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六十四章 驱魔关家

作者:九城君
从石家庄脱身,花费了徐长青不少的時間,或许是因为他装高僧装得太像了,使得石家庄的百姓纷纷希望能够得到這位假高僧的祈福,希望能够在這個乱世中得到一份心灵上的安宁。同时在石家庄周边一些寺院的主持方丈也纷纷进城,希望能够见一见這位所谓的高僧,论论佛法,以借他的势头,提升自己寺院的声望。直到当天深夜,他才趁夜离开了石家庄,徒步向保定走去,他准备到保定后,再坐火车前往天津。 在路上,他想到自己在石家庄的遭遇,就不禁感到一阵好笑。世人喜歡假象,更加喜歡追逐假象,真正深谙佛学的高僧沒有人去崇拜,反而自己這個满脑子道家无为思想的假僧人却被世人当成了得道高僧,原因只不過是一些肤浅的小道术,令他们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高僧样子。难怪白莲教自明朝以来,便被历代朝廷看做是第一邪教,每次都派重兵高手加以铲除,但是不到几年又会死灰复燃,就蛊惑人心方面白莲教的确是下九流旁门之最,比起那些仙佛正宗都要高明得多。 从石家庄前往保定的路并不太好走,以前曾经铺了青石路,但是前些年打仗把這段路都打烂了,附近村镇也沒有钱修路,只好找了一些碎石子铺在路面上。后来一支义和团的残军盘踞在附近的山裡面,几次官军围剿都未能成功,最终使得這支义和团残军成了這條路的顽疾,不少過路的客商都连人带货全都被他们劫走找不到踪影,想来应该已经死了。到了如今,一些客商情愿绕远路走沧州,也不愿意走這條路,這就使得這條从石家庄通往保定的路更加显得荒凉了起来。 踩着被野草布满的路面,徐长青心情异常轻松,由于附近沒有人烟的关系,他驱使手中枯竹裡的法阵控制着道力范围内的所有植物,在地上铺设了一层柔软的垫子,令其走在上面既然轻松又不会伤脚。因为并不需要赶路,他沒有运用鬼魅神行,走得并不是很快,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走到了新乐到定州之间的一個名叫马家铺的小村庄。 天色渐黯,這個小村庄似乎正在办喜事,在村子裡面都挂满了红灯笼,徐长青并沒有进入小村庄,這是为了避免被俗事打搅,减慢他恢复修为的速度。经過了几天的刻意修炼,他体内的金液真元已经恢复了少许,只要再過七八天就应该恢复得差不多了。对于渡世灵珠和弥勒袈裟重新炼制也已经完成,由于掌握了這两样灵宝的控制手法,所以炼制起来容易了不少,只不過同渡世灵珠不同,弥勒袈裟并未炼制出大道真灵,仿佛它的佛家炼制手法天生就有点排斥道家的大道真灵。虽然如此,但徐长青依旧能够如释弥勒那样控制弥勒袈裟,而且他還在无意中掌握了一种释弥勒未曾掌握的方法,能够令到袈裟绽放出一种淡淡的白色光芒,令身穿袈裟的人看上去更像是個得道高僧。 徐长青在离村口不远处的一座破道观暂时安顿下来,从道观损毁的痕迹的痕迹来看,应该是在大火焚烧過之后,被人人为的推dao了。看着道观裡残缺不全,而且爬满青苔的三清像,徐长青不禁有种悲凉之感,天下大乱,就连如此偏远的寺院道观也被卷入其中,看来天下再无一处安稳之地。 在道观裡,徐长青并沒有生火,只是找了一处相对偏僻、能够遮风挡雨的角落坐下,取了一些路上摘的野果子填肚子。自从由胎息状态恢复過来之后,他的胃口就开始有点变化,吃得也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以素为主,這与进入炼气化神的辟谷状态非常相似,這也就预示着他已经正式开始进入了退气還液這一结丹前的最后一步。 夜幕逐渐将整個天空笼罩,白天沒有下成的雨,在入夜后沒多久就开始下了起来,除了徐长青所坐着的地方有屋顶遮雨以外,其他去处很快就被雨水给打湿了。雨水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然后逐渐变成毛毛细雨,大概用了半個时辰左右。這时从他坐着的位置,可以看到一個矫健的身影快速的在雨中穿過,朝道观這边跑了過来。当到了道观外面之后,不知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正门不走,反而翻墙過来,虽然就身法而言的确不错,但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显摆的嫌疑。 這個身影很快就找到了道观裡唯一的這处干燥地,由于徐长青坐在相对黑暗的角落裡,而且身体在九流大道的作用下,很自然的和周围的环境气氛融为了一体,让一些通過气息感觉生物存在的修行者很难发现他。只见黑影从身后的背囊裡,取出他之前收集到的一些干柴火,熟练的操作着火硝子,很快便燃起了一堆篝火,随后他又从三清像上剥下了一些干藤做柴火。 在火光的照射下,徐长青看清了眼前這人的样貌,他是一個梳着古发髻的道人,样貌忠厚,脸上虽然有着一脸的胡须,但年龄并不显得很大,最多比徐长青大一点。此刻他身穿一件八卦道袍,后面背着一個游方道士必备的百宝箱,在他的腰间挂着一把样式古朴的宽剑。只见他将身上打湿的衣服解开,然后在火堆上一抖,道袍便悬浮在火堆的上空,跟着他往火堆了加了几把柴火后,手指快速的虚空画符,口中念道:“天地无极,五行借法,急急如律令!引火烧身!” 只见随着年青道人的咒文颂出,虚空所画之符立刻冲到了道袍裡面,随后下面的火堆猛地燃起了数米高的大火,将上面的道袍团团围住。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虽然道袍被火围住了,但是却沒有燃烧起来,反而是道袍裡面的雨水立刻化作了水气消散在空气中。在见到道袍已经差不多完全干了后,那名年青道人便以剑指一压,将火势压了下去,随手将道袍取下披在身上。 “好精妙的五行道法!”徐长青对這名年青道人能够将火势控制得如此精妙不禁感叹道。 “啊!谁?”那名年青道人丝毫沒有想到在這间道观裡還有其他人,立刻一惊,从地上弹起来,一手取過身旁的宽剑,身法如行云流水一般转身、拔剑、戒备,說道:“什么人在此鬼鬼祟祟的?” “鬼鬼祟祟?”徐长青笑了笑,站起来从黑暗中走出来,毫不客气的坐到火堆上,烤着火,驱散身上的寒气,說道:“好像這间道观是我先来的,如果要說鬼鬼祟祟的,不知那位连正门都不走的游方道人是否更加可疑呢?” “嘿嘿!”年青道人见到出来的是一個身着素黄袈裟的和尚,戒心便低了几分,而且当和尚靠近的时候,一种令他感到安心的情绪立刻袭遍他的全身,令他不知不觉的把和尚当成了多年的好友。在听到徐长青的反问时,他尴尬的笑了笑,将宽剑插回剑鞘,朝徐长青行礼道:“在下不知大师已经在观内歇脚,贸然闯入還望见谅。” “道友,着像了!”徐长青笑了笑說道:“此地又非贫僧所搭建,大家都是在寻找一处安身之所,又何必如此客气呢?” “哈哈!不错,不错!”那名年青道人笑着坐了下来,将宽剑放在身边,从百宝箱中取出一壶烈酒,喝了一口,說道:“還未請教大师尊名?” “贫僧神目。”徐长青拿出在石家庄唬弄百姓的那個法号,唐塞年青道人。 “神目大师?莫非就是一天前石家庄出现的那個足踏白莲的神目大师?”年青道人脸色一惊,连忙站起来,朝徐长青恭敬的行礼道:“大师日前在石家庄以精湛佛法为百姓治病祈福,事后竟然不求一物,深夜飘然而去,实在是我辈修行之人的楷模。现在整個石家庄已经将大师的事迹给传开了,就连大佛寺的主持智云大师和柏林寺的主持上性大师也称赞神目大师您的人品、佛学和佛法。” 徐长青听到年青道人的话,不禁愣住了,他所施展的所谓佛法不過是一些道家安神养身的符水加上一些莲花佛光的表象,沒想到這样竟然连那些正宗寺院的佛学大师们也会被骗,這让他再此惊叹弥勒宗秘法的伪装性和欺骗性。 所谓說得越多,错得越多,徐长青并不准备在這個话题上谈论太多,朝那名年青道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便转移话题道:“不知道道友是否可以借佩剑,与贫僧一观?” “可以,当然可以!”那名年青道人已经被混元金身上从地藏王法象金身那裡得到的纯厚神灵真力给弄晕头了,丝毫戒备心都沒有,沒有半点犹豫的就将佩剑交给了徐长青。 徐长青接過佩剑,打开一看,只见這把宽剑的剑刃宽四指,长三尺半,剑柄雕有五蝠,剑尾以红玉镶嵌有洛书,在剑身上以极细的微雕之法刻有上百种道符,绝大部分都是驱鬼诛魔的道符。看過之后,他将剑合上,還给年青道人,說道:“好剑!的确是一把上等的精钢符剑!不知道道友与山东驱魔天师关家是何关系?” 在整個修行界除了仙佛正宗和下九流旁门以外,還有一些修道门派和世家,虽然不入仙佛正宗之列,但是却依然有着不输给仙佛正宗的渊源家史,其中以南方斩妖天师世家林家和北方驱魔天师世家关家最富盛名。林家和关家的天师称号并非朝廷赐予,而是修行界对其的一种赞誉,关家和林家家族歷史都有千年以上,最早可以追述到两晋时期,家中皆以道装示人,男女之间也为道侣,而非夫妻。林家在太平天国时期就已经离开了中华,迁居海外,大部分的家族中人在东南亚定居,而关家一直留在了华夏大地。后来因为关家牵扯进了战火,家族中人死伤惨重,为此不得不化整为零,让家族中人在各地开枝散叶,這些年关家在修行界的传闻已经越来越少,大有沒落的趋势。 同赶尸世家钟家的土遁之术一样,绝大部分的世家都有一套足以傲世的独门绝技,斩妖天师林家闻名天下的是巫道,而驱魔天师关家则是精钢符剑。据传,关家天师级的高手能够将玉清、上清、太清三宗数十個门派的近千种五雷符刻在一把精钢符剑上,平时只需要用自身真元蕴养,到了要用的时候便可随意驱使,甚至還能一次性将其全部发出,威力比起那渡劫天雷有過之而无不及。 徐长青从這名年青道人的符剑可以看出,他在关家的地位也不低,能够使用一把刻有上百种道符的符剑,這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年青道人并不准备隐瞒,抱拳直言道:“在下关正,乃是关家第一百四十六代嫡系弟子。” “沒想到,能够在這穷乡僻壤也能见到关家子弟,实在是贫僧的荣幸。”徐长青由衷的說道:“当年关家三十八條好汉,为了阻止西方教廷入侵我华夏修行界,不惜以肉身抗击八国联军火炮,最终与敌同归于尽,实在令人佩服之致!” “唉!”关正叹了口气說道:“可惜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八国联军辱我中华,实在惭愧。” “你关家又有何惭愧?”徐长青冷冷一笑說道:“该惭愧的应该是那些只会假借天命、冷眼旁观的人,他们自以为修成大道竟然连自己姓是名谁都忘了,最终不過是一些数典忘祖、自私自利之辈罢了!关家的为国义举无异于狠狠的打了他们一個耳光,实在痛快之极。” 关正语气略带感激的說道:“沒想到大师也是性情中人,要是那些关家的先烈们在九泉之下能够听到大师的這番赞誉,也定然会含笑九泉。” 徐长青叹了口气,摇摇头,說道:“贫僧也并非什么性情中人,同样是個自私自利之辈,只不過比那些躲在深山裡不出来的老鬼们好一点,至少贫僧還知道自己姓什么?” 关正也听出了徐长青话中所蕴含的怨气,沒有再多說什么,捡起一根木头拨弄了一下火堆,然后两人静静的听着细雨敲打着屋檐的声音,听着火堆传出的噼啪声,刚才略微起伏波荡的心情逐渐恢复了平静。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