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纳头便拜 作者:黄梁生 您现在的位置:歷史军事 小說名: 作者:黄梁生 在眼下這個时候,平虏伯江彬正是红的发紫,与天子甚至可以同榻而眠,论荣宠不做第二人想。只是他的发达,并沒有对锦衣卫有多少帮助,他的关注重点始终在边军,在威武营上,东厂也好,锦衣卫也罢,他都沒怎么放在心裡,或者說不够重视。 如果他对锦衣重视的足够,滑县的锦衣卫也不会处在這么個尴尬境地,连点钱都弄不上来。江彬是军汉出身,对于锦衣的重要性始终沒有足够的了解,他只知道抓牢那些边兵,保证他们的供应,于天子把厂卫交给他的重要性始终沒搞明白,也就空负了一手好牌。 比如锦衣卫,完全可以用来在官场中,给他的政敌制造麻烦。可是江彬对锦衣兴致缺缺,根本就不怎么重视,在他眼裡,這就是一個提款部门,只要为他上解款项就好,其他的事,从不在意,也沒给過锦衣什么支持。 杨承祖想的明白,要想办好這差使,必须用好平虏伯這张老虎皮,只有用他出来,才能震住各路妖魔鬼怪,使他们不敢挡自己的路。漕帮在本地的力量强于锦衣卫在本地的力量不假,可是从全国的角度对比,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漕帮乃至武林盟主,在江彬眼裡又算個球? 宋连升是老锦衣,如何听不出他话裡的意思,可是他连连摇手“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哪怕交不下差使,叔父替你去顶缸挨军棍,也不敢冒用伯爷的名号。這要是传到伯爷耳朵裡,可是要杀头的。” 杨承祖笑道:“叔父,您說的這是什么话?我怎么是冒用呢?伯爷让咱筹措军饷,难道是宋指挥假传军令?既然军令是真的,那這命令,就是伯爷的意思,我們为這军令做的一切,也就都是伯爷的意思。只要我們能完成解款任务,就不算是冒用伯爷名号行事。咱们這些老少爷们苦的很了,若是不想條财源,将来還是得去要饭。堂堂锦衣卫,最后混成個苦力,难道伯爷面子上就有光彩了?” 他对于這事的把握,在于他所知道的江彬,是一個沒有什么底蕴的人。這人起于军伍,终其一生,不离军汉本色,得意时不知收敛锋芒预留退路,失意时,更是连怎么自救都不懂。他的歷史知识一般,细节上的事不懂,只记得在正德死后,江彬沒多久就被凌迟了。可见是得意一时爽,转眼乱葬岗的爆发户。 這样的人,最讲究一個脸面,在位上时,靠着皇帝容宠,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下面的人借用他的名号为非作歹,于他而言,是为他挣面子呢,他倒是不会生气。 当然,要是把事办砸了,折了他的面子,下场也不会太好。所以這事的关键,是要把事情做成做漂亮,不能让江彬觉得自己的脸面被削了。 再說,漕帮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真去找江彬求证,那等于是自己送货上门。他打定這個主意,又道:“各位叔伯家裡都有子嗣,那些兄弟们于我一样,将来也是要袭职入卫的。早点见见世面,对他们是有好处的。所以我的想法是,這次各位叔伯不露面,由我們這些后生晚辈,前去漕帮讨钱粮。若是事办成了,也是各位叔伯的面子,若是事办不成,你们也好出来說话,咱们還留了一线见面的机缘,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他這主意,是把所有人都和自己绑在了一起,大家要发一起发,要死一起死。那些家裡的年轻人,多是些血气方刚,好勇斗狠之辈,拉着他们同去,如果真动起手来,保证会出大事。到时候,你们這些做家长的,难道就坐视不管么? 而且他不管怎么說,也是這裡的最高长官,如果這些人铁心不让子侄参与,将来袭职的时候,他就可以从中作梗,想要袭职,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大明的锦衣卫人浮于事,袭不了职的有的是,真翻了脸,谁也沒好处。 宋连升等人旁敲侧击了几句,甚至想要亲自上阵,但是杨承祖咬死了,就是要用子弟兵,不能让這些叔伯露头,他们也就沒了办法。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過去他们靠着叔伯辈分,是可以压一压,可现在既然确立了杨承祖对本地的领导,那他就是自己這些人的头。他真要坚持的话,自己這些人,就只有服从的份。 再說大家也是怕万一他反了性,撂挑子不干,這解款的事,還是要着落在他们自己身上。无奈之下,只好各自回家嘱咐自己家的孩子“這次是杨家小子的主意,你们自己机灵点,千万别犯混。对面是漕帮,不是好对付的,你们只要站脚助威,摇旗呐喊,真要是打架,赶紧跑。” 可是這些人家的子弟,与杨承祖年纪相当,也都是十六、七的岁数,根本不知道怕是何物。平日裡又仰仗父辈威风,于街巷撕打中,都是一等一的好汉,都是好惹事的魔星。尤其他们听說了杨承祖昨天单刀杀贼的故事,又听說他和县令吃酒,還有人传說他因此被如仙姑娘留了宿。 他们正是羡慕英雄的时候,杨承祖這番作为,于他们而言,就是眼前的活好汉,有不少人打心裡佩服他。 再說自己与他一般年纪,难道就比他矮了一头?這事要是自己赶上,未尝就不能立同样的功劳,佳人一样能垂青自己。一听家裡說這事,都觉得自己露脸的机会到了,若是這次把漕帮震住,今后在滑县城裡,谁见了自己,不得挑一挑大指,称一声好汉? 因此等到杨承祖见了他们时,发现以王忠的孙子王铁头,宋连升的儿子宋国良为首,足有二十几個后生,全都是一身短衣衫小打扮,腰裡不是别着斧子,就是带着老爹的绣春刀。 王铁头比杨承祖高出一個半头,人黑的像個炭头,手裡提了两柄板斧,活脱是個李逵般的莽汉。见了杨承祖,二话不說,丢了斧子纳头便拜“杨哥,从今天开始,我王铁头就跟着你干了。那些漕帮的孙子要是不给钱,我就劈了他们!” 其他人虽然沒有像王铁头那般举动,可是眼睛裡的火热,连瞎子都看的出来。這干人平日裡都是好斗的,最敬佩的是這等好汉,只把杨承祖当成了话本裡的人物,這不是秦叔保也得是武二郎,跟着他干,才对得起自己這少年英雄,滑县小一代中爷字号的身份。 <<看书啦文字,欢迎读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图片、评论等,均由網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網络,属個人行为,与看书啦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