.....咱们好歹也认识些人吧?”/p 段沧海摇头道:“京中与咱们侯府有交情的自然不在少数,可是老侯爷立下過规矩,绝不能与任何官员有金钱往来。”/p “啊?”杨宁奇道:“還有這样的规矩?”/p “世子以前不管這些事,所以不知道。”段沧海正色道:“老侯爷为人正直,即使被封爵,也是清正廉洁,按照老侯爷当年的說法,但凡与任何人有了金钱往来,便有了利益关系,做起事来就不方便。将军在世的时候,也是严守老侯爷立下的规矩,并不与王公贵族有金钱往来。”/p 杨宁叹道:“如此說来,即使有人送银子孝敬侯府,那也是不能拿了?”/p “那是自然。”段沧海肃然道:“不但如此,将军在前线征战,朝廷但有赏赐,将军也都全都赏给部下将士,从不留下一文钱。”又道:“不過将军是千户侯,从老侯爷开始,就赐有三千户封邑,而且還有数百顷良田,平日裡倒也能够衣食无忧。”/p “我擦!”杨宁忍不住爆粗,“三千户封邑,数百顷良田,就只能是衣食无忧?段二叔,你开什么玩笑。”/p 他之前见锦衣侯府为了几千两银子犯愁,心下疑惑,只以为侯府当真贫穷,此时才知道這侯府的经济来源实在不弱。/p 三千户封邑,每年收入必然不菲,再加上数百顷良田,侯府虽然老老小小有上百人,但要养活這些人实在是易如反掌。/p “沒有开玩笑。”段沧海知道世子对银钱一无所知,耐心解释道:“咱们侯府的进项虽然不少,可是花销也是极大。”/p “花销?”杨宁道:“我也瞧不出能有什么花销能将那么多银子全都使了。”/p 段沧海苦笑道:“世子有所不知,三千户封邑,数百顷良田,听着似乎不少,可是那些进项进入侯府的却微乎其微。”/p “這是什么意思?”杨宁皱眉道:“难道還有人横刀夺银?”/p “那倒不是。”段沧海压低声音:“侯府的封邑在江陵,那是齐家的祖地,老侯也就是从江陵出来。封邑在故土,老侯爷每年收缴的赋税都是很少,所以這一项进项远比不了其他王侯。而且封邑的赋税,老侯爷在世的时候就立下了规矩,其中五百户的收入给了三老太爷那一房。”/p 杨宁此时才恍然大悟,难怪顾清菡和邱总管提到江陵的银子,原来那是封邑收入。/p 只是他沒有想到,三千户封邑,竟然還有五百户转到了三老太爷那一房,原来三老太爷那一房竟然是侯府养活着。/p “就算是這样,银子也不可能不够用吧?”/p 段沧海轻声道:“老侯爷和将军都是重情重义的仁善之人,他们征战沙场,待手下将士如手足。将士在前线阵亡,朝廷的抚恤向来也不是太多,留下的孤儿寡母自然凄惨,老侯爷在世的时候就开了先例,不少跟着他战死沙场的将士,家中太過贫困不堪,留下孤老弱小难以生活,侯府每年都要拨出银子接济,虽然不是太多,但总能让他们活下去。将军也是继承了老侯爷的法子,世子你自己算算,這样一来,侯府還能有多少进项?”/p 杨宁怔了一怔,倒沒有想到還有這样一出。/p 跟随锦衣侯两代人征战沙场的将士不在少数,就算只有一小部分需要接济,对侯府来說也是一项极大的花销。/p “那個.....這淮水之战打了這么三年,死伤无数,這几年死的人還沒算进去吧?”杨宁道:“总不会以后還要接济這些人的家眷吧?”/p “要是那样,再有三千户封邑也是不够。”段沧海摇头道:“而且人数若太多,咱们侯府一一接济,恐怕有人会說咱们侯府收买人心,反倒不妙。之前接济的人不算太多,朝廷已经有人在背后說過将军,好在圣上对将军信任有加,知道這是老侯爷重情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压低声音,“這一次将军過世,宫裡沒有任何旨意過来,只怕也无人再想到那些战死将士的家眷了。”/p 杨宁這才明白为何侯府收入不薄,但是府银却捉襟见肘,中间却原来是這么一档子事。/p 不過由此亦可见,锦衣侯两代人深得人心,将士愿意跟他们出生入死,却也不是偶然。/p 便在此时,却听得外面传来声音:“武乡侯前来祭拜!”/p 声音之中,只见邱总管忽然冒出来,匆匆到了杨宁边上,低声道:“世子,武乡侯到了,這是他第二次過来,只怕也是为了来瞧你。”/p “瞧我?”杨宁皱眉道:“我有什么好瞧的?”/p 邱总管道:“武乡侯是世子未来的岳父,您是他未来的女婿,知道你安然回府,前来看望也是理所当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