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千零八章公议

作者:黄梁生
京师内,交百官共议的事,在朝臣中,着实掀起了一些波澜。在京师這等地方,官身不能說沒用,但是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吃定别人。很可能两個泼皮样子的人在街上撕打,进了衙门后才知道,原来二人都有官身。 包括荫封、带俸以及实授在内,京师的官,实在是太多了。其中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沒什么机会在朝廷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别說与首辅等人共同议政。天子发下圣旨之后,很是让一部分人兴奋起来,觉得自己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到了。 每個人的龙门不同,有的人希望于讨好首辅,借以得到提拔,自然也有人想着要投靠皇帝,之后龙飞九天。一些人同意皇陵的修建,另外有一些人反对,還有一些自认为滑头的,则上本表示修有有的好处,不修有不修的理由,具体修不修,還是要由天意决定,建议陛下问卦于天。 当然,由于科道互查的政策,也让平日裡声音最大的言官系统内部发生了巨大分歧,变成一派同意,另一派必然反对。一方总是要等到另一方的意见表明后,自己再行表态,免得和对方观点一致。曾经大明朝廷内的清流,现在已经变的让不少大佬大摇其头,认定其不堪大用。 這些奏折经通政司,汇入内阁随后又进入司礼监,张佐不得不调拨了二十几個强壮太监過来搬运奏章,避免過量的积压无处存放。嘉靖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哈哈打趣“张伴,自从进了京,朕看你是越来越胖了,像是這样多动动也好,能让自己瘦一点。” “沒……沒错,這都是陛下的恩典,奴婢感激不尽。”张佐喘着粗气道了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转头又去搬运新的。 杨承祖则翻看着奏折裡的內容,不时露出一丝笑容,嘉靖在旁笑道:“大哥,你觉得這些奏折写的如何?” “依臣所见,大多是废纸,這帮人升不上去,自然有升不上去的道理。除了做人差劲之外,做事的本事,也确实是不大行,写奏折也写的乱七八糟,比我這個武人恐怕還要差。這裡面有一些人大约是紧张,第一次参与到這样的事裡,心裡害怕或是兴奋都很正常,但是大多数,都是沒什么才干的废物。可即便是废物,這也是一批有官身的废物,這么多人的奏折丢上来,這就是压力。這些压力面前,就算是杨廷和,也得思考一下,他到底有沒有這個魄力,把所有反对他的人都赶下去。” 与上层的一边倒不同,杨廷和对于這些小官是顾不過来的,他一個首辅,随便說句话,就可以关照一個小官。但是对于京师中广大的七、八品官员来說,首辅实在太過遥不可及,就算在杨家门外的板凳上排队等着拜见,也沒有他们的份。 同样对于杨廷和来說,這個阶层人太多,作用太少,内中可以称为人才的人,又少的可怜。对于一個首辅来說,跟這样的人接触沒有必要,也就谈不到争取。 与之对比,厂卫的力量在這些小官身上很容易发挥作用,即便是杨记這种体量惊人的巨商,就足够让這些位卑职小的官员心惊肉跳。或是给好处,或是拿出把柄,又或者只是恐吓几句,就足以把他们拿捏在手裡,按命令行事。 這帮人或主动或被动的出阵,在声势上确实显的声音够大,即便言语不能成理,又或者理由牵强,但也足够恶心人。再者,杨记這时也开足了马力,开始在民间散布消息,为天子争取同情分。 对孝宗的爱戴,主要還是体现在官员這個阶层裡,到了百姓這一层,差的就远。事实上,嘉靖皇帝继承谁的血统,对于百姓来說,并沒有太多的意义,還是自己的赋税,田地,买东西是贵是贱,是否可以多吃几顿肉才是真的。 杨记不管被世家大族或是文人学子如何批判,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绝对是個救星般的存在。他们在低价出米时,顺带說上几句皇帝的好话,很容易左右人的想法。 加上杨记本有的戏班、說书人等机构的发力,京师裡的舆论阵地,渐渐就這样被夺了過去。顺天府曾经派出了一些衙役,想要对這种宣传进行管制,可是随后厂卫就高调介入,反而把衙役给压了下去。這样一来,杨记的宣传无人能管,街巷间,有利于杨廷和的声音渐渐变小。 杨记裡也有大批不得意、日月艰难的读书人存在,他们的知识水平還是有的,讲道理的话,他们也可以讲。而且這样的读书人由于穷日子過惯了,倒是更容易用百姓的语言发表观点,煽动性也就更强。 一些读书人敬佩杨廷和的为人功绩,又或者是杨慎的才学,主动出来为杨家站台,随后就会被杨记的读书人出来围攻。书生间的对骂,很容易吸引百姓的关注,杨记的书生人多,往往能靠人数把对方压住,就算是胡搅蛮缠,人少的一方,也多半是要输的。 偶尔有一些舌战了得之人,与杨记的辩论中大获全胜,可是回家的路上,往往被人打了黑拳,沒有几個月下不了床。 杨记下属的戏班子,则开始在京师内大量上演京剧逍遥津、其中一個班子,竟然效法对付寿宁侯的办法,把戏台设在了杨府附近。這出戏的意思,显然就是把曹操比做了逼宫的曹操,对這位首辅进行舆论陷害。 杨承祖和嘉靖,都沒想過靠這种手段就能让杨廷和自己辞职,但是先有了舆论這张牌,将来的对阵中,自己是先站住了一個理字的。嘉靖哈哈笑着 “杨新都不久前让人安排,把他的二儿子派到扬州去做分守道。可是朕想了想,咱们的杨记想要搞盐赚钱,老鼠不能放在自己的米缸裡,最后点了他做苏松巡按。那裡是赋税重地,欠税严重,他到那裡要是能多收上些税款来是最好,要是为那些大户求情,希望减免税收,朕也好有理由收拾他。” “未曾作战,先把自己的儿子送走,杨新都這是摆开了要拼命的架式啊。可是要說走,也该是杨慎走,他是长子,居然把二儿子弄走了。杨二郎性子温和敦厚,做事沒什么魄力,這次到苏松,等于是把他放在了火上烤,臣安排一些人好好查查他,保证可以让他日子過的难受。” “這事大哥只管放手去做,杨新都既然想拼,朕就成全他。昨天回宫时,雪娘姐還跟朕說了,說杨新都等人是国之栋梁,岳父给她写了信,让她尽量为国朝保下一些忠臣。看来岳父已经明白,朕要动手了。” “臣也听說了,孙翁好象要請杨廷和吃饭,大概是劝他罢手,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如果能抓住的话,不如让他全始全终。” “朕也是這么想的,看在雪娘姐份上,他现在离开,朕保他個平安富贵,现在要是還恋栈权位,朕就只好送個全家富贵给他了。”手机用户請访问m. 关键字:___。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