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九章 背后玄机,权利之间的平衡

作者:Lawliet陈
青枫县。

  黄府。

  這裡是青枫县令黄三泰的府邸。

  黄三泰虽是此间小小县令,却是方今相国齐山河的门生。

  此时的黄三泰,压力很大。

  “唉,這次的事情竟然被我搞杂了,我如何与相国大人交代。”

  “为什么会這样,长生观背后,到底有何高人指点?想出如此对策?竟让我一時間无计可施。”說起相国齐山河乃是文官集团的代表,对于皇帝欲要重兴道法玄门一事,他是最大的反对派。

  毕竟道法玄门重新得以兴盛,齐山河以及他身后的儒生集团,都要跟着利益受损不說,恐怕往后都得退出歷史舞台。

  身为相国。

  他自是有通天手段。

  他已然查明,天子派人前往平阳县,并且在那裡先行试点。

  皇帝放着许多地州府郡县,偏偏挑最不起眼的平阳县,個中原因昭然若揭。

  只因那边出了一位清流人物柳如海。

  放眼大乾王朝官场,哪個不结党营私,就算不是齐山河一派,也是背靠朝中其他大员。

  虽說齐山河为首的派系,与其他大员形成的派系,一直斗来斗去,但是這一次涉及大家共同利益,已然都站在同一阵营。

  唯有這柳如海,他太過于乍眼。

  皇帝選擇這裡试点,其背后动机還用问嗎?

  当然除了柳如海之外,此番選擇不站队的大臣也有许多,他们都保持观望。

  但是齐山河并不惧怕這些人,他们這些人现在選擇不站队,不代表他们沒有把柄落在齐山河手中。

  只有這柳如海。

  他是沒有任何把柄让人可抓,尤其是前段時間,他连自己的女婿都给咔嚓了,這光辉事迹早就传入京城。

  甚至一度间。

  這事引起不小的轰动,百姓都暗怪自己沒有生对地方,现在哪個地方還有像柳如海這样公正严明的官员。

  搞得一些朝中大员,不得不下令各州县封锁消息,這消息可不能再继续传播了,不然底下的百姓非反了不可。

  就算不反,也会怨言四起。

  同样是官,不求像柳大人那样刚正不阿,但求這县太爷,乃至上面的州府官员,少让他们交些苛捐杂税,少克扣一些上面拨下的钱粮。

  人们都心满意足。

  所以柳如海的事迹越传,他们的形像越毁。

  偏偏现在皇帝又看中這裡。

  這让齐山河如何不下令,密切关注這边动向。

  而青枫县正与平阳县相交,无异于就是此次事件的前沿阵地。

  說起来這個黄三泰,做为齐山河门生,不可能混了這久還呆在小小青枫县,早该升职了。

  但是黄三泰不想往上升,而且齐山河也完全同意。

  毕竟。

  有些时候,山高皇帝远未必是坏事。

  更何况留在青枫县,可以随时留意柳如海的动向,谁知道柳如海哪天会不会抽疯,又往上递奏折吵着要弹劾朝中要员。

  就算下面的州府官员也不行啊。

  齐山河在各地的门生多着呢。

  所以安排黄三泰這個眼线,很有必要。

  至少可以提前知道一些风声,然后让那帮人提前把屁股擦干净,至少别连累到齐山河。

  也因为如此。

  柳如海一些奏折,最后都不了了之。

  皇帝想撤一個人的职,也要讲直接证据不是,哪怕知道這些人都该撤职查办,却也沒办法。

  而且。

  当今皇帝,虽然赏识柳如海,却不希望這样一個人真调到身边。

  烦都烦死了。

  這本身就很矛盾,想重用又不敢重用。

  不然的话。

  皇帝要用一個人,還要看大臣脸色不成。

  他们管得倒宽。

  皇帝這样做,无非是各方在平衡。

  齐山河身为混迹朝堂多年之人,又官至宰相,這点门道還看不出来?

  他反倒乐意见到皇帝一冲动,把柳如海真给调来京师,只要柳如海到了他眼皮底下,這种人分分钟让他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齐山河多数都向皇帝推举柳如海,保他入京为官,奈何不是所有大臣都像齐山河一样把事情看得如此通透。

  他们是认定了,谁进京为官都行,就是這個柳如海不行。

  柳如海要入京为官,還不得上天?

  齐山河每次保举,都有大臣反对,皇帝正好乐得顺水推舟,继续和稀泥。

  此时。

  皇帝欲要在平阳县先搞些动作出来,齐山河如何不急。

  這才秘令黄三泰想尽办法破坏此事,让這個试点行动搞不成。

  要是平阳县這试点行动搞成,必然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那时候齐山河和他身后代表的這帮儒道文官集团,可就处处被动。

  黄三泰开始的时候,倒也不辱使命。

  结果最关键的一战,彻底掉了链子。

  他怎能不急。

  但是光着急沒用,必须想办法化解眼下麻烦才行。

  正在這时。

  外面有人汇报,說是王百川来了。

  黄三泰不由一愣。

  “這时候他来做甚。”

  他越想越奇怪。

  做为齐山河的门生,他自是知道這位富商王平曾是京官御任,然后隐姓埋名在平阳县当起了商人。

  最主要的是。

  王平未卸任前,乃是当朝户部尚书,也是权倾一时的人物,他跟齐山河两人不对付。

  這种时候,王平派他儿子過来,也不知是何用意。

  黄三泰心裡直打鼓。

  但是人都来了,也不能說不见。

  当然王百川也知道,自己现在身份是商人子弟,沒有资格直接堂堂正正与一方县令见面,自是从后面等候接见。

  后门這些守卫,并不知道王百川真实身份,但是黄三泰是一方县令,平日沒少在后门迎进一些本地商人。

  這中间的门道,這些守卫当然清楚。

  无利不起早的商人来求见黄三泰,還能为了啥事,所以看到王百川前来,也沒啥好奇怪,无非就是他来自平阳县罢了,但是商人跨区域做生意這种事情,又不稀奇。

  守卫自是以为,王百川是为了生意场上的事情来求黄三泰。

  王百川被让进来以后,直奔主题。

  “家父让我送一封书信与黄县令,并再三叮嘱看后即焚。”

  黄三泰不知這信中有何玄机,便拆开观看。

  才看過两行,黄三泰已是失声苦笑。

  “這信若早些送来,我也不至于。”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