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义薄云天 作者:黄梁生 您现在的位置:歷史军事 小說名: 作者:黄梁生 滑县是個县城,而且也不是江都县那种辖下有几大盐商的富县,锦衣卫每年上解款项任务不過四百两银子。即使加上這次的两成,也還不到五百。杨承祖這一趟走下来,等于是替锦衣卫每年多赚了一千两白银,這可是一千两,每個锦衣身上,少說也能落几十两的实惠啊。 這群少年郎就算有的有点城府,也不過是十六七岁的城府,一听到一千五百两银子這個数,不由得目瞪口呆,只听几声响亮,却是几位小英雄虽然武艺高强,胆色過人,却敌不得孔方之威,白蜡杆落在楼板上,只嘀咕着“一千五百两,一千五百两啊。那得是多少钱啊。” 王铁头一步過去,给杨承祖来了個熊抱“杨哥,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亲哥啊。滑县城裡谁敢对你不敬,我第一個過去撕吧了他。您可得跟我爷爷說一声,让我袭职,我哪怕是当军余,也要跟着您干。痛快,真痛快啊。” 在滑县這裡如果不考虑和尚的因素,漕帮是当之无愧的江湖第一大势力。這些人混迹于街巷,三天两头组织群体武术对抗演习,都认为自己是個爷字号人物,可是凭心而论,就算是其中最混的也知道,跟漕帮碰属于鸡蛋碰石头,一定会吃亏。今天就是自己這二十几号人马,居然硬生生从漕帮要出来了份钱?以后十年都有的吹了,知道爷是谁么,爷是从漕帮要出份钱的人王,你還想跟我来劲么? 等到酒席摆上,王铁头等人听說,杨承祖居然是拿了自己全部身家入股,为锦衣卫挣挑费,就连宋国恩的眼睛都红了。他们毕竟還都是十六、七的后生,正在血气方刚之时,听了這话只觉得心裡像燃了一团火,嗓子那又像堵了個什么东西,想說什么,却又什么都說不出来,只是眼睛有点泛酸。 那王铁头城府最浅,這时却已经在桌子上嚎啕起来“杨哥……這哪成啊,哪能用您的钱给我們挣吃喝,拿了這钱那還算人么?不成,第一年的钱,您必须自己留下,要不然的话,我铁头头一個不答应。” 赵九雄别看沒成为杨承祖老丈人,心裡已经拿他当姑爷看待。刚才杨承祖沒正面驳他面子,只是說老娘做主,這话谁听也沒毛病。毕竟這個时代的风气就是如此,婚姻容不得自己選擇,按他想来,那柳氏不過是個妾,被這個儿子叫了几声娘而已,沒什么根脚。又是小门小户出身,也沒有见识的,自己到时候多陪送嫁妆,還怕她不答应? 既然拿杨承祖当了女婿,他自然要想方设法为女婿的形象考虑,那份股金他明明沒要,却說的仿佛是因为杨承祖出了一千两银子,他才答应给锦衣分红。這样一来是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免得被人看轻了自己,另一方面,就是帮着杨承祖收买人心。 他看的出来,杨承祖抵押家产這一点,固然是表示自己的诚意,同时也是为了在锦衣卫内树立绝对威信。从這一刻起,谁要是对他的位子有所惦记,他大可把脸一翻,你也把你们家的产业都拿出来入股,给所有弟兄换银子花,我就把位子让你来坐,办不到的就给我滚边待着去。 那些老锦衣边缘化杨承祖的事,他要說心裡不记恨也是假的,只不過碍于锦衣的规则,他沒法进行报复。而那些人暮气已重,并不适合杨承祖的行事方针,他這次带了這群子弟兵出来,就是想逐步用這些人的子孙,把他们的父辈取代。到时候办個退职袭职,這滑县的锦衣卫,就算是彻底掌握在他手裡了。 這种安排既提高了他的地位,還不会引发大规模反弹,反正是你儿子接你的班,你吃亏了么?至于說父子传承,换汤不换药等問題,那就纯属多虑。杨承祖就沒想在锦衣卫裡大动干戈,搞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革新,只是想让這支队伍能够服从命令听指挥,那些该有的陋规常例乃至各种见不得人的规则,他都会全部保留,不会进行更改。 這些规则的存在,不管說对谁有损害,但是对锦衣卫必然是有正面意义的,否则也不可能一直传承下来。他现在的身份是锦衣卫,要做的事,必然是对自己這個身份有利,而不是和自己所属阶级对着干,那他有什么必要去动這個? 赵九雄猜不到那么透彻,但也是知道他是要人心,既然他要人心,自己就帮他一把。果然他沒费什么银子,不過是几句话外加点酒,這些年轻人就全都恨不得以头抢地,拜见大哥。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又正是這個岁数,任谁听說杨承祖拿自己的家产为其他人谋利益,谁也得挑一挑大指。只不過那些老人可能背地裡還会說他做事不稳重,這干年轻的就是一心要讲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了。 一顿饭吃過之后,漕帮与锦衣卫的关系,就从方才的紧张,变成了其乐融融,亲如一家。赵九雄一声吩咐,已经有人去兑了白银,送到小旗所裡。宋连升等人见了這一千五百两雪花银,也全都惊了一身冷汗。杨家大小子,居然真的从老虎嘴裡拔牙,把钱要下来了?若說之前有人对他有些不服,這时候却是沒有人敢再說一句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谁能搞来银子,谁就說了算。本来那两成加征,就搞得王忠老前辈挨骂,人家刚来,就把這事解决了不說,一年還给大家多挣一千两银子,這样的人還不服,這嘴你怎么张啊? 杨承祖本来昨天刚告别了自己的初男之身,還惦记着如仙那诸般妙处,想着再去会她一会,可是王铁头却拉着他道:“大哥,你今天跟我們去趟小铁庄吧。铁头办丧事,那是我們师父,他走了,我們這些做徒弟的得去行個人情。您是我們大哥,带着我們去,我們也有面子,他们铁家也风光不是?” 杨承祖知道,這些人的棍棒都是跟铁中英学的,不過這种师徒关系扯淡的很,既沒摆酒席,也沒有什么仪式,只不過是他们交钱学枪棒,铁中英赚份外快,彼此之间說不上有什么深厚情份。這几個人也全不算少林俗家弟子,不在少林门人的排字之内,铁中英办白事,他们犯的上赶去小铁庄随人情么? 還是宋国恩一脸神秘的笑道:“杨哥你是不知道,我們那小师娘,实在是……我們都觉得,只有大哥才能把上她,所以才拉您去呢。” <<看书啦文字,欢迎读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图片、评论等,均由網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網络,属個人行为,与看书啦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