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口面再一口面 作者:江心一羽 都市小說 武馨安取了小碗,筷子夹了一碗双手放到付氏面前,付氏见状皱眉道, “我們這样的人家,不是那下裡巴人,要弄個肚儿溜圆,大户人家无论盛饭又或是盛面都不可全满,至多装上七分,五分才是最好,你這么满满一碗,当是饿死鬼投胎呢!” “嘻嘻……” 一旁的武媛祯与武莲祯见武馨安挨了训,都捂着嘴儿笑了起来,小程氏忙偏头柔声训道, “二姐儿和三姐儿不可笑话姐姐!” 她說這话时面带微笑,语气温柔,哪裡是训斥两個小的,分明是自己也跟着起哄看笑话,武馨安见這情形,心中冷笑, “哼哼!怎得……這就是事儿来了?” 早知晓她们迟早要寻机会折腾自己,沒想到這第二日便老的大的還有小的就一起上阵了,武馨安如何肯吃她们這一套,她可不是那唯唯诺诺,初见世面心头怯懦的小丫头,闻听得付氏所言,便也跟着嘻嘻一笑应道, “祖母說的是,這碗确是满了……” 說着就着手裡的筷子便夹起一大口来,猛得送入了自己的嘴裡, “呼呼……” 這厢进了嘴裡,還吸溜一下,嘴裡嚼了几嚼,看了看碗裡的, “祖母這下子差不多了吧!” 說罢双手恭恭敬敬的放在了付氏面前,再看那付氏一张老脸立时变了颜色,便是一旁的小程氏也是被武馨安這一手弄得一时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两個小的更是瞪大了眼,付氏一张脸气得通红,怒而将手中的筷子往桌面上一拍, “你……你這野丫头好生沒有教养,怎敢将自己用過的再给长辈!” 她分明瞧见這丫头吸了一口,還咬了一下,這……這還怎么吃! 武馨安眨着大眼儿想了想道, “祖母說的是,這碗面我已是吃過了,确是不能给祖母吃了,還是我自己吃了吧!” 說罢,也不等付氏反应,就又端了碗,唏哩呼噜的吃了起来,那碗只有拳头大小,装满了也不多,武馨安前头一口,后头一口便吃了個一干二净,吃罢冲着一旁伺候的婆子点头赞道, “妈妈们的手艺果然是好!” 婆子们见着老夫人铁青的脸色,沒一個敢当大小姐的夸,纷纷垂下头去不敢应声,武馨安吃了一碗,又取了一個干净的碗,再装了一小半双手放在了付氏的面前, “祖母請用!” 付氏如何還能吃得下去,只怒瞪着眼前的一碗面,半晌不动筷子,武馨安有一小碗面下肚,肚子裡的饥火沒那么燎人了,却是面不改色的退到后头,好整以暇的等着,一旁的小程氏见自家婆婆首战告败,忙挺身出来解围,這厢笑眯眯夹了一块烧香菇到付氏的碗中, “婆婆,您老人家用用這個,如今這月份正是食鲜菇的时候,這是今儿一早在市集裡买的……” 付氏得了個台阶下,脸色稍微,吃了一口香菇点头道, “果然鲜美!” 小程氏转头又冲着武馨安道, “安安,這裡有一道油煎鸡,乃是你祖母最喜歡吃的,你来为祖母夹一块……” 武馨安应声上前,见那鸡肉做得色泽金黄,闻起来香气四溢,用夹了一块放在付氏的面前, “祖母請用!” 付氏哼了一声,吃了一口却是对武媛祯和武莲祯道, “今日這鸡做的外酥裡嫩,肉质嫩滑,你们也吃一块!” “是,祖母!” 两個小的夹了一块吃了,便齐齐放下了筷子,付氏见状点头赞道, “好好!虽說食物好吃,但切切不可贪食,這才是大家闺秀的气派!” 這话是說两個小的,却是讲给武馨安听得,两姐妹都点头称是,却是齐齐拿眼儿去瞄武馨安,武馨安立在后头,都沒拿正眼儿瞧她们一眼,只一双眼紧紧盯在桌上的菜肴上,二人心中暗骂, “這人脸皮真厚,祖母用這法子根本就是对牛弹琴,依我瞧着還不如让人打她一顿板子呢!” 這样粗鄙无礼之人,如何能教得出来? 這一顿饭吃得慢條斯理,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付氏与小程氏一面吃一面讲,這是有心想给武馨安一個教训,却是足足用了一個时辰,慢說是站着伺候的人,便是坐着吃饭的几個都有些不耐烦了。 付氏见也是差不多了,這才放下了筷子, “罢了,撤了吧!” 下头人都上来将桌上的饭菜撤了,小程氏领着孩子们给付氏行礼之后退出了后堂,二人却是提都未提让武馨安退下去用饭之事,武媛祯与武莲祯都偷眼去瞧武馨安,见她眉头紧皱,一脸的不满,二人相视一眼,都是偷偷发笑, “活该!让你這乡下野丫头吃吃苦头,才好叫你知晓這武家后宅裡是谁說了算!” 小程氏這厢打发了两個女儿回去练字,又拉了武馨安的手笑道, “我午后多是要看书绣花打发時間的,安安也同我一起吧!” 却是只字不提让武馨安用饭之事,武馨安饿得肚子裡咕咕作响,便不耐烦同她们演戏了,当下将手一甩,对小程氏嚷道, “母亲,女儿肚子還饿着呢,這肚子饿着可是沒那心思看书绣花,母亲要看书绣花自去就是了,女儿我要回院子吃饭了!” 小程氏沒想到她敢当面撂脸子,不由一愣,回過神来忙道, “是我疏忽了,忘记了安安饿着呢,且跟母亲過去秋露,让灶上给安安做些吃食!” 武馨安大声应道, “母亲這到底是疏忽了,還是故意的?” 小程氏忙道, “母亲怎会故意饿安安,是母亲一时疏忽了,你跟我回秋露院去,让小灶上给你做吃的!” 武馨安有心不去,一旁的关妈妈也劝道, “大小姐,且听夫人的话吧!” 却是一脸哀求的看着她,武馨安心裡叹气暗暗道, “罢了,看在关妈妈的面上,我且忍了!” 二人這厢又回了秋露院,小程氏果然吩咐人去做了一碗汤面,婆子端上来,却也是拳头大小的碗,只得小小的一半碗,武馨安心裡冷笑也不多說,两口便将碗裡的面给吃了。 之后小程氏果然领了她到自己的书房,小程氏手把手的教武馨安绣花,武馨安两辈子只拿過杀猪刀,却是从未摸過绣花针,拿着那小小的一根针便如拿着那千斤大棒一般,对着那一块白布也不知从何下手。 小程氏很是耐心的一点点教她, “安安是女儿家,女儿家就应当学好刺绣烹饪,以后嫁到婆家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武馨安听了嘴角一撇, “母亲,那两個妹妹可是学了刺绣烹饪?” 小程氏笑道, “自然是学了的,不過她们是从四岁开始学的,如今倒是用不着我手把手的教了,是請了外头有名的绣娘每隔五日過来指点一回!” 小程氏這话倒說的不假,她看重两個儿子,但三個女儿亦是一样的心裡着紧,小程氏不同付氏這乡下出身的婆婆,重男轻女。 她是知晓女儿家若是娶的好,于自己有利,对娘家亦是同样有利,因而二個女儿的琴棋书画,厨艺刺绣又有数术庶务是一样不落都要学习的,她就望着以后女儿们能凭着一身的能耐和上好的闺誉,谋個好夫家。 小程氏对武馨安道, “你回家晚,以前耽误了不少时光,且先学些简单的,待学好之后再学读书识字,我們安安亦是要嫁好人家的!” 瞧你這笨蛋样儿,只怕到嫁人的时候都還学不会! 她說這话时,一脸的慈爱温情,一脸的真情实意,不說武馨安便是旁人见了都要道一声“好继母”,只可惜小程氏十足的卖力,却半分感动不了武馨安,她早死了嫁人的心,任是小程氏說的天花乱坠,却是半点不为心动。 当下放了手裡的绣绷对小程氏道, “学這东西为的是嫁人,我是不想嫁人的,自然就用不着学這個,母亲也不必费心教我了!” 小程氏听了便笑, “你這傻孩子!女儿家怎么能不嫁人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你又怎能例外?” 武馨安应道, “那和尚、尼姑怎么就沒婚配?” “那是人家皈依了佛祖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然是不会在世俗婚嫁的!” 武馨安一摆手, “那……您就当我信了佛吧,要不……今儿我就弄個佛像放在我那院子裡,早拜晚拜,一天天柱香,這样总能不嫁人了吧?” 小程氏听了是哭笑不得, “真是傻孩子!” 這丫头莫不是在山裡脑子给驴踢了吧? 你见過哪一個好端端的女儿家不嫁人的? 当真让你做了尼姑,外头還不知如何传我這做继母的呢! 逼得元配生的嫡女生生的遁入了空门? 旁人不說了,便是老爷的那关都過不了! 小程氏暗暗的撇嘴, 這事儿可由不得你,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我不但要将你嫁了,還要风风光光的嫁個“好人家”,可不能让你坏了我的名声! 新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