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司會審聲勢盛

作者:魚羊果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合成三司衙門,掌管大明中樞司法。

  刑部主管刑法,偵緝抓捕嫌犯,並進行審理量刑;大理寺掌刑獄案件的最後複覈、審查,另外還要批覆極刑判決的執行命令;在刑部和大理寺以外,都察院雖不直接參與案件審理,但有監督稽查,以及問責之權。

  地方官府審理案件,判處嫌犯斬首之罪,總會說上一句“秋後問斬”,就是因爲必須將案卷交付大理寺做最後審查,簽發斬首執行的命令,從地方到京師一來一回往往就得幾個月的時間,春天的案子怎麼也得等到秋天才能開刀。

  只有大理寺審理的案子,纔會下達“斬立決”的判決命令。

  在戲臺子上總能看到北宋青天包拯,隨手拋下僉令牌,大吼一聲“開鍘問斬”,那不過是後人的杜撰罷了。

  包拯進入北宋中樞以後主要在戶部任職,管着朝廷的錢糧口袋,他的那些審案傳說大都是仕途中期任開封知府時流傳下來的,雖然也斬過皇親國戚,可是卻沒有資格當場問斬,必須上報大理寺批覆。

  朝綱萬萬不能亂,若朝廷沒有了規矩,衙門之間就沒有了管束,如此一來天下也就亂了,這個時候往往是一代王朝走向覆滅之時。

  三司衙門就是大明司法的基石。

  凡遇重大案件,地方官府提請交由三司衙門官員組成聯合公堂,共同審理,稱“三司會審”;遇有特別重大案件,則由三司衙門會同六部尚書,以及通政史聯合審理,稱之爲“圓審”;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交辦的案件,由三司會同錦衣衛審理,東廠行使監督權力。

  這是大明從立國之初就建立起來的司法體制,各衙門互不從屬、層層監督,力求司法公正,已經運行了百五十餘年。

  三司會審的案件通常是在大理寺衙門中開堂,由擁有最後審判之責的大理寺官員主審,刑部派遣官員協助旁審,都察院官員前來聽審。

  每一個三司會審的案件都是轟動大明的大案,因此每當大理寺門前的鳴冤鼓敲響,總會引來無數百姓,甚至是官員前來觀看案件的審理過程。

  ……

  嘉靖三年十月初八,大理寺衙門。

  “咚!咚!咚!”

  沉寂多時的大理寺鳴冤鼓在衙門力士的擂動下,響徹北京城。

  位於紫禁城西,阜財坊中的大理寺衙門門前的街面上很快聚集了裏三層外三層的百姓,其中不乏拖家帶口前來的人,賣乾果、小喫的攤販挑着擔子氣喘吁吁地趕了過來,找個有利的位置做起了看熱鬧人的買賣,那場面跟趕廟會差不多。

  擂響鳴冤鼓以後,還得有半個多時辰纔會開堂,時辰尚早,沒有擠到衙門門口的人三三兩兩地聚在街邊,說着亂七八糟的閒話:

  “王夫子,今兒來的人可真不少,您老人家官面上的消息靈通,可知道待會大理寺開堂審的是什麼案子?”

  “這也叫人多?”

  衆星拱月般被圍在中間的王夫子不屑地說道:

  “你們是沒見到正德五年開堂審理劉宦那陣勢!別說大理寺門前,就是臨近的幾條街上都擠滿了人,那天守候三司衙門的是錦衣衛,那些人手中的繡春刀就沒有插進刀鞘裏。

  六部、五寺、各司、東廠、錦衣衛……

  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都進了大理寺中,三品以下的只得跟着咱們平頭百姓一起守在衙門口等消息。嘖嘖,那可是咱大明朝立國以來,辦的最大一樁案子,此後幾十年只怕也難再見到那樣的盛況了!”

  王夫子似乎想象了十幾年前那場震驚天下的劉瑾一案,臉上露出神往的表情。

  劉瑾已經千刀萬剮,大家更關心的還是今日會審理哪個罪大惡極的犯人,紛紛催促着王夫子透露些消息出來。

  “哎!”

  王夫子還確實知道點官面上的消息,長嘆口氣,然後才惋惜地說道:

  “今日審的也不算大奸大惡之徒,實在讓人痛惜啊!各位都還記得去年殿試後,狀元、榜眼和探花郎鮮衣白馬遊街時的情景吧?

  意氣風華,躊躇滿志。沒成想到了嘉靖三年,狀元和榜眼在春天的時候已經跟楊才子一起發配充軍,眼看着只留下一個探花,卻沒想到幾個月後也成了階下囚。

  可悲啊!可嘆啊!嘉靖二年的一甲進士算是全軍覆沒了!”

  “徐探花啊!”

  “可是哪個最年輕的進士老爺?全京城的大戶,誰家有待字閨中的小姐,可都爭着上門提親呢,怎麼轉眼就犯了事,這裏面不會是有什麼冤情吧?”

  “有沒有冤情大理寺審了也就知道了!快看,老爺們的轎子到了,只怕就要開堂了!”

  “……”

  街面上的喧譁聲在三司衙門官員所乘坐的官轎抵達大理寺衙門口時達到了頂點,等到邁着八字官步的官老爺走進大理寺衙門不久,擠在衙門門口的人爆發出一陣激動的喊叫聲:

  “開始了!開始了!莫要再吵,小心着被老爺拿進大理寺中挨板子!”

  “威武!”

  威風凜凜的衙役手持殺威棒,整齊地撞擊地板,發出震人心魄的敲擊聲,雄赳赳的號子聲從大理寺堂上衆人的口中由沉悶到高亢地吶喊而出,在衙門上空迴響徹雲霄,街面上喧譁吵鬧的聲音驟然停息,小販們的叫賣聲全都消停了下來,就連少不更事的小娃也被鎮得捂着嘴不敢再嬉戲哭鬧。

  整個大理寺衙門內外一片肅然莊重。

  一衆官員從大理寺後堂魚貫而出,走在最前面的正是今日的主審官,正三品大理寺卿莊之禎,原本這樣的案件不需要堂堂大理寺卿親審,只是都察院前來監督審理的是張璁,大理寺中能隱隱壓過張璁一頭的也就只有莊之禎了。

  若主審官員鎮不住場面,何來“光明正大”一說,不得已大理寺中只能請出主官出面。

  如此一來頓時把“徐階失手殺人案”的層次提升了不止一兩級,自然也更加引人關注,此時的北京城中還有不少沒有到場的眼睛正注視着今日大理寺的一舉一動。

  張璁緊隨着莊之禎坐站在主案旁邊的左首。

  右首是刑部官員的位置,三司會審中刑部總是處於很尷尬的位置,反正也只是陪着太子讀書,來的只是一個正五品郎中,這位郎中走到桌案邊後嘴脣緊閉,目不斜視,一副下官只是打醬油的,全憑兩位上官做主。

  三司官員站定,大理寺中寺丞、司務、書吏、衙役等各級官吏進入各自位置躬立。

  “啪!”

  莊之禎趴下手中驚堂木,中氣十足地喊道:

  “開堂!”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