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话:回景市 作者:树洞裡的秘密 走一趟平江府,见识了热闹非凡的厨艺大赛,還参与了一番,得了個第二名,抱回了一百两银子。 再加上又得了高氏說的几处地方,也是不虚此行。 一路回到景市镇,连平岗邵阳湖的客栈也建得差不多了。 跟之前的榆树沟客栈落风坡客栈都是一样的布局,也同一风格,客栈茶棚,停车放货的大院子。 筹备两天,便就可以准备开张了。 开张之前,照样要安排人手事宜。 這处客栈,也是有邵家在此照应着的,宋秋同样打算留六個人。 掌柜的定了郭文兴,掌勺定了张氏,阿秀打下手,钉子跑堂,茶棚则是芳子和馒头。 如此安排,倒也妥当。 找人看了個好日子,就定在三月初八,连平岗客栈便红红火火的开张了。 之所以說红红火火,那是因为邵老爷也来凑了個热闹,他最是好玩的,之前就听薛二郎提過宋记的菜色味道独特,今儿算是捧场,也是为了来尝尝,所以带来了一帮子好友。 還沒過往的客人,光是邵老爷這行,就把客栈裡的桌子占了一半去。 近午,陆陆续续有人路過,茶棚歇脚吃茶的,进客栈吃饭的,很快便就衬得這连平岗客栈热闹非凡。 客人一下子来的多,也不怕忙不過来。 宋秋在后厨统筹,除了客栈原本的六個人,黄七棉花他们也都在帮忙,所以一点都不慌乱,反而井然有序。 也不叫客人催菜久等。 一连三天,带的张氏等人都做顺了手,宋秋才放了手,只让他们六人忙活,在旁看了两天,沒什么問題了,便就决定启程离开了。 回程少了六個人,也少了一辆骡车。 回程都是走走過的路,也是熟悉,行起来便也快。 過了济阳县,经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耽搁了几天才继续赶路。 三月底,到了桃镇前头的一個叫青阳的小镇。 青阳镇离清平府城不远,只有一天半的路程。 就是在往清平府城去的那头,行三十裡左右,有一处叫平安村的村落,临着官道,但方圆十裡都沒有其他的村落,且离前头的平阳县也還有近三十裡的路程。 之前宋秋他们经過此处的时候,還曾进平安村买過干粮的。 当时到了饭点,還不就镇落,带着的点心這些也沒多少,所以便干脆进村子去买了些干粮。 对的,是买。 因這一片只有平安村這么一個村落,平安村常年也会给過路人提供便利,左右不管是借宿還是什么的,都是要付银子的。 宋秋就看中了平安村外头的這一片荒滩。 其实這裡看着跟他们松山村那处差不多,也是村落背靠山,村前是官道,只不過平安村离官道更近,沒有那进村的一裡多路而已。 且村前荒滩也临着一條河,只這河沒有松山河大,說是小河沟更恰当。 之前经過的时候,宋秋就打算了回程就定了這裡的。 這厢到了地方,离午时也差不多了,一行人就停在荒滩处,让马儿歇脚,其他人都下来活动活动,在河沟裡打了水来烧开,泡着干粮对付這顿中饭。 其他人忙活着,宋秋就带着阿灵几個以及黄七和莫常平一起往平安村裡去。 平安村是個不算大却也不小的村落,一村差不多六十户人家,村子两边的耕地都是他们村的,除此之外,靠着背后的山,捡些山货,還有打猎什么的,就以此些为生。 之前来過,也多少了解過一下的,也知道村长家在哪裡,当下进了村子就直奔村长家去。 村裡人见有外人进来,也并不防备,只以为是要上哪家买干粮或什么的。 這一带都太平,也沒有沒有山匪,平安村六七十户人家,壮劳力挺多,倒也不怕過路打家劫舍的,所以才并不排外,给過路人提供借宿什么的,也是一份收入。 眼下正忙着春耕播种,村裡一日也要吃三顿饭的,這会儿,村裡都是炊烟袅袅的。 到了村长家,村长家差不多都要开始吃中饭了,见人外人来,村长只以为是来买干粮的,還不等他们开口,便先道:“就村头那两家,家裡還有干粮卖,上他们谁家就成。” 莫常平站出来接洽,“村长,我們不买干粮,来找村长是想问问你们村外靠河沟那一片荒滩可是属于你们村裡的?” 听他们问這個,平安村村长瞬时有些警惕起来,“你们不是买干粮的?问那個作甚?” 莫常平当下将他们打算买了地在那处建客栈的事說了。 村长听得挑眉,建客栈?這荒郊野外的,建什么客栈呐。 不過想着一年到头他们這平安村也沒少碰着借宿的,以及买干粮的,這要是开了個客栈,生意不会不好,怪道這些人脑子活呢。 但要是开了客栈,那不是抢了他们村裡這份进项。 当下村长就摇头:“那地儿我們不卖。” 宋秋一听這话,就确定了那荒滩是属于平安村的沒错了,跟村长买就成,也省得去找镇公所了。 听他摇头拒绝,宋秋或也能猜到他在想什么,便即笑道:“村长是怕此处开了客栈挡了贵村這份进项吧?” 村长脸色不好,沒接话,任谁也看得出来,他就是這么想的。 也是,谁乐意被人抢生意? 宋秋又道:“一個月或能碰上几次借宿的,能赚多少银钱?十来文百十文的也是多了,但若是我們在此开了客栈,你们村裡人家的鸡蛋啊蔬菜瓜果什么的,以及上山猎来的猎物這些,都可以直接卖给我們客栈,便省了你们大老远的拿去镇上卖,有时還卖不掉呢。” 村长听得眉心一动,這话却是不错的,一個月偶能碰上几次借宿,但能到他们村裡借宿的,也就是普通過路人,沒几個房钱,很难遇上一次出手大方的。 也就是說有這么個进项,好過于沒有罢了。 但若是像這姑娘說的,建了客栈,村裡的這些东西都可以直接卖给他们,倒省了不少力气了。 再說,這裡要能建個客栈,也是热闹。 加之這建客栈总要雇人的吧? 眼下虽是春耕,但也能空出壮劳力裡的,能挣份建房子的工钱,也是不错。 村长沉思一番,旋即道:“你们真想买了那荒滩也不是不行,不過那是村裡的,我還得跟村裡人商量一番才行。” 相关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