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被架票的知县 作者:黄梁生 您现在的位置:歷史军事 小說名: 作者:黄梁生 正德十四年,滑县城西石狮子大街,清晨时分,只听街口的一间院子裡,传出一個少年人高昂的嗓音“提起当年泪不干,夫妻们寒窑受熬煎……” 這天刚亮就在院子裡唱京剧的年轻人,今年不過十七、八岁,生的身高体健,玉面薄唇,浓眉大眼,是個一等一的出挑人物。此时正是夏日天气,他上身打着赤膊,露出一身雪花般的腱子肉。這人生的强壮伟岸,面目也英俊,嗓音也是中气十足,一吊嗓子方圆左近的邻居也全都听的清楚。 几户邻居一听他吊嗓,纷纷在房中议论道:“這是杨家的小子又抽风了?都一個多月了吧,也不說請個郎中瞧瞧。” “谁說不是呢?說来也可怜啊,挺好個孩子,先是沒了亲娘,這爹又沒了。人得了场病,就成了這副模样,可惜了啊。” “是啊,放谁受的了啊。老爹拿命换了個锦衣百户,可是才给实授了一個小旗,這换谁也受不住。再說了,他又指使不动人,放谁身上谁沒气啊?尤其這年轻气盛的,一口气窝心裡,可不就這样了?” “還别說,他唱的這個還挺好听的。不知道是哪学来的小调,這也是赶上好时候了,要是换到洪武爷那年头,就冲他一個锦衣军籍唱這個,就该割舌头了。” 這大清早起来就破坏别人清净的罪魁祸首杨承祖,倒是沒有這么多的想法,于他而言,這只是他自己的功课,不能放下。沒错,這就是他的功课。谁让他本来是一名国家京剧二级演员,正宫老生,结果莫名其妙,正彩排呢,就莫名其妙的昏過去,醒来时,就到了這個倒霉孩子杨承祖身上。 這段日子下来,他算是把這身体本主的记忆全盘接受消化,理顺了脉络。现在自己是来到了明朝,這放在自己那個时代的小說上,管這现象叫穿越。這身体的本主叫杨承祖,他爹叫杨大兴,是祖传的锦衣卫,按户籍算,就是军籍。 锦衣卫這個军籍,与大明其他卫所的军籍一样,世袭罔替,子袭父职。杨大兴本人,是個从六品的试百户实授总旗,在滑县這地方,也正经算個人物。 前年鞑靼小王子南犯,正德天子亲征北边,杨大兴被征召,随军出征。這种征召也属寻常,按說混混日子也能回来,锦衣不是兵,不用玩命。 可惜正德爷不是個按规矩出牌的主,居然亲临战阵,并且手格一贼。然蒙古势大,战阵之中危险万分,史载其役天子乘舆几陷。乱军之中,多亏杨大兴舍命护驾而出,总算保住天家性命,可是自己却中了鞑子数箭。杨百户于是光荣的就升了千户。 人既是为救驾死的,那后事上就不能太過寒酸。朝廷先赏了口上好的棺材,又赏了彩缎十匹,白金五百两。而经手的官员,看杨承祖可怜,也不好太過苛刻,实打实的发了三匹绸缎,一百两官银下来,算是不让有功人员寒心。 杨承祖母亲早死,自己父亲倒是有两個妾室,可惜却沒留下后代,他袭职也就沒什么压力。按照规矩,锦衣卫一般都是降格袭职,可是他爹是为救驾死的,他如果再降一级使用,這面子上都不好看。 于是给他抬了半格,以正六品百户衔袭职。不過杨承祖心眼实在,不懂得拿老爹的买命钱打点,结果实授上就被压了半格,只实授了個小旗。 当然,滑县這地方,也就是一個小旗所的规模,你放個总旗,跟放個小旗,管的人沒什么区别。可是這地方的锦衣,一样也是世袭。 现在当职的几個锦衣卫,全都是杨大兴那一代的老人,除了叔叔,就是伯伯,還有一個是杨大兴的长辈,爷爷辈的高人,個顶個是老油子。 杨承祖本来就是小辈,现在职位又降了,威信地位都不够,那些老人就看不上他。想要指挥人,根本就指挥不动。指挥不动人是小事,可是地面上锦衣卫的陋规,可就拿不到手裡,這是大事啊。 就在這当口,两個妾室中有一個见到杨家失了倚靠,竟然卷了杨大兴的大半抚恤,跑的沒了踪迹。杨承祖连受打击,一條好汉就那么病倒了,若沒有另一個后娘柳氏的照顾,怕是這條命都要保不住。 也正因为他病的严重,這位京剧演员赵小山,才能那么容易的附体到了杨承祖身上。不過他穿越之后,身体恢复的也快,沒用太多時間,就恢复了健康。 這身体的底子其实正经不错,身强力壮,還有一身不错的功夫,尤其生的又是英俊過人。让赵小山不由暗中感谢老天,幸亏是让我穿到這么個人身上。要是按着我看的那些破书上写的,动辄穿到個病鬼或是穷的掉底的家裡,這日子可怎么過? 他既然好了,這功课就不能落下。沒错,這功课指的就是唱戏,而不是武功。好把式不如烂戏子,赵小山前世身上就有功夫,再继承了這身体本主的武功,身手自是了得。 不過对他而言,自己又不想去当强盗,也不想去前线玩命,武功好坏意义不大。反倒是這京剧,可是自己从小坐科学的功夫,不能扔下。哪怕以后沒了来源,自己搭個戏班不行么。 此时是正德年间,皮黄定腔是大清朝的事,京剧是沒影子的玩意,现下是南戏的天下。可是這功夫,他不想废了。而杨承祖先天的嗓音條件,竟是比赵小山還要好,短時間内,已经让他恢复了自己七八分本事。 他正在這吊嗓子,外加锻炼筋骨,就听门外有人问道:“杨小旗是在這住么?” 由于继承了本主的记忆,对這声音杨承祖并不陌生,眉头微皱“這厮怎么跑到這来了?” 不過不开门显然不是办法,只好捏着鼻子把门打开,只见外面站了一個四十开外的干瘦汉子,生的五短身材,相貌猥琐,尖嘴猴腮,偏生头上還戴着四方平定巾,却是個有功名的。一见杨承祖,他那张丑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露出了一口黄牙“杨小旗,一向可好?” 杨承祖脸上却无笑容,声音也冷冰冰的“這不是衙门的焦爷么?今天哪阵风,把您送来了?我這庙小,招待不起您這尊大神,就不請您进去了。有话在這說吧。” 那人脸上抽动两下,不過马上又堆出笑容,硬是往院裡挤“你這孩子,說的什么话呢。我可跟你不是外人,你怎么跟我還客气上了,有话屋裡說。” 杨承祖刚要往外推他,那汉子却压低声音道:“我的小爷,您可是快让我进去吧,這眼看咱滑县要出大事,您不搭把手,這天就要塌了,您這個时候,跟我置的什么气啊。” 他话說的凶,可是杨承祖沒往心裡去,胳膊如同铁门闩一般横在那,两人体型差异在那,那猥琐汉子真就进不了门。那人也实在是发了急,不住唱喏道:“小爷,過去算我混蛋行了吧,眼下咱的县太爷都让人架了票,您要是還跟我磨叽,那就要出大事了。” <<看书啦文字,欢迎读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图片、评论等,均由網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網络,属個人行为,与看书啦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