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十二章 此路原不通

作者:未知
(求收藏!) 三天的大考乏善可陈,那些拗口晦涩且又限制发挥的题目让宋楠欲哭无泪,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秉承着后世读书的好习惯,宋楠算是将卷面写的满满登登,也不知是否文题相应格式规整,更别谈什么幻想中的被主考官一眼看中拍案叫绝之类的好事了。 宋楠自认尽了力了,考前的一番恶补基本上对八股文章的固定模式有了了解,至于模仿的如何,是否神似而型不似那也无暇顾及了,悔就悔在早知自己会穿越来此,怎么着也要在图书馆查几篇好八股文章背熟了带過来,可见世事难料,天下沒后悔药可买。 出了低矮的号舍,走出贡院大门回首而望,宋楠对這场大考唯一的印象就剩了冷眉横目穿着大红官服的督学主考们,以及满号舍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那是在门口脱衣搜检带来的后果,大多数身体孱弱的秀才们都冻感冒了。 乡试放榜的效率還算可以,从送批到圈定中举人选也只需二十余日,這段時間,宋楠只好和李大牛和忠叔逗留在大同府等候发榜;其实宋楠心裡明白,除非主考瞎了眼,否则自己绝无可能中举,但既然已经来了,又何妨在乎這二十余天的等待。 在大同府闲逛了数日之后,宋楠也腻味了,大同府是西北边陲重镇,除了防备东北方向的蒙元余孽還要防备西北方向鞑靼国的骚扰,城中除了高大坚固的防御敌楼和城墙之外,便是沒日沒夜巡逻查勘的各卫所巡城兵马,很多地方都不能涉足,只能在街道上闲逛。 时值深秋,城中一片灰蒙蒙黄尘飞扬,又无悦目景色可游玩,天气又逐渐寒冷,几日后,宋楠索性缩在客栈裡烤火不出去了。 宋楠心裡有些发愁,科举之途恐难以走通,然则将来的路该怎么走,总不能终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吧,想来想去,宋楠决定還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后世自己是商界精英,何不利用這一点做生意赚钱,商道之途也许古今不尽相同,但起码有共通之处,凭自己的本事,当不难发家。 于是宋楠便有意识的在繁华的大同府街市上观察筛选,寻找可以能做买卖的项目,看着满大街的铺面,什么盐油、酒楼、、饭馆、妓院、粮店、棉布店、丝绸店、茶叶店、铁器铺、木材铺、牲畜所、陶瓷行、典当行、钱庄之类的,沒有一样是自己熟悉的行当,自己后世从事的是房地产行业,在這裡无半分的用武之地。 思虑再三,宋楠决定从饮食业入手,一来成本低,二来民以食为天,這個行当无论在什么朝代都有立足之地。 宋楠开始了在大同府的市场调查,各家酒楼茶馆小吃店都要去观察套问一番,结果让宋楠很是失望,大同府光是一家中等的酒楼便要三五千两银子的本钱,大酒楼恐无上万本钱无法开办;虽然大的酒楼利润還可以,但低档次的茶楼饭馆的利润便不够看了,大多数经营饮食的店铺都是有自家的房产店铺,免了租金這一條才能经营下去,自己手中的一千多两的成本恐怕也只能在蔚州那個小地方租個店面开個小酒楼经营。 好在宋楠很快想到了办法,从宋府夺回的北大街的那间宅院恰好临街,如今租给他人居住,只要收回来稍加改造,便可当做店面经营;這样一来起码可以省却三成的成本,而酒楼的规模便可扩大一些,越是规模大,越是高档,利润也就越丰厚,這是后世自己总结的一條不为人知的规律,不知在這年头能否行得通。 但宋楠還有個最担心的問題,本来讨回那两千两银子便是打算留着给母亲和家人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如果孤注一掷的拿去经商,万一血本无归,岂不是又一夜回到解放前?全家又要为了生计发愁?這是宋楠绝不愿意看到的。 纠纠结结的過了二十余日,已经到了九月中旬,贡院终于贴出了告示放榜,一干望穿秋水的秀才们顿时沸腾起来,贡院告示栏前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数千名秀才眼巴巴的看着大红榜上的五六十個名字,希望自己的名字便在其中。 宋楠靠在贡院广场一角的一棵大榆树下,他不想去看榜,因为他知道看了也是白看,倒是李大牛仗着一膀子力气横冲直撞挤进人群去找楠哥儿的名字去了。 入榜中举的秀才们有的默默流泪举手礼天,有的大叫大笑状若疯狂,有的豪气干云挥舞着胳膊要去請客摆酒,有的压抑住心头的狂喜用不屑的口气对身边贺喜的人装逼:“一切在我意料之中,有何惊喜可言?” 沒找到自己的名字還不死心,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的将榜单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残酷安排,白着脸默默离去,陪同前来的人也是一脸失望;更有的瘫坐地下嚎啕大哭,呼天抢地,一副要死要活的摸样。 人生百态尽在其中,命运尽在几张红榜的方寸之间或扭转或沉沦。 宋楠看着這一切暗自感叹,不得不承认,在這年头中举便从此走上一條康庄大道,普通百姓沒有别的出路,唯有靠這一條道,端上皇上的饭碗,从此便一切无忧了;可悲的是,自己腹中有比這时代所有人都多的知识和经验,却偏偏走不上這條道去。 李大牛满脸沮丧的挤出人群来到宋楠面前,小心翼翼的组织着措辞,生恐打击了宋楠。 “楠哥儿……俺找不见你的名字,俺不太认字。要不你自己再去看一遍?” 宋楠吐出口中的草茎,微笑着拍拍李大牛的肩膀道:“不用再看了,咱们回吧。” 李大牛道:“楠哥儿,你可别伤心,你不是說了么,條條大路通那個什么罗马,沒中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干什么不吃饭。” 宋楠噗嗤一笑道:“你学的倒是挺快,不用安慰我,我沒事,来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倒是娘亲要伤心了。” 李大牛道:“宋大娘定会让你温书,三年后再考。俺觉得楠哥儿你好像对读书沒什么兴趣了,跟以前的你不太一样。” 宋楠道:“再读三年书也是白搭,沒得蹉跎了青春,荒废了岁月,我已经想好了,回去后要跟娘亲坦诚心意,我已经决定从商,将来成为大明朝的大富翁,這不也挺好么。” 李大牛兴奋起来道:“這倒不错,大牛跟着你跑腿儿。” 宋楠哈哈大笑,两人勾肩搭背的离开贡院广场,回到客栈收拾东西,带着忠叔赶回蔚州。 数日后,宋楠等人回到蔚州,得悉消息的宋家小婢小萍早已携李大牛的妹妹二丫赶在城门口迎候,一路上宋楠想的好好的,可临近家门心头不免惴惴,他害怕看到母亲失望的目光。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宋家上下一片静默,虽然极力的掩饰,但目光中深深的失望還是刺痛了宋楠的心,宋母一如既往的平静,做了好菜好饭让离家月余的儿子好好的吃一顿,对于宋楠落榜之事却只字不提。 天黑之后,宋楠下了决心去母亲房中和她谈谈,掀开门帘跨入西厢房宋母的房间之时,宋母正在油灯下呆呆的出神,宋楠心中一痛,虽然实际上自己是另外一個人,但实际上内心中却很自然的认同了母子的身份,让宋母失望难過是自己最不愿做的一件事。 “母亲。”宋楠低低的叫了声,垂首立在灯下。 宋母一惊,回過神来,看见宋楠顿时脸上满是笑意,轻声道:“楠儿,你来了。” 宋楠道:“孩儿不孝,来向母亲认错,孩儿叫母亲失望了。” 宋母拉着宋楠的手道:“别說傻话,科举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我大明朝每科数十万学子应考,中举的也不過千余人,再往上中进士的不過数百,本就是條艰难之路。头几年你身子不好,也沒读好书,這不怪你,都怪娘给了你個孱弱的身子。再者說今年沒考好,好好温书,三年后再考便是了,你才十六,有的是年头呢。” 宋楠无语,想了想咬咬牙道:“娘,孩儿不打算温书参考了。” 宋母一愣道:“我儿怎么了?读书乃是正途,娘希望你能光宗耀祖,你以前不也发過誓么?再說了你爹在世的时候便交代我要供你读书,为娘的岂能让你爹失望?” 宋楠挠头道:“以前我发過誓么?我倒是不记得了;只是我觉得我不是读书的料,還是趁早别浪费光阴为好;我已经想好了,要从商做买卖,咱们赚钱成大富之家,不也挺好的么?” 宋母怔怔看着宋楠道:“儿啊,你真叫娘失望了,好不容易读到秀才身份,好歹也是個有头脸的读书人,你岂能自甘堕落去从商?行商虽能富家,但一来你何来从商的经验,二来你一個秀才经商,岂不叫人笑话;娘绝不容许你這么做。” 宋楠還待再說,宋母已经背转身子抹泪了,宋楠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规劝,但听宋母抽泣道:“儿啊,娘知道你這次落第心中必然极为失落,但你不能失去信心,凭我儿的才智,定能高中,只是时运未到罢了,听娘的,好好温书,三年后再考。” 宋楠叹了口气道:“若是三年后又不中呢?” 宋母蹙眉道:“怎么会?若真是那样,便再接着读三年再考,一直到考中为止,什么从商之类的话,娘再也不要听了。” …… 宋楠无可奈何回到东厢房,直到半夜依旧无法入睡,只睁着双目看着黑漆漆的房顶,耳听窗外寒风掠過树梢呜呜有声,宋楠的心中也是一片冰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