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26章

作者:随身种田
方梅回去找黄晓英,黄晓英這时候已经换好了衣服,一听有田螺可以吃,当下便又兴奋起来,找了两個大篮子,和方梅两人一人提一個高兴地往稻田裡去。 黄晓英不好意思不割水稻而去拾田螺,就把篮子交给了方雪,让她们两姐妹去捡田螺也是一样。 有了先前的教训,這会黄晓英帮着推半桶往岸边运输水稻的时候,就要小心多了。 方妈问她要不要上岸来,让她们去割水稻,黄晓英连忙摇头,水裡面好玩得很呢 方妈也不强求,她和方爸将田埂周围的水稻割了之后,就抱着水稻把子去打,反正這是需要花费時間功夫的。 方雪和方梅两姐妹就在积极的捉田螺,這稻田裡的田螺還真不少,沒多久功夫,两人就各自捡了小半篮子的田螺。 黄晓英就让她们继续努力,田螺很美味,但一時間也吃不到嘴裡去,得先在清水裡养上几天,等它们将泥土吐干净了再吃。 两姐妹便一边嬉水玩耍,一边继续摸田螺,在方信他们回家的时候,两小姑娘的篮子都快装满了。 方信看了很是开心,呵呵笑着說,“完全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沒想到裡面的田螺都长到這么大了。” 方雪则說,“幺公,這块田裡的田螺還能捉不少呢你们才割了不到的面积。” “先弄来吃了再說,可惜要等上两三天才能吃到嘴裡。”方信說。 黄晓英就笑,“只要有得吃,等多两天也沒什么問題。我最喜歡吃麻辣田螺,那味道简直别提了” 沈箮就說,“那就交给你来做” “這個绝对沒問題……”黄晓英笑着打包票,她好歹也是吃了不少的田螺的人,要說不会弄的话岂不是很丢人。再說了,還可以参考人家的意见嘛 把田螺弄回家之后,黄晓英就将它们都倒进大盆子裡,然后在裡面放上一個铁坨。這是她找方信要的,方信就拿方爸平时打石头用的铁坨来,长時間不用,上面還有些锈迹。但這样的铁坨最好,能让田螺尽量吐出身体裡的泥沙,吃起来的感觉也会更好。 黄晓英晚上给田螺换清水的时候,就发现這些田螺吐了很多泥沙出来,于此同时,母田螺還产了不少的小田螺出来。 黄晓英当即兴奋得跟個啥似的,跑去找方信,“方师兄,那母田螺产了很多田螺崽,我們把它们放稻田裡养着吧” 方信說好,“要可持续发展嘛” 黄晓英嘿嘿笑,”這一来,就可以经常吃到田螺啦就是這两天难得等……“ 沈箮笑她太過贪吃,干活可沒這么勤快,今天稻田裡的香米稻也不過只割了一半,明天還得继续努力才行。 黄晓英就說吃喝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這么忙死忙活,還不都是为了吃。 沈箮对她的歪理邪說不予置理,反正只要知道她是個贪吃鬼就对了 当下,几個人连夜出动,打着手电,将這些小田螺倒入稻田裡养着。想要吃它们的话,感觉得等到明年了。 第二天继续下水田割水稻,黄晓英這家伙還学着方梅姐妹,死皮赖脸地坐在半桶裡,让方信和沈箮推着她走。 对她這样的活宝行为,方信和沈箮都只能无奈地摇头。 等把這些香米稻全部收回来之后,方信他们家也在众人打谷子之前,把地裡所有的稻谷都收回家裡了。 這些香米的产量還真不低,即便种得比普通的稻米稀疏,還是能达到每亩千斤的产量。 如此一来,這稻田养鱼的项目也算是成功实施了,方云明和李小娃得知他们這香米的产量后,也過来取经。 因为這样种着实在很划算,可以自己吃鱼,這水稻的产量也不低,還不用洒农药化肥,還能节约不少的成本。這也是方信家用事实证明了的。 方信和沈箮還是用之前的话回答他们,事实上,他们自己也找不出更好的解释来。 最后,方云明和李小娃都說回头弄上半亩田来试试,因为家裡都有小孩子,小孩子爱吃鱼,自己稻田裡养些鱼的话,可以经常供应孩子们的需求。他们還說到时候让方信他们過去指点一下,方信连忙說不敢,他尽力而为就行。 看方信家稻田裡的小鱼儿也不少,方信便按着黄晓英之前的說法,說到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些鱼苗。 還說這次打了谷子之后,他们就可以在养鱼的稻田裡先把水给存储起来,把鱼儿活动的坑沟什么的挖好,再把田裡毒消了,說不定可以提前放鱼下去。 方云明和李小娃听了之后都說好,反正半亩田也不算大,就算失败的话,也不会影响家裡的主要收益。 方信家种的這两亩稻田的香米稻,足够方信家几個人吃。 但黄晓英還预定了一些,沈箮也想着给沈爸沈妈带些回去,這一来,這两千来斤的有机香米水稻就瓜分完毕。 所以,尽管有些網友嚷嚷着說要买這有机大米,黄晓英却一直沒松口,自己吃還不够呢她的原则也是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 這些香米水稻晒干之后,方信当即便打了新米来吃,還真别說,這香米煮出来的饭,吃起来相当糯口,味道更是香甜无比。和普通的杂交水稻相比,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新米饭,再配上新鲜弄出来的麻辣田螺,吃得方雪两姐妹都舍不得放筷子。 做了田螺之后,方信他们特意去叫方雪她们過来吃,本来還叫了方云明他们来吃的,可惜他们不肯来,肯让方雪两姐妹来還是亮姐妹闹闹嚷嚷他们才同意了的。 黄晓英吃得尤其满意,這麻辣田螺也是她一手炮制出来的,她筹备着开饭店的时候,也跟着她妈厨师朋友学了几招。不過以目前的形势看来,這开店的时候得先搁置一段時間才行,這段秋收的日子方信家裡人都忙得昏天暗地的,连她也清闲不起来。等修新房的时候,估计得更忙碌,家裡的菜也都沒认真去照顾。 方爸方妈吃了這香辣田螺之后都說弄得不错,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裡面沒啥泥沙,加上這田螺肉质鲜嫩,又很容易入味。 得到大家的肯定后,黄晓英吃起来也更觉得可口。 在方信家呆了也有這么长一段時間,看方信家的稻谷也都全部收回家了,黄晓英也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也就准备着动身回江城。 方妈心疼她,给她准备了很多东西让她带回江城去。在打谷子的這段時間裡,黄晓英表现得相当不错,也帮了家裡很大的忙,总的有所表示才行。 新打好的香米方妈就给她装了一些,家裡其他东西她想吃什么随便拿去就是。 但黄晓英這次過来因为知道要呆很长一段時間,所以沒开车過来,就沒拿太多。 方信就說等過段時間,也去买辆车,到时候就更方便了。 黄晓英嘿嘿笑着說好,”那好啊,我早就不想开那面包车了,你们买了车的话我也可以跟着享福,开新车,感觉肯定不一样。“ 沈箮笑着說,“只要你把外销的路子找好,想买辆跑车都行……” “哟,你们很有信心嘛”黄晓英打趣她。 方信则很有信心地說,“把自己這小日子過好還是有信心的。” 黄晓英嘿嘿笑,她何尝不希望如此呢 黄晓英回江城后,方信家乡這边的收获也正式开始了。 方信和方爸方妈几乎每天都不在家,每天都在外面帮着人家打谷子。 现在正是收获的时节,家家户户的水稻都可以收获了,小孩子们也开学了,忙得连送小孩子去学校的功夫都沒,好在小孩子们也都习惯了,不让着他们帮着打谷子就是好事,哪裡還敢要求太多。 之前人家来一個人也好,来两個人也好,只要時間不冲突的话,他们都是三個人一起出动,三個活路還回去,如他们之前所說的那样,谁都不会吃亏,互惠互利罢了。但也要关系好才行,关系不好的相互帮忙都不成。 沈箮在家裡帮着做些家务,同时照顾菇房裡的食用菌,偶尔還去帮着人家晒下稻谷啥的,日子過得倒是相当的充实。 這段時間下来,沈箮也算是深刻了解到秋收时节,人们有多忙碌了,但在這丰收的季节来,大家脸上洋溢着的,又都是幸福的笑脸。 最让她记忆深刻的当属方云明家收水稻的那天,沈箮去帮忙晒谷子,一直很给力的老天爷那天突然发疯,早上就阴着脸,方信他们下地去照打不误。到中午的时候又下起雷阵雨来,好在打谷子的人多,抢起来也比较快,但還是把大家累得够呛。 幸好的是,沒有出现连绵阴雨的天气,大家的稻谷也都顺利收回家,并及时晒干装仓。 等大家都把水稻收回家后,方信家也开始忙了起来,要开始修新房啦 方爸方妈找人看好了日子,這什么时候破土动工也是有讲究的,当然在方信看来是沒什么区别的,但父母這辈人却不這么认为,他们還是习惯找风水先生前来看日子,测风水什么的。 方信乐得先休息两天,方爸却对他說,“這修房子可不比之前打谷子,要操更多的心,得做好心理准备了。” 方信就笑着說早就准备好了,就等這天的到来呢之前打谷子的时候他還不是都這么過来了,這修建新房只会让他更加兴奋,毕竟,這也算按着自己的想法打造自己的家园嘛 于洪臣那边的设计图方信早就拿到了,对他的设计也比较满意,毕竟是专业从事這行的,比方信這半吊子的水平好多了。方信請他吃了蹲顿饭,又塞给他三千块钱,人家辛苦加班加点做這设计图也不容易。 因为方信一开始就考虑着美观,還有防止蚊虫,所以外面设计得很漂亮,有点空中花园的感觉。一共五层,一层是厨房餐厅堂屋客房這些,二楼打算给父母住,三楼则是方信他们自己住,四楼则用来种食用菌。至于最顶层,方信還准备弄成阳光房,到时候不管是晒日光浴或者是种些花草都行。 方信认真考虑了地下室的想法,并同意下来,一些食用菌是可以在地下室养殖的,也可以用来存储东西,建起来肯定不会亏。 這样建下来,花费肯定不会小,但方信并不在乎,他现在這点钱還是有的。 方妈他们在看了他们养殖蘑菇的前景后,也觉得扩大养殖规模势在必行,就算去别的地方抓点钱来修都沒有什么的。 方信的解释则是,优先把四楼的食用菌菇房搞好,尽快扩大生产规模,下面楼层的装修啥的可以暂时缓缓,反正有地方住。 方爸方妈一致点头表示同意,要說压力也是不可能的,尽快投入生产赚钱才是硬道理。 而得知方信他们准备修新房的消息后,方信的姐姐方玲早就表态,說如果缺钱的话,他们那边可以拿出几万块来,事实上,他们有些钱還是方爸方妈他们保存着的。 但方爸他们都不打算动,先看情况再說,只要方信這边拿得出钱来,把這栋房子修起来還是不成問題的。 方信空间裡现金就好几十万,加上之前谎报收入等等,修這房子也是绰绰有余,后面装修的话可以慢慢来,到时候羊肚菌也该形成规模种植了,如果黄晓英那边再给力一点的话,修新房這边根本就不用担心。 黄晓英回江城已经十多天時間,這期间方信他们都在帮着人家打谷子,只晚上和她联系一下,還是沈箮和她联系得多。 黄晓英从来都不是個敢于寂寞的人,這时候也不例外,听沈箮說马上就要修新房之后,便问她们還差什么东西不,她一并买了带過来,還說有個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他们。 沈箮问起时,這家伙却是故作神秘,說是到這边后在亲自告诉他们。 這可把沈箮恨得痒痒的,可她一直保守秘密,沈箮也沒办法,只指挥着她买了些必须的东西過来,反正她从来不会和她客气。两人的关系实在太好,如果太客气的话,黄晓英反而還会不习惯。 黄晓英這次回家的时候,同样又去了沈箮家一趟,给沈爸沈妈带了些新出的香米過去。 沈妈倒是很好奇,這方信怎么就這么沉得住气,东西是源源不断地送過去。不管是蔬菜還是瓜果,或者是最近带来的香米鸡蛋和鱼,味道也都相当不错。就是人不肯上门,莫非是见不得人?但根据黄晓英所讲又不像那么回事啊,她也对女儿的眼光有信心,唯一的解释就是沈箮這還沒嫁出去就向着外面的女儿了。 岂料沈箮根本沒想那么多,家裡這段時間太忙,他们根本沒什么時間去江城。不可否认地,沈箮也觉得他们還沒准备好,等這边新房建好了之后,羊肚菌也成功种植出来的话,就可以回去和沈妈沈爸他们摊牌,說到底,還是沒钱沒底气,這也是個相当现实的問題。 当然,电话什么的沈箮還是和家裡打的,只說這边很是忙碌,抽不出空回江城,就只好让黄晓英帮着问候他们,這其中黄晓英又起了桥梁作用。 沈妈也仔细审问過黄晓英,看黄晓英在那边玩很开心,听說女儿在那边心情不错,就是有些忙碌,她又开始担心起沈箮在那边能否受得了苦。 且不說沈妈在這边胡乱担心,沈箮并沒觉得太苦,反而觉得這人生充满着希望,菇房裡的食用菌们长得很不错,再過几天時間,竹荪又可以收获了,现在菌蛋已经从菌床上冒了出来,而且以一天天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在便化着。 羊肚菌虽然看不见变化,但沈箮监测的情况反应出来,相当不错,按着之前的经验,再過上十来天的功夫,這批羊肚菌就可以收获了。 按着上次的长势,這次应该能收上三四十斤干货的。沈箮对此還是相当有信心的,這段時間,方信很少来菇房,都是她一手在掌管菇房,对裡面的情况也了如指掌。 只要黄晓英那边把事情搞定的话,以后的生活就不用愁啦 沈箮念叨着黄晓英的时候,她也从江城赶了過来,开着的還是她家的面包车,還拉了些沈箮需要东西。 一见沈箮的面,黄晓英就笑着对她說,“過不了多久,我就不用再忍受這面包车啦” 沈箮笑着问她,“你发大财啦” 黄晓英瞪了她一眼,“是你们发大财好不好” 沈箮就奇怪了,“我怎么不知道?” “你们家的羊肚菌,我找到了外销的路子了,人家看過货之后,对成色和营养都相当满意,前面你给我的十斤货已经全部销出去啦,人家還說,這样品质的羊肚菌,有多少他们就收多少。”黄晓英說半截藏半截。 沈箮顿时高兴起来,“那不错啊每斤多少钱?” “你猜猜?” 沈箮兴奋地說,“两千……” 黄晓英摇头,沈箮又猜,“一千五?” 黄晓英忍不住嚷道,“你怎么越猜越低了,是两千二,所以說你们发大财啦,方师兄說啦,发财了就买车……”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