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唇枪舌剑(上) 作者:黄梁生 您现在的位置:歷史军事第二十一章唇枪舌剑上 第二十一章唇枪舌剑上 小說名: 作者:黄梁生 赵九雄脸色一变,朝杨承祖一伸手“小爷,這事事关重大,咱们不能這么草率吧。咱借一步說话如何?”他用手一指雅间,宋国良道:“杨哥,小心有诈。” “国良哥,您太多虑了。赵九爷是场面上的人,怎么能干那不讲究的事?我就跟九爷聊聊,你们在這待好,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只管吩咐,记到锦衣卫的帐上。”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雅间,赵九雄亲自沏了壶香茶,又亲自出去端了四盘点心放好,然后赔笑道:“小爷,我赵九雄是個粗人,不会說话,您别见怪。昨天的事,我也听了個马虎,不知是哪路仇人居然陷害我,說我跟那些人有往来。天地良心啊,我跟那些匪徒根本不曾会過,几时成了同伙?我們漕帮确实人多,难免品流复杂,但是我敢說一句,像這样杀官谋反的贼人,鄙帮是一個都沒有。” “是啊,我也愿意相信贵帮裡都是好人。可是您也得体谅体谅我不是?”杨承祖脸上的表情要多诚恳有多诚恳,一副身不由己的模样 “九爷,您也知道,我就是個干活的,不是什么了指挥使,指挥同知,连個千户都不是。人家上面交代下来,我敢不办么?那份口供交上去,我要是說我沒查,您觉得宋爷那边,会不会饶了我?” 漕帮在朝廷裡自有靠山,不過他们的靠山主要是凤阳总督,跟锦衣体系沒什么交集。像是江彬那裡,漕帮总坛不会短了一份孝敬,可是那份孝敬是属于漕帮总坛,不属于地方分坛。正如同总坛对分坛的管理力度不足一样,总坛的关系,分坛想要用也不是那么便当的。 再者江彬贪财好涩,孝敬他肯定会收,但是能帮多大的忙,其实谁也說不好。這事关键是杨承祖占住了一個理字,任谁也說不出個不字来,有了犯人口供却不许往下查的事,谁能宣之于口。赵九雄是滑州的头领,而不是河南的头领,要說惊动宋兆南,那怎么也得是龙门那位漕帮河南分舵龙头舵爷才行,他可差了点分量。 可是要用一用那位龙头舵爷,所付出的代价還不知道多少。滑州這地方肥的很,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說不定一找那位龙头,自己反倒是比落到官府手裡死的更惨。 他只好陪着笑脸道:“杨少爷,這是官就有私,是私就有弊。小人也知道,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的道理。不過看在我与老爷子当初是過命的交情份上,還望小少爷您从中帮忙,帮我把這個口供改了吧。” 他說话的当口,已经将一個银子包推了過去“事发突然,身上带的有限,您可别嫌少。過三過五,我安排人跟您送到家去,保证数字让您满意。” 哪知杨承祖却沒接他的银子包,而是面带冷笑的看着他。“九爷,不愧是江湖上的老前辈,這手软刀子使的不含糊,你是在提醒我,你认识我的家么?我告诉你,你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九爷万贯家私,家裡上下那么多人口,比起我這孤儿寡母的人家,那可是强到天上去了。要是我家裡有人搅闹,那对不起,我就要谁付出代价。到时候贵宅要是出点什么意外,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他說到此猛的一拍桌子,双目之中杀气大盛,竟是将赵九雄吓的一個哆嗦,银子包都扫落到了地上。按說赵九雄也是在街面上混過的狠人,不至于如此不济事。可是他终究是已经上岸洗白的主了,居移体,养移气,当年那份血勇,早就消磨一光。 杨承祖昨天刚刚经历了一场撕杀,已经适应了杀人后的不适,同时,那杀過人的之后特有的杀气已经初步形成。這份杀气类似久经战阵的老军伍身上带的那种气质,举手投足都与常人不同,也就不怪赵九雄胆寒。 他有家有业,有儿有女有姨太太,犯的上和人玩命么?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就是他這种人。要什么有什么了,也就沒了拼命的胆子了。只是他想不通,自己已经答应给钱了,怎么這杨承祖還是沒完沒了,反倒是翻脸了? 他忙道:“误会,完全是误会了。我真沒這個意思,我哪能干那事啊?您放心,要是有漕帮的人敢去您家搅闹,您杀我的满门,這总行了吧。我是個粗人,脑子不好使,您给我指條路行不行?到底怎么着,您才能放過我這一回。這码头上的船要是被您查那么几圈,我這生意就别干了,漕帮裡也容不下我啊。” 杨承祖听他這么說,才转怒为喜,端起茶碗,用碗盖轻轻打着碗裡的茶叶。“九爷,响鼓不用重捶,這口供的事,就在我一念之间,這口供我是毁了它,還是把它交上去,就看您怎么做了。這漕运码头日进斗金,肥的流油,我們锦衣卫饿的都快要了饭,您觉得,這合适么?我既然做了這個小旗,就得给卫裡的老少爷们谋個饭碗不是?好在我现在手头富裕了点,弄了笔银子,想要学人做点生意,跟您這漕帮裡入上一股。到时候您怎么经营我不管,我只管按月分红,其他的一概不问。再有人想找您漕帮的麻烦,我杨某第一個大耳刮子抽他,您觉得這买卖不亏吧?” 赵九雄這才明白,這帮小子,闹了半天是要来占自己码头的好汉股来着。他心裡不由大为光火,真是人老了,威名就淡了。年轻时,自己靠着這手段,也沒少讹人,怎么今天就被人讹到头上来了?這帮人到底多大胆子,敢来吃自己的干股,难道就不惦惦分量么? 他自然不相信杨承祖会拿出真金白银入股,那是傻子才干的事,他不過是挂個名字,就从自己這收一份保护费。漕帮交保护费正常,可是也不能逮谁谁交,就连滑县衙门都不敢收自己的钱,区区一個小旗所,算哪根葱? “杨少爷,我想您可能是年轻,有些事沒了解清楚吧。”赵九雄的语气渐渐硬了起来“我漕帮经营情况一向良好,资金多的都去开别的买卖,从来不需要别人投资入股。再說,我漕帮也有自己的大股东,朝裡几位大老爷,都在帮裡有股份。就拿咱河南来說,少林寺普净住持,就是我們河南漕帮最大的股东。少林寺财雄势大,庙裡有花不尽的金银,您觉得有這么個大股东在,我們還需要找别的股东么?我這小小的滑县码头不算什么,我赵老九更是什么都不算。可是广照大师,那可是佛门大德,他老人家最见不得码头混乱,要是大师不高兴,杨少爷,您怕是也不好交代吧。” <<看书啦文字,欢迎读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图片、评论等,均由網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網络,属個人行为,与看书啦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