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在家领导的碰头会 作者:未知 “罗市长,你只要知道两组数字,就明白为什么会出台這样的拆迁政策了。”邓晓雯說起工作来,就显得成熟多了。 邓晓雯从自己的背包裡拿出一张纸,边看边說:“古寺街道這次拆迁的总户数是152户,总的户口是432個,而152户拆迁户的房屋建筑面积是31712平方米。按户口算,每個户口补贴200000元,开发公司支付的拆迁费用是86400000元;而按拆迁的房屋面积计算,以每平方米6800元算补贴,开发公司支付的拆迁费用则为215641600元。现在,不按拆迁面积进行补贴,开发商共节省拆迁费129241600元。如果按照现在房产市场的平均价计算补贴的话,开发商节省的费用就更多了,为186323200元。” “原来這样。”罗晓明与周兆和对视了一眼,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說白了,是黑心的开发商把原本属于老百姓的钱抢了。怪不得他们不满意,要如此激烈进行对抗的。” 邓晓雯又轻轻点出了另一個要害:“這一亿八千多万元的巨款,背地裡有多少人分,我就不知道了。” 罗晓明的脸严峻起来,陷入了沉默。過了一会,他才若有所思地感叹說:“都是利益关系在作怪啊,要真是這样,這件事就沒有那么简单了。不知道暗地裡有几個贪官,所谓的人民公仆,参与這次瓜分啊。” 周兆和有些担心地提醒他說:“看来,我們得早作准备,否则,就会陷入被动,甚至会被他们。”他沒有把下面的话說出来。 罗晓明知道他的意思,有些焦急地盯着邓晓雯:“你知道开发商老板的手机号码嗎?” 邓晓雯回答:“我只知道开发公司是:右江市兴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板姓张,好像叫张文兴。我只见過他几次面,但沒有跟他交谈過,也沒有他的手机号码。我們拆迁办,都是跟他们的一個女副总联系的,她叫顾彩娟。” 罗晓明:“你把她的手机号码,报给周兆和。” 邓晓雯翻出手机裡的号码,报给周兆和。罗晓明对周兆和說:“你给她打個电话,让她叫他们老板今晚,对,就今晚八点钟,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有要事商量。” 周兆和正要拨打顾彩娟的电话,罗晓明的手机响了,是市政府毕秘书长打来的:“罗市长嗎?你在哪裡啊?” 罗晓明平静地回答:“我跟周兆和在外面谈事情。” 毕秘书长:“陈市长让我通知你,今晚八点钟到他办公室裡开会。” 罗晓明感觉事情来了:“现在已经七点半了,我可能要八点半才能赶到。” 毕秘书长:“好的,我跟陈市长說一声。” 合了手机,罗晓明感到了一种紧迫感:“周兆和,你马上给那個女副总打电话,让她叫张老板明天一早,务必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周兆和拨打過去,电话通了:“顾总嗎?” “对,我是顾彩娟。”手机裡传来一個女人清脆悦耳的声音,“你是谁呀?” 周兆和声音高亢地說:“我是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周兆和,罗市长让我通知你,請你们公司的张总,明天上午到他办公室来一下,有要事商量。对,在市政府办公大楼三楼,第五副市长办公室。” “好的,我一定转达到。”顾彩娟声音突然低柔起来,“是不是今天在工地,那個新来的年轻副市长啊?” “对。”周兆和特别提醒,“你让你们张老板,明早一上班就過来,不要迟到!” 罗晓明的车子开进市政府大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二十三分了。 他从车子裡出来,急匆匆往那幢十八层办公大楼走去。這时,整個办公大楼上還有许多窗口在亮着灯光。這些灯光像一道道银柱从一個個窗口裡斜伸出来,把市政府大院照射得光怪陆离,气氛庄严而又有些怪异。 罗晓明走进豪华的办公大楼大堂,总是感觉在走进一個高档的宾馆,而不是走进一個办公大楼。 他走进自己的副市长办公室,往象征权力的办公桌前一坐,看着办公桌前面那個用一圈真皮沙发围成的会客区,感觉到的不是奢华和享受,炫富和权欲,而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空荡荡的孤僻和斗争的紧迫感。 “罗市长,我回去了,家裡還有事等着我呢。”周兆和在门口說。 “好,你回去吧。”罗晓明边說边站起来,“我也要去陈市长办公室开会了。” 走到周兆和身边时,罗晓明悄声对他說:“有些事,要保密。” “知道。”周兆和经過這些天的接触,已经被小罗市长的人品和魅力征服了。 周兆和已经从心底裡认可了小罗市长,并决定跟他站在一起,不顾一切地投入到一场很快就要发生的斗争中去。所以,他善意地轻声提醒罗晓明:“罗市长,說话還是谨慎些为好,有些场合不能口无遮拦,嫉恶如仇。” “嗯。”罗晓明知道他指的是,刚才在茶室裡說的有关强盗的一番话。感觉他的提醒是对的,官场上說话不谨慎,就会被人抓住把柄,进行攻击的。 走在宽阔豪华的過道裡,罗晓明感觉到自己有些孤独。是的,他刚来乍到,在這幢巨大的办公楼裡,在這個看不见的权力斗争旋涡中,除了周兆和外,他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一個能推心置腹谈话的人都沒有。 可罗晓明并不害怕,因为這幢大楼的外面,還有更广阔的天地,還有广大的老百姓。 陈市长的办公室在三层楼的最东边。這时候门虚掩着。罗晓明上前轻轻敲了敲。 “請进。”裡边传来陈市长沉稳的声音。 罗晓明走进去,不卑不亢地叫了一声:“陈市长。” 陈市长的办公室比他的還要大三分之一,显得更加豪华空旷,让人不安。這时,裡边的会客区裡已经坐着两個人,一個是常务副市长丁文华,一個是市政府秘书长毕卫东。 他们三個人的年纪差不多大,都是五十岁左右。三人中,陈市长岁数最大,今年五十四岁,只比他爸爸小一年。面对這几個父字辈的同事和上司,罗晓明的心裡還是有些敬重的,也有些惴惴不安。 罗晓明知道,陈市长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根子深,基础稳,像一棵百年老树,根须已经伸到了全市的各個角落,是不容易被风吹倒的。 “罗市长,来,這边坐。”陈市长客气地指指会客区让他坐,自己也从高靠背椅子上站起身,走過来說,“我們都在等你。王书记還在路上,路上有些堵,可能要到九点钟才能到,我們先开始吧。” 待罗晓明坐定,陈市长有些威严地就看着他說:“今晚,我們临时召开一個市裡在家领导的碰头会,不是市委常委会,研究讨论一下古寺街道拆迁的事。” 陈市长故意提“市委常委会”五個字,是提醒罗晓明,這裡除了毕卫东,包括马上就到的王远明,都是市委常委,就他不是。所以他得注意自己的身份,他還沒有多少话语权,不要太放肆。 罗晓明不动声色地看着面前两位老资格的市委常委,有些狡猾的市政府秘书长,想从他们的神情举止上,判断和揣摸一下他们对這件事的态度。 但他们都不愧是经過风雨,见過世面的前辈。他们的神色都很平静,城府都很深,一点心迹都看不出来。 只有一点比较明显能看出来,就是他们都把他当成小辈看。他们向他投過来的目光,都如家长看孩子一般,淡淡地透露出轻视的色彩。 “嗯。”罗晓明点点头,等待陈市长发话。 陈市长眼睛定定盯着他:“罗市长,你先汇报一下,今天白天拆迁工地上的情况吧。” 罗晓明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地說:“好,我先說一下今天的情况。今天下午两点二十分,我突然接到文山区副区长吉成林打来的电话,說古寺街道拆迁工地,钉子户与拆迁队发生冲突,我马上跟周兆和赶過去……” 他把工地上发生的情况,如实向他们汇报后說:“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所以我才下令撤退的。不知道做得对不对?還望三位领导指示。如果有什么责任,由我一個人承担。” 三個人谁也不先說话,诺大的办公室裡一时陷入了沉默。 陈市长转脸去看常务副市长丁文华。丁文华才坐直身子說:“应该說,在当时這种情况下,罗市长作出撤退的决定是对的。但现在的問題是,這三個钉子户什么时候能够拆掉?他们一直這样对抗下去,我們就一直不要拆了嗎?那我們的旧城改造工程還要不要推进下去呢?” 罗晓明静静地听着。 秘书长毕卫东說:“罗市长新来乍到,可能還不太了解這個工地的情况。实在是拖得太久了,开发商已经在向我們市政府提抗议了。上次,王书记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门就這個問題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三個钉子户应该顾全大局,少数服从多数,再不听劝阻,就可以去强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